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 求問神的眾長老
高銘謙

經文:結二十1-4

1第七年五月初十,有以色列的幾個長老前來求問耶和華,坐在我面前。2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3「人子啊,你要告訴以色列的長老,對他們說,主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來是爲求問我嗎?主耶和華說: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我必不讓你們求問。4人子啊,你要審問他們嗎?你要審問嗎?你當使他們知道他們祖先那些可憎的事;

以西結書二十章是一段獨立的神諭,以「第七年五月初十」作開始,並以幾位長老前來求問耶和華作爲場景(1節),類似這樣的時間標記以及在眾長老面前的場景也同樣發生在之前的經文(結八1,十四1),說明了兩個以西結所身處的境況:(1)經文的時間標記是以以西結被擄起作計算,以西結屬於約雅斤王被擄的羣體中的人,這事發生在主前597年,所以「第七年五月初十」應該就是指大約主前591年左右;(2)以西結身處在被擄的羣體中,有以色列眾長老作爲羣體的領袖,他們身處在巴比倫,常去到以西結面前求問神的心意。

爲何以色列眾長老常來到以西結面前求問神?這是由於約雅斤王已被擄到巴比倫,而耶路撒冷尚未被毀,西底家成爲耶路撒冷的君王,「第七年五月初十」是指主前591年左右,而耶路撒冷被毀的年日是主前586年。在此,當時不少人期望由神那裏找到一些問題的答案:到底約雅斤能否在短期內迴歸耶路撒冷作王?我們發現在西底家作王的第四年,有假先知哈拿尼雅預言,在二年之內約雅斤王(或作耶哥尼雅)必會由巴比倫迴歸(耶二十八1-4),所以當時的確有很多人認爲約雅斤必會在短期內迴歸,所以當時的眾長老求問以西結,期望由以西結身上來確定這個預言的真實。這樣,那些前來求問以西結的長老們在求問耶和華之前已對他們所求問的內容有既定的答案,現在只不過利用以西結作爲先知來合理化他們的想法,故此以西結無論有甚麼神諭,長老們都只能接受與他們想法一致的答案。因此,那些被擄羣體中的眾長老已帶有前設來求問,所以他們的求問並不真誠。

當以色列眾長老前來以西結面前求問神時,耶和華便有話臨到以西結(2節),指出耶和華必不讓長老們求問(3節),並且先要長老們明白他們祖先那些可憎的事(4節)。人總是帶着自己的議程(agenda)來求問神,同時也預設了求問神的答案,但耶和華並不是人所能利用的工具,也不是合理化人類自私主張及慾望的橡皮圖章。耶和華是一位超越的神,祂不會受到人的議程所限制,也不會因爲人的慾望而迎合人的口味,人所要做的,就是對自己祖先所曾做的可憎的事有基本的認定,看見現在被擄的光景不是偶發的事件,而是因爲以色列民一直以來的惡與罪。人面對這些罪惡,往往以爲很快便能回覆昔日的光景,便輕輕忽忽的悔改,爲自己預設那廉價的迴歸作粉飾太平的預言。若果以西結在眾長老的要求下「識時務」,那麼他們便能理順一切的主張,然而,神所要求的迴歸及悔改,並不是虛浮與急速的平安,而是真實地認清自身的罪惡,看看祖先所犯下可憎的事,這纔是眾長老第一樣必要做的事,而不是那些粉飾太平的求問。

思想:

我們來到神面前求問,是否早已預設了自己的議程與既定的答案?我們是否利用神的名義作爲合理化自己慾望的工具?祈求:我們首先認清自己的罪惡,好讓我們能真正地迴歸神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