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 不能袖手旁观
麦耀光

箴言廿四10-12

10在患难时你若灰心,你的力量就微小。

11人被拉到死亡,你要解救;人将被杀,你须拦阻。

12你若说:「看哪,这事我们不知道」,那衡量人心的岂不明白吗?保护你性命的岂不知道吗?他岂不按各人所做的报应各人吗?

有学者指出这一则格言不容易解读。在没有背景或提供事情的原委之下,若遇到有「人被拉到死亡」及有「人将被杀」时,智者却告诫读者不可袖手旁观、见死不救,倒要去「解救」及「拦阻」。另外,既然「这事(在)我们不知情」下发生,仍会受到「报应」吗?智者这次是否强人所难呢?其实,这一则的格言的安排是很特别的。首先智者要读者反思自己的力量,接着就提出两个见义勇为的状况,最后提出三个问题来回应那些袖手旁观的人。

智者一开始在第10节就用「你」直接指向读者来提醒他们,一生中难免会有「患难」的日子。若遇到困难就灰心,未能发挥正能量来面对,就被难关打倒了。学者指出,这句话用了文字游戏,那是「双关语」(pun)的方式,就是「患难」(צָרָה,音译:tsarah)与「微小」(צַר,音译:tsar)。原来经历患难,是可以产生一连串的正面果效的,如罗五3-5所说:「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落空」。

接着,智者举出两个状况是读者需要回应的。当「人被拉到死亡」及「人将被杀」时,读者应如何面对呢?经文清楚指出读者是要伸出援手。但是,若那些人是行恶之人,如昨天格言中的阴谋家,他们被判死罪,是罪有应得的,难道仍要救吗?这样,公理何在呢?其实智者在廿八17已指出:「背负流人血之罪的,必逃跑直到地府;愿无人帮助他!」因此,学者们相信,第11节指出当有人在不公义中或遇到不合理的对待时,我们不可袖手旁观、置身事外。例如有希伯来的两个收生婆保护刚出生的男婴 (出一15-17),或好撒马利亚人如何怜悯那落在强盗手中的人 (路十25-37),说明人皆有恻隐之心,在看见别人有需要时,会拔刀相助、挺身相助。

在12节,当读者说:「这事我们不知道」时,智者却反问了三个问题,读者或许不明白那三个问题的用意和意思。其实在这三个反问中,智者指出神是全知的,祂知道人心;祂也是全能的,可以保护人;并且祂是公义的,会给人报应。首先,第一个问题说明「耶和华衡量人心」(廿一2),祂知道读者是否在说谎,人无法欺骗神,神不会接纳人抵赖不知情的借口。换言之,神指出他们是在说谎。第二个的反问指出神会保护人的性命。可是,读者却不一定相信神的保护,因此不敢帮助遇难的人。就算读者如第10节所说的自觉力量小,仍可以寻求帮助或保护的,就如诗人所说:「保护你的是耶和华…耶和华要保护你…祂要保护你的性命…耶和华要保护你,从今时直到永远」(诗一二一5-8)。第三、神会「照着各人所做的报应他」(诗六十二12;另参伯卅四11太十六27罗二6),这让读者知道神是会追讨那流人血之人的。

反思:

1) 面对不公义的事情,反思你是否有道德责任、勇气和行动?

2) 昔日约拿单曾向他父亲扫罗为大卫说好话 (撒上十九4),那么,今天你愿意为有需要的人讲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