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生活方式」系列之十三、神的聖民(第一部分)
提摩太·凱勒

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我將要讀出我們今次和下次都會查考的經文,以弗所書5章3至7節。請聽我讀出經文。

3至於淫亂並一切污穢,或是貪婪,在你們中間連提都不可,方合聖徒的體統。4淫詞、妄語,和戲笑的話都不相宜;總要說感謝的話。5因爲你們確實地知道,無論是淫亂的,是污穢的,是有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國裏都是無分的。有貪心的,就與拜偶像的一樣。 6不要被人虛浮的話欺哄;因這些事,神的忿怒必臨到那悖逆之子。7所以,你們不要與他們同夥。

經文讀畢。這是神的話語。

這是一個新的部分,今天我們要談的是消極的事情。這不是一個很受歡迎的題目,但這是我們可能出現的情況。在過去幾次的節目中,我們查考過以弗所書5章1至2節,當你開始研讀第3節的時候,要留意經文出現了「至於......」。那裏有一個重大的改變。

第3至7節列出的都是令人沮喪的事情。「不要這樣做,不要那樣做。不要做這事,因爲神的憤怒會臨到那些不順服的人。凡做這些事的人,永遠不會承受神和基督的國。不要與他們同夥。」這是一種極之不同的氣氛。在過去幾次的節目中,我們讀到以弗所書5章1至2節,我們看到保羅正在談論一些奇妙的真理、精彩的原則,如果你明白和相信這些真理和原則,如果你知道它們是真確的,你便可以面對任何事情,也可以處理任何事情。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壓倒你。沒有什麼能打敗你。

我們正在看的一個事實,就是我們是神親愛的兒女,這記載於第1和第2節。我們是神親愛的兒女。我們有耶穌基督。我們得兒子的名分,成爲神的兒女。我們有耶穌基督爲我們舍了自己,當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 。我們在上次的節目中談過這一點,現在我用一句話給你說明。有人們:「你爲什麼上次不用一句話就說明一切?你爲什麼花了這麼長時間?」因爲我由那時起一直在想着這事。那就是原因。

這就是聖經所說的:耶穌基督獻上自己,履行了我們對神所欠的一切責任,使神完全得到滿足。你知不知道使神得到滿足是什麼意思嗎?我的意思是,你認爲你是難以滿足的;但這是神,有神的一顆心,有神的純潔。這是神,祂的眼目清潔,不看奸惡。你知不知道使神得到滿足是什麼意思嗎?因此,如果你相信神,當神看着你的時候,祂所看到的一切,祂所聞到的一切,祂所聽到的一切,祂所嚐到的一切,都是完全的馨香。

當神看見你的時候,祂所看到的一切,祂所聞到的一切,祂所嚐到的一切,祂所聽到的一切,都是美麗和馨香的。耶穌有馨香的氣味。這是指耶穌已爲你滿足了神的要求。你現在已令神感到滿意。當神凝視你的時候,除了是馨香之外,祂看不見什麼,也感覺不到什麼。這就是我們上次談論的事情。這不是很美妙嗎?

現在,我們突然在第3至6節處於一種截然不同的氣氛裏。你知不知道這讓我想起了什麼?這讓我想起了基督變像的事蹟。耶穌基督帶着彼得、雅各布和約翰上了山,在那裏變像。那意味着帕子已除去了,使徒看見耶穌的真正模樣,看見耶穌充滿榮耀。耶穌沒有蒙上帕子。

我們每年都會唱《聽啊,天使唱高聲》(Hark! The Herald Angels Sing)這首聖誕歌,其中唱道:「.....真神披上血肉體,聖道化身降塵世」。那帕子已除去了,門徒可以看到耶穌基督的榮耀。他們可以看到耶穌基督的榮美。我不知道那是怎麼樣的。你也知道,美麗不只是美好而已;美麗會使人沉迷。美麗會使人沉迷,因爲我們需要美麗的東西。美妙的音樂、美麗的景色、美麗的霓虹燈。你不能轉離你的視線,因爲我們需要美麗的東西。

十六世紀德國的基督教神學家及宗教改革運動的主要發起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他說窮人死於缺乏美麗的東西,與死於缺乏食物一樣的多。馬丁.路德說,窮人總是不得不生活在醜陋之中。他們不只是要生活在簡樸之中,更要生活在醜陋之中。馬丁.路德曾說,美麗是一件必需品,如果你對美麗的需求不斷被拒,你在屬靈上必會貧乏受損,就如你對食物的需求被拒,使你在肉體上必會貧乏受損。

馬丁.路德說,窮人渴望看見美麗的東西,就如他們渴求食物一樣。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洞見,但這觀點日漸普遍。美麗是我們必須擁有的東西。我們迷上了它。那麼,看見主在祂的榮美中將會是怎樣的?那是耶穌的門徒在山上所看見的。那必定是令人驚訝的,令人難以置信的。你的靈魂彷佛觸電一樣,好像極甜美的東西碰觸你的舌頭,令你的口像觸了電似的。喜樂涌流出來,美麗的東西淹蓋一切。

耶穌的門徒在山上看着耶穌在改變形象。耶穌的門徒與摩西和伊萊賈一同在山上,他們希望留下來。路加福音9章33節甚至記載耶穌的門徒說:「夫子,我們在這裏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爲你,一座爲摩西,一座爲伊萊賈。」耶穌將會得到什麼?祂什麼也沒有。祂拖着祂的門徒,領他們走下山去。當他們正在下山的時候,山下正發生一場爭鬧。當他們到達山腳時,耶穌的門徒正在與人爭吵。有一個人帶了他的一個在抽瘋的孩子來,那個孩子被鬼附了,使他神智不清。

門徒幫不了那個孩子,他們便起了爭論。他們全都在吵吵嚷嚷、中傷誹謗、胡言亂語。所以,彼得、雅各布和約翰都在說:「爲什麼呢?我們在這裏。爲什麼呢?」耶穌永遠不會讓你留在山上。祂帶你走下山去,因爲你仍活在一個被罪惡扭曲和破壞了的世界裏。你必須處理那現實的境況。因此,世間常有消極的事情出現。

第3至6節指出作爲一個基督徒的消極部分。經文指出一些禁令、限制和警告。那裏的禁令是不能更改的,也沒有例外。「這已是界限,不要越過這條線。你一定不可越過這條線。就是那樣。」那是負面。讓我用少許時間,告訴你在第3節開始時出現的「至於」這個詞語是何等重要。

除非你看到你的基督信仰有正面和負面,除非有正面和負面,否則你會死去。你會死去!不幸的是,教會或基督信仰的實踐方式要麼只有正面而沒有負面,要麼只有負面而沒有正面,許多人普遍都要在兩者之間作出選擇。例如,有些教會只有負面而沒有正面。有些人在這些教會裏長大。這樣的教會說:「悔改吧!你是個罪人。要守律法,否則你死定了。」


那一切都是真確的:「悔改吧!你是個罪人。」這些都是聖經說的。「神的忿怒必臨到那悖逆之子。要守律法,否則那後果將是難以承受的。」這些話都記載在聖經裏。這是負面:可是,正面是什麼?天啊!正面也全是真確的,當每一次看到自己的罪行時,你必須凝望你的救主十次。你必須明白以下幾點。

首先,耶穌已成全了律法。還記得嗎?耶穌來到世上成全了律法。當祂受洗的時候,施洗約翰說:「你有什麼需要去受洗呢?你在開玩笑吧?你爲什麼不爲我施洗呢?」耶穌望着他,說:「這是我們理當盡的諸般的義。我的工作是爲我的百姓完全遵行律法,就是爲那些將憑着信心與我連在一起,以及我所代表的百姓。」

不僅如此,耶穌不僅爲你完全遵守律法,也承擔律法的刑罰。耶穌被打,被釘在十架上。祂接受了律法的刑罰。親愛的聽眾朋友,聽着。聖經說你與耶穌同死,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在你裏面常常發出一把微小的聲音。那微小的聲音說了一些難聽的話。一般來說,不管怎樣,你的良心就在那裏。

有些人的背景和童年充塞了其他人所說的話,他們的良心緊緊抓住這些東西。不管怎樣,這些聲音就在那裏,但也許在你身上發生的事情使它更加凝重。你心裏有一把微小的聲音,說:「你活該被拒絕,你活該受踐踏。看看你​​做了什麼。你活該被人吐唾沫在你身上。你不配生存下去。」有些人心裏有那一把聲音。聖經說,我們所有人心裏都有一把聲音,說:「你是個失敗者。你是那樣的人,你不配繼續活下去。」


在我們一些人的生命中,在你裏面說:「你違反了律法」的良心,實在是昇華了。這聲音在裏面頗深之處。這不是很易察覺得到的。有人曾說,這有點像在裏面極深之處泄漏石油一樣。這就像一艘正在泄漏的運油輪一樣,但是在水面之下極深之處泄漏,一切東西都被污染了,但沒有人能確切知道那污染的源頭在哪裏。

對某些人來說,那微小的聲音是很容易察覺得到的。那聲音說:「你活該被踐踏。你活該被拒絕。你活該捱打。」基督徒會說什麼?你說:「啊!不,那不是真的。我是一個很好的人。」如果你這麼說,那微小的聲音可以輕易反駁你。它們說:「啊,當然啦!你是一個很好的人。那麼3月7日那天你做過什麼?」你不能這麼說。基督徒會說什麼?基督徒會說:「我已經被拒絕。我已經有一個荊棘冠冕。我已經被一枝長矛剌穿我的身體。我已經償還了你說我所欠的這一切東西。你說得對。」

願那控告的人咆哮,
述說我所犯各式各樣的罪行。
我對那些罪一清二楚。
耶和華卻毫不知道。

你說你與基督同死,意思是基督已把那一切事情承擔在祂自己身上。律法已成全了。在你裏面的一部分也會說:「嗯,你應該做這些事。你應該做那些事。」你需要轉向你裏面的那部分,說:「是的,但我真的盡心、儘性、盡意、盡力愛主我的神。我也在我的救主裏愛我的鄰舍如同自己。耶穌爲我滿足了一切的要求!現在,當神看着我的時候,我就是芬芳馨香的。」


耶穌不僅在法律上爲你成全了律法,羅馬書8章4節說:「......使律法的義成就在我們這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身上。」這是指基督不僅爲你遵守律法,而且當聖靈逐步進入你的生命裏,你不再只是在法律上成爲義,而是逐漸真正地成爲義。你正在成爲一個能夠隨從律法而行的人。你看,這是負面,但你必須把它依附在正面,否則它會摧毀你。

此外,有一種基督信仰、一種教會十分寬容,只有正面,沒有負面。這種教會說:「神按你的本相愛你,祂按你的本相接納你。你只須聲稱自己是蒙神接納的。你必須看見神不是一位充滿憤怒的神;祂是一位充滿慈愛的神。」直到現在,這也是真確的。神真的愛你,祂真的接納你,但你要緊記這一點。

只有正面而沒有負面,會使你變成一個膚淺的人,就如一個只有負面而沒有正面的人。難道你看不見那些法利賽人?難道你看不見那些生活在律法主義的教會和寬容的教會裏的人嗎?難道你看不見那些生活在律法主義的基督信仰和寬容的基督信仰裏的人嗎?這會產生什麼類型的基督信仰?這產生了約旦河式的基督信仰:只深及腳踝的膚淺信仰。當你察覺到神接納你的時候,會有什麼事情發生?神是不是接納了你?是的,那是正面,但這裏也有負面。


當然,聖經說,如果你現在是一個基督徒,你的罪行永遠不能把你定罪。永遠不能!我們上次已談過這一點了。《海德堡教理問答》說:「我相信教會就是神的兒子自世界之始至世界之末,藉着祂的聖靈和聖言,從全人類當中爲自己聚集、護衛並保守的一羣選民,叫他們得享永生,並且使他們在真道上同歸於一。」

這段話的意思是,神在整個歷史中一直逐步從全人類招聚人成爲一個愛神的羣體,並且各人在這個羣體中永遠是活潑的一員。」如果你是信徒,你今晚若死了,你明天依然是這個羣體中的一員。你身旁仍然有一羣心靈變得完全的弟兄姊妹。你身旁仍然有一羣愛神也愛你的弟兄姊妹。你永遠是這羣體中活潑的一員。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不能從你身上把它奪去。

那些在基督耶穌裏的人都不會被定罪。我們上次已談過這一點了。你的罪行永遠不能把你定罪,但這裏是負面,它與正面一同出現。你的罪比非信徒的罪更令天父感到悲傷。你的罪不能把你定罪,但你的罪行更令神感到悲傷。神與你有特殊的關係。假設我和內子認識了我們的鄰居,他們是一對很好的夫妻。後來我們發現那個妻子紅杏出牆。這會對我們造成傷害嗎?當然會。但這對我所造成的傷害,絕不會比我自己的妻子紅杏出牆所帶給我的傷害大。

這有天淵之別。爲什麼?因爲我和內子的關係更親密。當然,如果我的妻子紅杏出牆,這將會毀掉我,我的鄰居的罪卻不會毀掉我。在你未成爲基督徒之前,你所犯的罪當然是得罪神;但現在神與我們建立了親密的關係,所以同樣的罪現在以新的方式使神感到悲傷。難道你不明白這一點嗎?你是否明白呢?你的罪行不能把你定罪,但你的罪行更令神感到悲傷。


這裏有正面,也有負面,兩者必須共存。此外,神救你脫離罪惡,並且接納你,目的是讓你誠心悔改。除非我明白唯獨因信稱義、明白我已令神感到滿意、明白在基督裏我不再被定罪,否則我無法誠實地面對自己的罪。

當有人向我說這些話,我會說:「你太誇張了。你太誇張了!」爲什麼?因爲在我的內心深處,有聲音說:「你是那麼壞,你不配生存下去。」我甚至不能承認情況有多壞,但是當我的良心對恩典有所理解,我雖然未致於這麼說:「嗯,既然我沒有被定罪,既然我是完全蒙接納,我不需要對罪有任何掛慮。」但是我比從前更加敏銳。不僅如此,我能夠認罪!


我有這樣的力量和心靈。我有這樣的心靈力量。我有這樣的心理力量,因爲我不再孤注一擲把所有情感傾注在自己的表現上。我仍把情感投入自己的表現上,但不像以往那樣多。我越是看到正面,我越是倚靠自己在基督裏的身份,越能應付負面,也越能誠實地面對自己的罪。


因此,保羅在羅馬書6章1節說:「怎麼說呢?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嗎?」保羅正在談到蒙神完全接納是多麼好。然後,他轉過身來,說:「怎麼說呢?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嗎?斷乎不可!」保羅說,我們得救的目的,是使我們離開罪。
 如果你在一個極之優良、只有正面、沒有負面,而且放任寬容的環境里長大,你的生活中便沒有任何權威。人們告訴你:「每樣事情都是好的。你也是優秀的。你只要找出你想去做的是什麼。沒有人可以說你想做的事情是對與錯。你必須滿足你自己的需要。」

這種人很渴望權威。很多時候,他們發現自己身陷那些只有負面的獨裁教派裏。他們的內心需要那個早已被搶掠了的小小陀螺儀。有些人可能在一些只有負面而沒有正面的基督信仰、機構,或文化中長大。這樣的人會做什麼?他們可能會投奔那些完全接納、完全寬容的基督信仰和教會。

要當心。在某程度上說,我們都曾經因不願意同時接受以弗所書5章1至2節和3至7節的教導而受苦。我的意思是,一切都在這裏。聖經是令人驚訝的。從某種意義來說,我有時覺得,如果神只是給我們任何一章經文,我們仍然可以湊合着用,因爲聖經記載的很多事情,只是重申又重申,就像這裏一樣。


如果你能夠同時接受首兩節經文,以及接着的5節經文,你將會擁有活潑的信心。你將會活出不斷長進的生命。否則,你將會死去。負面是必須的。它是必須的,因爲到了某一刻,你必須堅決拒絕拒絕。人們會取笑一些提倡對拒絕某些東西的運動。「拒絕毒品。拒絕某些東西。」我們都知道這是無可替代的。

例如,那些曾經嘗試克服沉溺問題的人知道支持小組是有幫助的。你知道一步一步去做是有幫助的。你知道哪些東西是有幫助的,但到了某一刻,如果你要克服沉溺問題,你必須堅決拒絕。那是負面,對不對?人們都在支持你。人們都在呼喚你。人們都在幫助你。人們都在扶持你。事實是,人們不能夠一直與你走下去,整天二十四小時都守衛你。到了某一刻,你必須堅決拒絕。沒有別的竅門。

有些人常常說:「嗯,我希望不再這樣做。我希望擺脫這東西,但我很軟弱,我一直向神祈求力量。」神會給你力量,但沒有東西可替代那負面。你可否想象有人這樣說:「我一直祈求我的上肢增加力量,但我每次操練我的二頭肌時,似乎十分困難」?你說:「嗯,不要停止爲你上肢的力量祈禱,你需要爲你上肢的力量禱告,沒錯,操練二頭肌是困難的。」


你也知道,向神祈禱,求神增加你上肢的力量,並沒有消除那負面。那是無可替代的。完全無可替代。難道你不知道基督信仰是一場爭戰嗎?我很喜歡十九世紀英國利物浦聖公會第一位主教萊爾(J.C. Ryle)。


萊爾曾說:「......這滿足了睏倦的良心,但不是高薪。每個星期日都有千千萬萬自稱爲基督徒的男男女女到教會和教堂去。」這不是真正的基督信仰。爲什麼? 「......你總看不見他們爲着自己的宗教有任何『爭戰』!他們完全不認識對抗罪和捨己的屬靈鬥爭、努力與掙扎,並且爲此而守望和作戰。人們可以從他們內心的爭戰和內在的平安知道他們是怎樣的。」

當你成爲基督徒後,有些地方從前是令人感到痛苦的,現在那裏有平安。但也有些地方從前是令人感到平安的,當你成爲基督徒後,那裏出現痛苦。例如,你害怕死亡。當你成爲基督徒後,這畏懼開始消失了。從前你感到生命沒有意義,也不確定自己該做什麼,現在這種感覺開始消失了。你經歷到人生有新的意義。在道德上,你感到眩暈,不知道方向。你問:「我怎知道該怎樣作決定?我怎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這種想法消失了。你處理自己的罪疚和恐懼,罪疚和恐懼都開始消失了。

所有出現很多衝突的地方,開始由平安所統治,但成爲基督徒不僅使你在感到不安的地方得到安慰,也使你在覺得舒適的地方感到不安。基督信仰開始向你展示你從不相信有關你自己的事情。它帶領你去面對神的話語和聖靈,並向你展示你從不相信的事情。那裏必須有負面,因爲基督信仰是一場爭戰。

如果你不認爲基督信仰是一場爭戰,如果你認爲只停留在第1至2節已足夠,如果你認爲只是想到及聲稱神已賜給你所有極好的東西已足夠,如果你不認爲有時候你無可避免地要說:「不!我是神的聖民。我不能那樣做,我不會那樣做。我沒有感覺到可以說不的能力,但不管怎樣,我將要說不。沒有任何藉口......」如果你不明白這一點,如果你不明白基督信仰是一場爭戰,那麼,你將會死在那裏。要明白這一點。


我們一直談的只是闡釋第3節一開首便出現的「至於」這個詞語。在今天這個節目餘下的時間裏,我會概述這段經文的其餘部分。我會在下次的節目裏詳細講解這段經文。現在讓我概述這段經文吧。

如果你仔細去看,你會看到雖然有很多事情似乎是禁止的,有很多事情是不可以做的,但那裏列出的實際上只有三樣。有三類消極的事。首先,經文提到淫亂並一切污穢。這基本上是指同樣的事。淫亂是指通姦。我們稍後會談到這方面。一切污穢是指與淫亂有關的思想和態度。

換句話說,這裏所說的,其實是耶穌在登山寶訓所說的:「你們聽見有話說:『不可姦淫。』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裏已經與她犯奸淫了。」那是同樣的事情。你們要逃避淫亂和一切污穢。所以兩者基本上屬於同一個類別。

第二個類別是貪婪,保羅在這段經文稍後的幾節再談到這個題目。他說貪婪就與拜偶像的一樣。然後是第三類,保羅提到另外三個詞語,但它們都歸入言語的類別。他談到淫詞、妄語和戲笑的話,但這些都是與言語有關的。現在讓我略述以上兩類。我會留到最後才討論淫亂,因爲這需要多一點時間去解釋。讓我先談貪婪,然後簡略地談一談言語等事情。


首先,我們看看貪婪。合乎聖經的道德倫理把淫亂和物質主義相提並論,這不是很令人驚歎嗎?聖經從來沒有把這兩樣事情作出區分。淫亂、通姦和揮霍相提並論。在個人的道德與社會的道德之間,沒有作出區分。在公共和私人生活之間,沒有作出區分。你看到了嗎?你可以看看阿摩司書。你可以查考一下先知書。

當先知譴責罪惡的時候,他們從來沒有把罪惡分類。阿摩司一口氣數算以色列人的罪:「他們爲銀子賣了義人,爲一雙鞋賣了窮人。他們見窮人頭上所蒙的灰也都垂涎,阻礙謙卑人的道路。父子同一個女子行淫。」同一句句子指出同樣的罪。兩者都是罪惡,沒有什麼區分。

有一件事令我覺得耐人尋味,就是自由派的人說:「嗨,我怎樣對待自己的身體是我自己的事,但我們要立法規定人們要慷慨施予。」保守派的人卻說:「嗨,我怎樣運用自己的金錢是我自己的事。我們不能讓任何人告訴我該怎樣處理我的金錢,但我們必須爲家庭立法。我們必須支持家庭。」


換句話說,你不同的政治意識形態企圖把事情分成兩部分,並說:「我們將會把它加在你身上。我們將會使你在這方面成爲有道德的人,但在另一方面,你可以爲所欲爲。」聖經不會這樣教導。你不會有一本聖經既迎合自由派又迎合保守派。聖經不會這樣教導。貪婪,貪心,有千千萬萬種形式表現出來。


當然,其中一種形式,是生活在你的財富可以負擔的水平上。聖經說任何儘自己所能去活得富裕的人都是貪婪的。你理應慷慨施予。當然,有些人生活拮据,對他們來說,捐獻五十元給慈善機構或奉獻一百元給教會已是一大筆錢。他們正在捨棄一些東西。對其餘的人來說,一百元根本不值一提。問題的關鍵是,如果你儘自己所能去生活得富裕,你便是個貪婪的人。


貪婪的另一種形式是做事完全是爲了金錢,對其他人沒有什麼大幫助。人們生產一些無用的產品,甚至是對人有害的產品,但他們可以賺錢,所以便繼續生產那些產品。那是貪婪的一種形式。爲了金錢或爲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踐踏人或辭退其他人。那是貪婪。在聖經中,貪婪有兩個標記、兩個測試。第一是妒忌,妒忌別人的生活水平。第二是憂慮,爲金錢而憂慮。聖經稱之爲世上的思慮。

首先,我們看看淫詞、妄語和戲笑的話。弟兄啊!聽着,首先,「淫詞」這個詞確實與淫亂和一切污穢有關,但妄語和戲笑的話是有趣的。有一點令人感到驚訝。基督信仰可以站在第1至2節的巔峯,談到信徒要效法神,並且已被收納爲神的兒女。接着,在三節經文之後談到的事情是:「成爲基督徒意味着你甚至必須檢視自己的幽默感。」

基督信仰意味着你擁有神的話語和聖靈。你必須把你所擁有的應用於你每一方面的生活、你的日常生活的每個細節,以及每樣事情裏。如果你不明白這一點,如果你沒有爲此掙扎,你並不明白基督信仰。保羅在這裏提到妄語,也就是愚蠢的言語......「愚蠢」這個詞直譯的意思是沒有份量或沒有考慮。箴言說良言就像一棵樹。箴言11章30節說:「 義人所結的果子就是生命樹;有智慧的,必能得人。」意思是你所說的話能發人深省嗎?你所說的話是否顯然是深思熟慮和有智慧的,或你所說的話能否培育人和使人得滋養?

人們可不可以把你對他們說的話帶回家裏,從它得到鼓勵,從它得到稱讚,並從它得到洞察力?當你說話的時候,你所說的話是否顯然是有智慧的,顯然是鼓勵人的?我的意思是,每當我與某些人一起的時候,我總記得他們對我所說的話無論在任何時候,即使那不是嚴肅的時刻,可能只是午飯或別的時刻,我總記得他們對我所說的話。

我記着他們對我所說的話,是因爲他們的仁慈、他們的溫柔、他們的鼓勵,還有他們的智慧。我記着他們對我所說的話。我把他們對我所說的話帶回家裏。我對我的妻子說:「啊,某某人這樣說。這番話很有意思。啊,這番話對我很有幫助!」我整天想着這番話。你所說的話是這樣的嗎?妄語是沒有份量的、輕浮的、容易遺忘的。

然後是戲笑的話。這正在談到的是幽默感。這是相當有趣的。

我覺得很有趣,因爲我嘗試指出,對基督徒來說,幽默感不只是可以容忍的,它也是無可避免的。當我研讀其中一本以弗所書的註釋書時,我發現英國著名傳道牧者鍾馬田(David Martyn Lloyd-Jones)也採用了同一句話,我知道我所說的這句話不是來自鍾馬田,因爲我之前沒有讀過那一章。鍾馬田說,對於基督徒來說,幽默感是無可避免的。以下是原因。

第一,真正的基督徒的自尊自大正被神的聖靈逐一消滅。因此,你看到那種嘲諷和挖苦的言語逐漸戒除,不再道貌岸然的肆意批評。它慢慢地被拉掉。另一方面,真正的基督信仰也逐漸地把自我憎恨除去。當你聽到很多深切的憤世嫉俗,以及很多自貶的那種幽默從那裏發出來,你會感到非常不舒服。

最終,基督徒不得不有幽默感,因爲對基督徒來說,唯有神是神聖的。除非你真正成爲一個基督徒,並使神成爲神,否則你必須崇拜一些東西。有些事情是嚴肅得難以開玩笑的,例如你的身體、你的外表、你的入息等等。有些事情實在太嚴肅了。有些事情是:「這就是我生存的目的。」當你成爲基督徒後,除了神之外,沒有什麼是神聖的。沒有!沒有牛犢偶像,所以基督徒會發覺他們正在培養一種幽默感,以及由此而產生的一種火花……

聖經說:「淫詞、妄語,和戲笑的話都不相宜;總要說感謝的話。」一個充滿感激之情的人是光芒四射。一個充滿感謝和喜樂的人是興致勃勃的。在那種情況下的人是完全不會枯燥無味的。你所說的話容易使人遺忘嗎?你所說的笑話是嘲諷的還是挖苦的?那些笑話是從自尊自大或自我憎恨而產生的嗎?保羅說基督徒的生命必須應用於每一件事情上。

第三是淫亂。讓我給你界定一下何謂淫亂,在下次的節目裏,我會詳細討論這方面,並探討餘下的部分。認清何謂淫亂是非常重要的。在歷史上,東正教教會、羅馬天主教教會、基督新教教會、猶太教的所有分支,以及伊斯蘭教都說性是神所設計的,只在永久和完全委身的關係裏作爲愛的表達。

這些宗教都是這麼說。事實上,在西方的大城市裏,大部分基督新教的教會聽到這個教導,都像牛盯着一個新的牛欄一樣,感到一臉茫然,說:......我簡直不能相信!這不是一個瘋狂的概念。這不是一個異教的概念。這也不是我的概念,然而,很多人是這樣看性生活的。

這節經文所用的希臘文動詞 “porneía”在中文和合本聖經譯作「茍合」。這個字與譯作「姦淫」的希臘文 “moichao” 不同,。在新約聖經中所列出大多數罪惡的清單中,“porneía” 「茍合」和 “moichao” 「姦淫」都列在一起。。但它們是不一樣的。

從某種意義來說,姦淫是淫亂的行爲,但不是所有淫亂的行爲都是姦淫。茍合是指兩個沒有婚姻關係的人發生性行爲。姦淫是指你與一個沒有跟你結婚,但可能已跟別人結了婚的人發生性行爲,或者你可能已婚,但你跟另一個人發生性行爲。爲什麼聖經提到這一點?因爲負面總是與正面同時出現。那就是我在今次的節目中一直要說明的。你明白嗎?

正面是:性生活不是污穢的。正面的意義是:性生活實際上是聖經中的一個模擬。聖經總是說,神造男造女的原因,並且在婚姻關係裏的性愛是如此美妙的原因,是因爲它是一個模擬,比喻神和我們之間的關係,以及基督和教會之間的關係。丈夫和妻子之間最幸福、最心醉神迷的性愛,只是我們將來面對面地看見神的一個迴響。性生活就是由此而來。它象徵神與我們的關係。

將來面對面看見神,是不是很有趣呢?如果你能夠用上「有趣」這個詞語,我會說是!因此,性生活是不是一件令人愉快和有趣的事情?當然,性生活應該是這樣的,但由於它是一件如此正面的事情,它是有限制的。你能不能想象神除了在一個完全和永久地委身的關係以外,還在別的處境裏與你有親密的關係呢?你認爲神會說:「我將要把我的愛傾進你的心裏,但你不必完全地、終極地、徹底地、永久地向我委身。你不必這樣做。」神有沒有這樣說?沒有!神說:「如果你想在情感上與我合而爲一,就必須完全地與我合而爲一。」

同樣地,如果你望着某人,說:「我想和你做愛,但我不想跟你結婚。」這其實是說:「我想與你一起赤身露體,但我不想親自向你裸露身體,或是向你顯得脆弱。我不希望與你有密切的關係,以致我必須與你一起作出一切的選擇和決定。我不想這樣向你委身。我不想這樣盡我所能在法律上、經濟上和情感上完全向你委身。我想與你有親密的關係,但不用全然的委身。」

性顯然是要表明完全的合一,只在肉體上合而爲一,但沒有完全合而爲一的性關係是一種畸形的狀況。性是要表明在天堂里人與神合而爲一,只在肉體上合而爲一,但沒有完全合而爲一的性關係是一種畸形的狀況。沒有負面,便沒有正面;當然,沒有正面,只有負面的情況,會把你摧毀。神的愛和恩慈是要帶領你進入祂的同在裏,使你配得祂的同在。因此,負面總帶來正面。

聖經不是說:「飢渴慕福的人有福了。」那些不只是渴慕福氣的人有福了。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希伯來書說不要像以掃那樣,因爲以掃是淫亂的,是貪戀世俗的,他因一點食物把自己長子的名分賣了。以掃對雅各布說:「我累昏了,求你把這紅湯給我喝。」雅各布說:「你把長子的名分賣給我吧。」以掃像個傻瓜般說:「我將要死,這長子的名分於我有什麼益處呢。」

那些不只是渴慕福氣的人有福了。要飢渴慕義。要限制你自己。遵行神的吩咐。堅決拒絕不義的事。以義爲目標的,必得着福氣。以福爲目標的,兩者都得不到,因爲福音就是爲了帶領我們進入天國,帶領我們在君王的統治下。我們奉祂的名祈求,阿們。我們一起禱告。

我們的天父,在今天節目結束的時候,求禰讓我們看見,我們不能成爲一個只有消極而沒有正面的人,或只有正面而沒有負面的人。求禰幫助我們,在福音裏把這些結合一起。耶穌來到世上對我們說:凡喪掉生命的(那是負面),必得着生命。天父啊,求禰讓我們每一位聽眾都能做到。

主啊,禰讓我們查考這段經文,禰必藉着這段經文向我們說話。主啊,求禰讓每一位聽眾都知道如何把所聽到的實行出來。求禰幫助我們打開自己的心,把道的種子藏在心裏,以致我們能夠爲你結出果子。我們奉耶穌的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