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19你们一直认为我们是在你们面前为自己辩护吗?其实,我们本是在基督里当着神面前说话。亲爱的,一切的事都是为了造就你们。20我怕我再来的时候,见你们不合我所期望的,而你们见我也不合你们所期望的。我怕有纷争、嫉妒、愤怒、自私、毁谤、谗言、狂傲、动乱的事。21我怕我再来的时候,我的神使我在你们面前蒙羞,并且又因许多人从前犯罪,行污秽、淫乱、放荡的事,不肯悔改而悲伤。
第十三章
1这是我第三次要到你们那里去。「任何指控都要凭两个或三个证人的口述才能成立。」2对那些犯了罪的人和其余所有的人,正如我第二次见你们的时候曾说过,现在不在你们那里再次说:「我若再来,必不宽容。」3因为你们想求证基督是否借着我说话。基督对你们并不是软弱的,而是在你们里面大有能力的。4他因软弱被钉在十字架上,却因神的大能仍然活着。我们在他里面也成为软弱的,但对你们,我们将因神的大能而与他一同活着。
接近书信的结束,保罗再三嘱咐哥林多信徒要听他的劝导,否则恐怕他再到他们中间的时候会让大家感到失望和不高兴。保罗强调,他在书信中所做的一切,看似是维护自身的利益,其实是为了造就他们,并有耶稣基督可以作证(十二19)。当一个人指出自己是当着上帝面前说话,除了要显示他的自信与光明磊落之外,也表示在上帝以外再没有更好的证据去证实他所说的一切话。每个信主的人都认定上帝是活着并鉴察人心的(耶十七10),于是诉诸上帝是人最大的凭据,没有一个真心相信上帝的人会拿祂开玩笑。上帝是慈爱的,同时也是公义的,上帝已把审判世界的权柄交给圣子耶稣基督,到那日各人必按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五10)。于是,当一个人当着上帝面前说假话、发假誓,就要有心理准备上帝必定追究,只是迟早的问题。这是证明一个人有否诚信的最大凭据,旧约有许多假先知的真面目都是因着上帝的审判被揭穿。当保罗已用了许多话为自己的职事和为人作出辩护后,都还要指出自己是「在基督里当着上帝面前说话」。由始至终,保罗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上帝、靠着上帝和为了上帝。上帝是他最大的肯定、倚靠和凭据,而他亦知道上帝要求人一生忠诚地亲近祂,向祂负责任。上帝是爱,不过亦是嫉妒的爱(十一2)。
于是,「在基督里当着上帝面前说话」同时是一个提示,叫哥林多信徒也当知道自己是活在上帝面前,向上帝负责任。人的内心总是隐藏着的,无论哥林多人听完保罗的话后有何反应,是否只停留在表面的接受上,保罗并不完全知道,然而他们要意识到自己最终还是要向上帝交账的。人心确是难测亦不容易被改变,但是行为总可以用明显的规则加以若干的约束,而人在这些外在规范上表现如何,或多或少亦可反映出他的内心是如何。保罗在信中劝导他们不要有纷争、嫉妒、愤怒、自私,毁谤、谗言,狂傲和动乱的事,通通与群体生活有关,不单纯是人内心世界的事。既然是人与人之间相处之道,就需要有外在的规范加以管束。甚么是「毁谤」?怎样才算是「自私」、「狂傲」?每个群体都各自有它的行为准则(rule of conduct)去界定,有些说得清楚一点,有些则按通俗或惯例去处理。无论如何,当保罗劝导哥林多信徒不要再有纷争、嫉妒那些事时,其实也在暗示他们要为自己的信仰群体厘定清楚行为准则,不要再放荡下去。否则,当保罗再到他们那里去,看见还有不合他所期望的事,到时就要带着悲伤的心和上帝的大能在他们当中执行纪律了(十二21;十三4)。然而,这是保罗极不愿意看见和发生的事情。
保罗在这个段落再次提到软弱与大能的问题。保罗喜欢夸耀自己的软弱,好使基督的恩典和能力可以在他身上显得完全(十二 9)。这个属灵原则也适用在执行纪律上面。在执行纪律的时候,人是软弱的,不单受罚者软弱,其实执行者也一样软弱。执行纪律的人有何软弱呢?在保罗身上可看到两个叫他软弱的地方,一个是看到许多人不肯悔改而内心感到悲伤,另一个是上帝使他在哥林多信徒面前蒙羞或惭愧(十二21)。蒙羞的一个原因是他被迫要作出惩治的行动,而惩治的行动从来都不是令人感到快乐和光荣的事。父母惩罚子女之后,往往也会感到痛心和后悔,而且觉得自己在儿女的问题上也有责任。在执行纪律上,人有软弱,但同时亦带着上帝的能力,正如耶稣基督在软弱中被钉在十字架上,却因着上帝的大能仍然活着一样(十三4)。十字架正是古代一个执行纪律的刑具,保罗用这个事例向收信人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刑罚在上帝手中可使人软弱、谦卑下来,同时也可叫人高升、重新活过来。执行纪律从来不是为了拆毁人,乃是造就人,让他/她可以在上帝面前再活一次。为此,保罗已立定心志再到他们那里去的时候,若看见甚么不合他期望的事,必不宽容他们(十三 2)。
思想:
我是否经常意识到自己是当着上帝面前说某句话或做某个决定呢?这个意识有何重要?人内心向上帝负责任与行为受外在的规则约束,两者有何关系?教会需要有纪律行动吗?在执行纪律上面,人在哪里表现出软弱?上帝的大能又在哪里显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