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 英雄竟然仆倒!
何啟明

經文:撒母耳記下一6-12 (參一1-27)

6報信的青年說:「我恰巧到基利波山,看哪,掃羅靠在自己的槍上,看哪,有戰車、騎兵緊緊地追他。7他回頭看見我,就呼叫我。我說:『我在這裏。』8他問我說:『你是甚麼人?』我說:『我是亞瑪力人。』9他對我說:『請你站到我這裏來,把我殺死,因為我非常痛苦,只剩下一口氣。』10我就站到他那裏,殺了他,因為我知道他一倒下就活不了。然後,我把他頭上的冠冕和臂上的鐲子拿到我主這裏來。」11大衛就抓着自己的衣服,把衣服撕裂,所有跟隨他的人也都如此。12 他們為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以及耶和華的百姓和以色列家的人悲哀哭泣,禁食到晚上,因為他們都倒在刀下。

學者一致接受撒母耳記上十六章至撒母耳記下四章屬於一個文學單元,記述大衛從一位寂寂無名的牧羊童,最終成為全以色列君王的事蹟。撒母耳記下的敘事開始時,大衛只控制以色列地的南部和政治重鎮希伯侖城。那時,以色列支派擁戴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為北部的君王。全國捲入掃羅家和大衛家之爭的兩年多的內戰(撒下二10)。大衛統一全國後才正式成為全以色列國的君王(撒下五5)。

第一章的敘事先交代掃羅王的死和大衛的迴應,分為兩大段:亞瑪力青年向大衛回報掃羅被殺和大衛的反應(1-16節),及大衛哀悼掃羅和約拿單的輓歌(17-27節)。敘事者在第一段的敘事裏巧妙地運用了交叉結構(Chiastic structure)的技巧,引導讀者集中注意在青年的回報(6-10節)和大衛的迴應(1-12節)[參結構:A(一1)、B(一2-5)、C(一6-10)、C’(一11-12)B’(一13-14),A’(一15-16)]。

亞瑪力的青年來到大衛面前回報掃羅在基利波山的戰役上陣亡,他先扼要彙報以色列軍戰敗及掃羅和約拿單陣亡(4節)。然後,因大衛詢問詳情,他才更具體的迴應(5節)。青年敘述的內容與別處的記載大致相同,不同之處是掃羅究竟是被箭射傷後,自己伏在刀下自殺(撒上三十一1-6王上十1-6)?抑或像青年所說他是按掃羅的要求,親手將掃羅殺死呢?青年人捏造事實欺騙大衛以圖謀求賞識的可能性較大,因為戰火連天的基利波山上,他又怎會「恰巧」的來到戰場呢?(6節)。此外,他沒有提到掃羅是被弓箭射中(撒上三十一3王上六3),只是靠在自己的槍上(一6)。再且,崎嶇的山坡上又怎會有戰車呢?因此,這青年極有可能是在停戰後,上山尋寶的清道夫!

無論青年的信息是真是假,大衛因為不在現場,他也無法證實其真僞,但掃羅君王的記號─冠冕和臂上的鐲子(10節)及死在戰場的消息是由青年帶到大衛面前,顯明掃羅的死與大衛無關。再且,大衛的即時反應,及之前有兩次機會可以除滅掃羅卻不敢擅自殺害耶和華的受膏之君(撒上二十四1-7二十六1-11),已顯出大衛對上帝敬畏的心,同時亦可想象到這位自稱了結受膏之君性命的青年的命途了!掃羅曾違背上帝的命令,沒有滅絕亞瑪力人(撒上十五3),大衛剛好從殺滅部份亞瑪力的戰場上歸回(1節),兩者成了極強烈的對比。掃羅最終死在亞瑪力青年的刀下,也是一大諷刺!

英雄最終仆倒!這跟大衛完全無關。相反,大衛為掃羅和約拿單之死寫了一首輓歌。大衛用「英雄竟然仆倒」(152527節)像副歌貫串整首輓歌。這位「比百姓高出一頭」(撒上九2b)的掃羅王,最終竟然仆倒,落得如此悲慘的結局。

思想:

掃羅在戰場上仆倒的終局正好成了信徒謹慎生活的鑑戒。保羅說:「這些事發生在他們身上,要作爲鑑戒,而且寫下來正是要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林前十11)。求主幫助我們謹慎行事,因為那些「自以為站立得穩的人必須謹慎,免得跌倒」(林前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