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 密谋叛变
何启明

经文:撒母耳记下十五1-6 (参十五1-12)

1此后,押沙龙为自己预备车马,又派五十人在他前头奔跑。2押沙龙常常早晨起来,站在城门的路旁,任何人有争讼要去求王判决,押沙龙就叫他过来,说:「你是哪一城的人?」他说:「仆人是以色列某支派的。」

3押沙龙就对他说:「看,你的案件合情合理,无奈王没有委派人听你申诉。」4 押沙龙又说:「恨不得我作这地的审判官!凡有争讼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必秉公判断。」5若有人近前来要拜押沙龙,押沙龙就伸手拉住他,亲吻他。6以色列中,凡到王那里求判决的,押沙龙都这么做。这样,押沙龙暗中赢得了以色列人的心。

第十五至二十章属于一个段落,包括了押沙龙密谋叛变、大卫仓惶逃离耶路撒冷、储君押沙龙阵亡,及最终引致内战。大卫在此事上差点儿失去了王位,最后幸得保住王位。这一连串事件是他犯罪跌倒(11-12章)及不恰当地处理儿女之间的事(13-14章)间接及直接所造成的后果。押沙龙在发起叛变的事上显出他是一位很有耐性和计划精密周详的人;他足足等了四年(7a节),待时机成熟才发动政变。叙事者只用了短短十二节经文(五1-12)简单记述押沙龙的叛变,其中有三方面值得留意。

欺上瞒下:自哥哥暗嫩死后,按儿子的排序,押沙龙应该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究竟大卫的心意是否另有更合适人选就不得而知了。押沙龙「为自己预备车马,又派五十人在他前头奔跑」(1节)。「五十」是一个军队单位的数目,而这五十人就是他的近身保镖。押沙龙的气势俨如君王一样,他更充当了君王作为审判官的角色,早上起来就到城门口拦截那些有争讼要求王判决的百姓。他竟能只手遮天,整整四年都将大卫蒙在鼓里。为何大卫会如此疏忽呢?有学者认为此时大卫可能正忙于为自己建造王宫、为耶和华的殿预备材料(5:9-12),甚至可能不善于管理家庭,使押沙龙有乘虚而入的机会。

无论甚么原因,大卫并非押沙龙所说的无暇处理民众的投诉。提哥亚妇人能取得大卫聆听她的诉求,民众又踊跃往大卫那里投诉,及叙事者指出大卫仍「向众百姓秉公行义」(八15代上十八14),都可见押沙龙是无中生有、夸大甚至歪曲事实去欺骗百姓。

择地叛变:押沙龙选取叛变的城市是离耶路撒冷约二十哩的他出生地—希伯仑。希伯仑正是大卫被公认为犹大王的城市。大卫后来成为全以色列的君王后,就迁到耶路撒冷去。或许聚居希伯仑城的犹大支派众人对大卫迁往耶路撒冷的举动,存着不太甘心和埋怨恼恨的情绪,仍未平息,故他们较容易被押沙龙鼓动。再加上这是押沙龙出生之地,拥护及支持他的人应比其他城市的人更多。

招兵买马:押沙龙用欺骗的手段「暗中赢得了以色列人的心」(6b节)。「以色列人」应包括了犹大众人在内,因为根据户筛提及押沙龙可从但直到别士巴召集以色列众人(十七11)及大卫「挽回犹大众人的心」(十九14)一事,可证明跟随押沙龙的应不单止是北边的以色列支派。此外,那不知实情的二百人,随从押沙龙去希伯仑也被迫成了叛军的成员(11节)。但最重要的是他把大卫的一名谋士「基罗人亚希多弗从他本城基罗请来」(12b节)协助他。亚希多弗是一名重量级谋士,押沙龙和大卫都非常重视他的意见,认为他「所出的主意好像人从上帝求问得来的话一样」(十六23)。亚希多弗是基连的父亲(二十三34),而基连是拔示巴的父亲(十一3)。换言之,亚希多弗就是拔示巴的祖父。再且,亚希多弗后来建议押沙龙在众人面前亲近大卫留下的妃嫔(十六21),这些背景或可帮助我们多了解为何亚希多弗愿意跟随押沙龙。

思想:

押沙龙用不合法及不符合上帝心意的手段想夺取王位。虽然他精密策划、赢取民心,更拉拢了重量级谋士亚希多弗,但亚希多弗究竟是押沙龙的资产(assets)抑或是负债(liability),则见仁见智。押沙龙的叛变表面看像是水到渠成,但不择手段去争取不属于自己的,始终都会是徒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