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 以富餘補不足
洪可婷

閱讀: 哥林多後書8章13-15

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哥林多後書8章14節

學校食堂與很多大型餐飲業一樣,往往因無法預測需求量而準備過多的食物,剩餘的飯菜最終都被扔掉,造成浪費。然而,有許多貧困學生的家庭三餐不繼,到了週末更得忍飢挨餓。因此,美國有一間學校與當地的非營利組織合作,共商解決方案。他們妥善包裝剩餘的食物,讓有需要的學生帶回家,同時解決了浪費食物和學生捱餓的問題。

過多的食物造成浪費的確是要解決的問題,但多數的人都不會把富餘的錢財視爲問題。其實學校這項計劃背後的原則,與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建議是一樣的。保羅知道馬其頓眾教會當時貧窮缺乏,所以他請求哥林多的教會能以自己的“富餘”來“補他們的不足”(哥林多後書8章14節)。保羅這麼做的目的是要使各教會之間保持均衡,避免一些教會捉襟見肘,而一些教會卻綽綽有餘。

保羅並非要讓哥林多的信徒因捐助別人而變得貧窮,而是希望他們能同理馬其頓教會的困境並慷慨相助。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哥林多的信徒也會需要類似的援助。當我們看到別人有需要的時候,不妨想想自己有什麼能分享。無論我們付出多少,都絕不會是浪費的!


上帝曾如何透過他人或團體供應你的需要?

你要如何同樣地以慷慨待人呢?


天父,幫助我能留意別人的需要,

樂意與人分享禰所賜的一切。求禰讓我在有困難時,

能相信禰會藉着那些愛禰的人來供應我的需要。

靈糧透視

哥林多後書的主題是上帝會藉由信徒的軟弱和掙扎,顯明祂的恩典和能力,這樣的作爲看似矛盾。只有透過死亡,我們才能經歷基督復活的生命。保羅解釋說:“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上帝,不是出於我們。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裏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身上常帶着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哥林多後書4章7-10節)

哥林多後書第8章講述馬其頓的信徒所做的事看似矛盾,他們受到極大的苦難且極度貧乏,即便如此,卻仍順從聖靈的感動而慷慨捐贈(2-3節)。他們這麼做就是效法耶穌的榜樣,耶穌使自己貧窮好讓信徒“成爲富足”(9節)。

白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