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 扫罗家与大卫家
何启明

经文:撒母耳记下二8-11三1(参二12-三1)

2:8扫罗军队的元帅,尼珥的儿子押尼珥,曾将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带过河,到玛哈念,9立他作王,治理基列、亚书利、耶斯列、以法莲、便雅悯和以色列众人。10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登基的时候年四十岁,作以色列王二年,但是犹大家却随从大卫。11大卫在希伯仑作犹大家的王,共七年六个月。

3:1扫罗家和大卫家争战许久。大卫家日见强盛,扫罗家却日见衰弱。

大卫得到犹大家拥戴后,就听从上帝的吩咐往希伯仑去。扫罗的元帅押尼珥将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带过约但河,立他为以色列的王,展开了南北两国对峙的局面,也同时开启了两国内战的序幕。「扫罗家和大卫家争战许久。大卫家日见强盛,扫罗家却日见衰弱」(三1)这评语成了这段叙事的小结,亦引领读者预视大卫最终将要成为全以色列国的王。这里有两件事值得留意:

1.人所拥戴的王伊施.波设(8-11节):扫罗的元帅押尼珥拥立伊施.波设为以色列的王(9节)。「立他为王」(9a节)与撒母耳膏立扫罗为王是相同的语句(撒上八22;十二1)。伊施.波设虽是扫罗的后裔,却非上帝要膏立的王。耶和华早因扫罗的不顺服,透过撒母耳清楚指出他的国必不长久、不会传到他的后裔(撒上十三13-14)。押尼珥私下立伊施.波设为王跟大卫是被耶和华拣选(撒上十三14)及被犹大人公开膏立为犹大家的王(二4a)确有天渊之别。伊施.波设被立为王的行动在上帝眼中并没有正当性,因此,大卫只称他是一位义人而已(四11),不像称呼扫罗为「耶和华的受膏者」(撒上二十四6;二十六9)。其实,伊施.波设只不过是一位过渡性人物,充当了押尼珥的傀儡,作以色列王只有短短两年时间(10b节),其余五年只用作联系及团结以色列的支派。这人为的事就开启了南北内战的序幕。

2.两国内战的序幕:犹大家和以色列家在基遍相遇,两军为了争夺统治全国的正当性,亦为了尽量减少伤亡人数,就各派十二位年轻勇猛的战士代表比武,拉开了内战的序幕。双方勇士不相伯仲,最后都一同战死沙场(12-16节)。此时,亚撒黑进入了叙事的场景(17-23节),他与哥哥亚比筛和约押都是大卫的姊妺洗鲁亚的儿子(代上二16),更是大卫三十位勇士之一(二十三24)。亚撒黑的脚快如羚羊,速度惊人(18节)。犹太历史家约瑟夫更形容他比马跑得更快。他两次追赶扫罗的元帅押尼珥,两次都被押尼珥劝止。可是他并没有听从,最后「押尼珥就用回马枪刺入他的肚腹,甚至枪从背后穿出。」(23节)押尼珥极可能是突然停下,待亚撒黑快速奔跑的势头,撞上了他的抢托,刺透了亚撒黑柔软的腹部而杀死了他。亚撒黑的死让双方都暂时休战片刻(28b节)。然而,战事亦因亚撒黑的哥哥约押和亚比筛追赶押尼珥而延绵下去。

这场南北对峙的战争最终因押尼珥过了约但河而暂时停止(24-28节),随即就数点死亡人数。大卫家损失了十九人和亚撒黑(30节),而押尼珥那边共死了三百六十人(31节),刚好是大卫家的三十倍。大卫家暂时占优,但仍未完全得胜;他的损失也不少,约占跟随他的六百人的百分之三(撒上三十9)。可是,耶和华所膏立的大卫和他的跟随者得胜的势头已渐露端倪。

思想:

押尼珥用错误的手段,私自立王;大卫被耶和华膏立,听从吩咐、等候上帝的时间,最后的结局是显而易见的。这对我们有甚么提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