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若与长官坐席,要留意在你面前的是谁。
2你若是胃口大的人,就当拿刀放在喉咙上。
3不可贪恋长官的美食,因为那是欺哄人的食物。
未来三天的经文都是与贪婪有关。在第七则的格言,智者用了夸张法来教导人如何控制贪食的问题。在美食当前,特别在重要人物面前,不单只要讲礼仪,更重要的是切勿贪食。当你是在长官或统治者的邀请名单上,智者提醒你在筵席上要举止合宜、控制食量,切勿狼吞虎咽。
第1节出现了翻译上的小问题,有译本指出:「留意在你面前的是谁(或译:甚么)」(吕振中译本)。中文译本大多数将这一句翻译为「在你面前的是谁」,而NIV则翻译为 “what is before you”。在这里,智者引导读者思想:当坐席时,应该留意主人还是美食?作为臣子或政要,与统治者坐席,宴会只是一个场景,而设宴的目的和本质则使客人的参与有不同的表现。可是,如果美食成为焦点,人的食量、食态和食相就可能成为唯一的专注了。
中文译本在第2节的翻译上,显出在程度上的广度:从「能吃很多」(吕振中译本)或「胃口大」(和修本),到「贪食」(新译本)等。美味当前时,有些人胃口大增,比平日吃得多;可是,贪食的人就会失控,不停地进食。为了提醒人要节制,智者用了一个夸张法来提出建议:「当拿刀放在喉咙上」,这是要突显节制食量的必要性。刀在喉咙上的意像是要带出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将刀放在喉咙上,胜过在统治者或设宴主人面前表现出贪食的丑相。耶稣也曾用过夸张法,祂警告那些使人犯罪跌倒的人:「如果你一只眼使你跌倒,就把它挖出来扔掉」(太十八9)。
智者在第3节一方面再次提醒不要贪恋美食,另一方面暗示美食会被利用来「欺哄人」。智者向读者揭示,统治者/设宴者之所以摆设筵席,或许就是有利用美食的意图。所以,美食是可以用来欺哄人的。在第1节已指出,要留意在你面前的东西。假如那些美食原来是用来骗人的,那么统治者或设宴者在提供美食的背后动机是甚么呢?有一位学者指出,他们提供的美食是要测试一个人的气质,而并非单为填饱人的肚腹而已。故此,赴宴者要自我警惕,可能有人利用美食来观察你的进食,就是你的食量、食态、食相。
反思:
1) 「贪食」是七宗罪之一,这议题曾烦扰你吗?今天的经文,对你有何提醒?
2) 有人吃自助餐时,会自我放纵一下。你如何管理你的进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