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我素常在你們中間來往,傳講神國的道。如今我曉得,你們以後都不得再見我的面了。”(《徒》20:25)
“我的結束是我的開始”現代詩人艾略特寫道。
事的起頭存有許多預期與未知,讓人感到前途無量;事的結尾已經一目瞭然,沒戲可唱,好像水流過後的痕跡。
人生中有些再見僅是一聲口頭禪,自我安慰罷了——我們都知道,多少個再見都未曾實現,說過之後,一轉眼之間就是幾十年不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再見常是個難以實現的諾言,說了也不算數。情的維繫需要花錢賣力,受舟車勞頓之苦,然而我們向來都不是別人的目的地,就是會面也是圖個路過的方便,一旦老眼昏花,甚至會相逢不識,遭遇那種“客從何處來”的尷尬。
哦,我一直是別人的路過,從來都不是終點站。多年來,有好些人路過了也未駐足,甚至連一聲哈囉也都沒有說。早知如此,當初說了再見不過是習慣性的寒暄,禮貌性的撒謊。
這些道別的儀式大都是人爲的,母親在世常說的“人情世事”,要做給左鄰右舍看,風俗不跟是不行的。
可保羅對以弗所教會長老說的感人道別,其中並無“再見”的承諾,因爲他很清楚表達:“如今我曉得,你們以後都不得再見我的面了”(參《徒》20:25)。他這時候唯一能做的就是交託:“如今我把你們交託神和祂恩惠的道。這道能建立你們,叫你們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徒》20:32)
主耶穌與門徒的道別,最後的晚餐或是一個餞行,但其目的爲要設立聖餐,堅立門徒,故他對門徒說:“你們拿著喫,這是我的身體”。(參《太》26:26)這個晚餐象徵永恆的再見,因此今日我們每領聖餐都如見主面,“你們每逢喫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祂來。”(《林前》11:26)
主被釘十架是別離,他死而復活是相聚,所以,每次聖餐都是道別和團聚的筵席,這纔是真正的再相見,再見之後就不再離開。
“我並不覺得這是個離別。”有個弟兄說道。他說的沒錯,在主裏的再見纔是真正的“再見”;倘若永生是沒有終點的,那麼每個結束都是階段性的,都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禱告:天父,你使我們在基督裏永不失落,世上的宴席會結束,人間的離別會無期,但在信仰中的每一次再見卻是爲了將來更美好的相聚,求主使我們滿懷盼望的生活。奉主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