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希伯来书十一17-40
17因着信,亚伯拉罕被考验的时候把以撒献上,这就是那领受了应许的人甘心把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18论到这儿子,神曾说:「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19他认为神甚至能使人从死人中复活,意味着他得回了他的儿子。20因着信,以撒指着将来的事给雅各、以扫祝福。21因着信,雅各临死的时候给约瑟的两个儿子个别祝福,扶着拐杖敬拜神。22因着信,约瑟临终的时候提到以色列人将来要出埃及,并为自己的骸骨留下遗言。
23因着信,摩西生下来,他的父母见他是个俊美的孩子,把他藏了三个月,并不怕王的命令。24因着信,摩西长大了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25他宁可和神的百姓一同受苦,也不愿在罪中享受片刻的欢乐。26他把为弥赛亚受凌辱看得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为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27因着信,他离开埃及,不怕王的愤怒,因为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神。28因着信,他设立逾越节,在门上洒血,免得那毁灭者加害以色列人的长子。29因着信,他们过红海如行干地;埃及人试着要过去就被淹没了。30因着信,以色列人围绕耶利哥城七日,城墙就倒塌了。31因着信,妓女喇合曾友善地接待探子,就没有跟那些不顺从的人一同灭亡。
32我还要说甚么呢?若要一一细说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撒母耳和众先知的事,时间就不够了。33他们借着信,制伏了敌国,行了公义,得了应许,堵住了狮子的口,34灭了烈火的威力,在锋利的刀剑下逃生,从软弱变为刚强,争战中显出勇猛,打退外邦的全军。35有些妇人得回从死人中复活的亲人。又有人忍受严刑,拒绝被释放,为要得着更美好的复活。36又有人忍受戏弄、鞭打、捆锁、监禁、各等的磨炼;37他们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被刀杀,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各处奔跑,受贫穷、患难、虐待。38这世界配不上他们,他们在旷野、山岭、山洞、地穴,飘流无定。
39这些人都是因信获得了赞许,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40因为神给我们预备了更美好的事,若没有我们,他们就不能达到完全。
今天我们继续思想希伯来书第十一章的内容。作者在这里举出一些古人的名字和故事,都是因信获得了赞许的人(十一2、39)。通过这些人的见证,作者向收信人讲解清楚甚么是信,以及应当用怎样的心态去行完上帝的旨意。明显地,这些见证人的故事是经过剪裁和编辑的,而根据的版本是出自旧约圣经《七十士译本》。从十一章的开首、结尾及当中重复出现的字眼或主题可以推断,作者主要是根据三个准则去述说古人的事迹:(1)在获得嘉许上是没有异议的;(2)在一生中有可见、出于信心的行动;(3)在得着应许上却只是从远处观望。不是每个被提名的人都有三个元素,譬如以诺的叙述只满了(1)的要求,亚伯满足了(1)及(2),而挪亚就有(2)及间接地满足了(1)。在众多古人之中,就只有亚伯拉罕与摩西二人能满足三个准则,而讲述的篇幅亦是最长的。
亚伯拉罕因信获得了嘉许,在以色列人当中这是毫无疑问的,虽然经文没有直接写明。保罗在他的书信中就引用亚伯拉罕的信心,去说明因信称义的道理(罗四1-25;加三 6-14)。亚伯拉罕的信心是怎样的?希伯来书的作者尝试用两个事件去让收信人看清楚。首先,亚伯拉罕顺服上帝的呼召或吩咐,按上帝的指示往将来要承受为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亚伯拉罕不知往哪里去;到离开人世的时候,他还是等候着那座有根基的城(来十一10)。第二个举出的事件是献以撒的故事。献以撒的行动是上帝吩咐的,目的是要藉此考验亚伯拉罕(来十一17;创二十二1)。以撒是上帝应许给亚伯拉罕有许多子子孙孙的一个关键人物,如今把他献上岂不是断绝自己的后代和毁掉了上帝的应许?因着相信上帝的应许及相信祂有叫人从死里复活的能力,亚伯拉罕就奉命行动(来十一19)。此时,亚伯拉罕只有一个合法继承人,还未看到自己的子孙如同天上的星和海上的沙那样多。通过两个事件,希伯来书的作者指出亚伯拉罕是一个信心的伟人,在于他的生命符合三个要求:(1)在获得嘉许上是没有异议的;(2)在一生中有可见、出于信心的行动;(3)在得着应许上却只是从远处观望。亚伯拉罕的信是一种有盼望和有顺服行动的信,不单纯在认知的层面上接受某个教义、信条或道理。
摩西因信获得了赞许,同样也是不容置疑的。耶和华就亲自向摩西作出应许,必从以色列的弟兄中给他们兴起一位先知像他(申十八18)。这是对摩西一生给予的最高评价。摩西的信又有甚么可见的行动呢?希伯来书的作者集中讲论摩西的抗命、舍己与忍耐。这三个行动显示出在摩西的心里,行完上帝的旨意比获得个人的利益更重要。摩西长大后有法老女儿之子的身份,可以继续享受从财富而来一切的欢乐,却为了上帝的百姓放弃荣华富贵,甘愿与上帝的百姓一同受苦。在希伯来书的作者看来,摩西所受的痛苦与基督日后所受的凌辱相同,两者都是为了行完上帝的旨意而甘愿舍弃自身的利益,与百姓同甘共苦(来十一26)。因着信,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脱离埃及人的捆绑,期间按照上帝的指示与以色列人一起行逾越节的礼。不过,摩西最终都未能进入上帝所应许的地方,他只是从远处观望,耶利哥城(进入应许地第一个要夺取的地方)也是靠以色列人围城七日去攻占的。通过作者的讲述,我们同样看到摩西符合了三个准则,包括获得嘉许、有出于信心的行动及在有生之年仍未得着应许。
最后,作者列出好几个名字(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大卫及撒母耳),并粗略地指出这些人与众先知是如何勇猛地及忍耐地面对不同的苦难(来十一32-38)。因着信,苦难是会随之而来的,然而,有信仰的人绝不会因惧怕痛苦而退缩。即使看不到上帝的应许完全实现,也带着信心和盼望走完这个短暂的人生。基督徒相信,上帝给我们预备了更美好的事,并且会赏赐给寻求祂的人(来十一6,40)。
思想:
怎样才可以获得上帝的赞许?信心与行为有何关系?通过信心伟人的见证,我们看到真实的信应当是怎样的?我有信心最终得到上帝的赞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