民6:13~16│《環球聖經譯本》
13「這是關於獻身歸聖者的指示:他獻身歸聖期滿的那一天,要有人把他帶到會幕門口;
14他要把自己的供物獻給耶和華,就是一隻完好的一歲公綿羊羔作燔祭,一隻完好的一歲母綿羊羔作贖罪祭,一隻完好的公綿羊作平安祭,
15一籃用上等粗粒小麥粉調油烤成的無酵餅和抹上油的無酵薄餅,以及同獻的素祭和澆獻。
16祭司要在耶和華面前獻上那人的贖罪祭和燔祭。
與經結連│解釋經文
聖經裏記載多位獻身歸聖者。他們有的是因為神的選召(像施洗約翰,路1:15,8:33),或是父母親獻上(像參孫與撒母耳,士13:5;撒上1:11、28)。不過最重要的是自己甘心樂意獻上,像雅各的兒子約瑟,被稱作「弟兄裏分別出來的這位」,與「獻身歸聖者」同詞根(創49:26)。耶利米先知曾邀請利甲族人來,為他們置酒,但是他們不肯喝,說:「因為我們的祖先利甲的兒子約拿達曾吩咐我們說:『你們和你們的子孫永遠都不可喝酒』」(耶35:6)。
然而,未必每一個獻身歸聖者都能堅守這個願。像參孫,曾違反獻身歸聖者之願的每一項規定。更有人故意逼使獻身歸聖者喝酒,要他們違背所許的誓願(摩2:12)。
聖經沒有女人作獻身歸聖者的記錄。不過,她們若許願,也當與男性獻身歸聖者相同。耶和華的使者曾囑咐參孫的母親不可喝酒,暗示她可能暫時許了獻身歸聖者之願(士13:4~5)。
許願作獻身歸聖者可以有期限,也可以終身而作(像參孫與撒母耳)。獻身歸聖者許願期滿,可經一定程序回覆一般的生活,包括可以喝酒、剃頭髮等。像新約的使徒保羅,向神許過願,後來在哥林多附近的堅革裏剃了頭髮。他到耶路撒冷時,曾帶領四位有願在身的弟兄,與他們一同行潔淨禮,讓他們得以剃頭(徒18:18,21:24、26)。他們要經由祭司的協助,獻上燔祭、素祭、平安祭。獻上贖罪祭,不是因為罪,可能更好解釋作「潔淨祭」,代表身份地位的轉換。本段經文中,七次提到祭司(民6:10、11、16、17、19、20〔兩次〕),再次說明這種身份轉換須由祭司來認證,也引入下一段祭司的祝福禱告。
與神與人結連│默想及踐行經文
一、獻身歸聖者是神揀選祭司以外的另一種選擇,讓人可以自願獻上,過著相當於大祭司那樣高道德標準的生活。他們像先知與祭司,是社會中的清流,以生命影響生命,帶來整個羣體的淨化,提升靈性。回想你的信主過程,你曾受哪些人的生命影響?
二、在現今的社會,你是否也可以保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歸神為聖?這對你和對其他人會帶來甚麼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