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保罗与你们见面的时候是温和的,不在你们那里的时候向你们是勇敢的,如今亲自借着基督的温柔和慈祥劝你们。2有人认为我们是凭着血气行事,我认为必须敢于对付这等人;我但求在那里的时候,不必这样勇敢。3我们虽然在血气中行事,却不凭着血气争战。4因为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而是凭着神的能力,能够攻破坚固的营垒。我们攻破各样的计谋,5和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高垒,又夺回人心来顺服基督。6我已经预备好了,等你们完全顺服的时候来惩罚所有不顺服的人。
保罗在书信最后一个段落(十1-十三13)返回个人的辩护上,语气和态度都比先前严厉和直接。由于话题的转动看来与上文不太衔接(八至九章劝导办成捐助一事),有学者认为从十1 开始是保罗的另一封书信,只是后来有一位编辑者将之安插在这里。也有学者猜测,这一段经文会不会就是保罗先前提到那封叫人流泪、忧愁的信呢?这些说法、猜测相当吸引人,也有一些经文现象的支持,不过亦有一些问题存在。假如十至十三章是另外一封信,那么它的开卷语在哪里呢?一般书信的开首都有问安的话,十1却没有按照这个惯常的格式开始,那就奇怪了。此外,八至十章也不是完全没有衔接的地方,譬如上下文都用了「劝」(urge/παρακαλέω)这个动词(八6;九5;十1)。更重要的是,在目前的抄本当中,没有一卷哥林多后书是缺少十至十三章的。各种迹象显示,编辑学说纵使吸引,却不一定准确。主流的福音派学者都认同哥林多后书一至十三章是一个整体,只是保罗不一定在同一时间内一口气把整卷书写成而已。
无论如何,十1的确开始得有点唐突──「我—保罗」。在其他书信中,保罗也使用过相同的表达(加五2;门19),有加强语气及强调此话是出自保罗亲笔的作用。林后十1出现「我—保罗」的语句,或许要在书信结束前再强烈一点回应那些攻击他的人,又或者要藉此与另一位发信人(一1)分别出来,不想将自己接下来的颇为严厉、直接的话牵连到提摩太身上去。从这个段落开始,保罗更多以他的使徒身份和个人经验作出反击:「我—保罗与你们见面的时候是温和的,不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是勇敢的。」(十1)、「我已经预备好了,等你们完全顺服的时候来惩罚所有不顺从的人。」(十6)
十1-6为保罗接着要说的话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勇敢」和「惩罚」。一说到惩罚,就需要负责的人带着勇气、胆量(新译本)及刚毅的心(新汉语)去执行,不能太过温柔、慈祥或害怕关系受损。在众多责任当中,做牧者最不想面对和处理的,恐怕就是执行纪律一事,因为那时需要负责人换上另一个面孔,从平常仁慈的一面,转到让人感到陌生、压力和强硬的另一面去。做牧者的(包括笔者)都想对人宽容和温柔一点,没有几个喜欢执行纪律那么破坏形像的事。然而,为了夺回人心来顺服基督(十5),保罗不介意由自己亲手做,并且勇敢、放胆地做。
作为一个使徒兼牧者,保罗有温柔和慈祥的时候,也有刚毅和严厉的时候。不认识他的人还以为他是凭血气行事(十2)。「凭血气行事」(according to flesh)这个指责在一17出现过,反映有人执着于保罗的行程改变,认定他是一个反复不定、按肉体行事的人。此处反映同样的质疑,有人认为保罗反复不定,在信中的他与真人出现时的态度、样子完全不一样:「他信上的语气既严厉又强硬,他本人却软弱无能,言语粗俗。」(十10)。这是对使徒一个相当严重的指控。一个按肉体、凭着人世的标准生活的人(新汉语),又怎可以担当使徒一职呢?保罗在这里澄清,他做事一向是「借着基督」的。他劝人是借着基督的温柔和慈祥,他惩罚人也为了把人心夺回来顺服基督。一切在于基督,也是为了基督。按肉体说,没有人想惩罚人、向人宣战,保罗也不想。不过为了基督,保罗可以跟人开战,并且是凭着上帝的能力去争战,到那时每个人就看出真正的他是谁(十4)。然而也因着基督的缘故,保罗劝他们不要再执迷不悔,甚至求他们,别让他在他们那里的时候,真的靠着威信以刚毅的态度对待他们(十2,新汉语)。可见,保罗的心肠时软时硬,不是因血气所致,乃是因着耶稣基督有爱亦有怒,有怜恤人的心,也有斥责恶人的勇敢。为了把人心夺回来顺服基督,牧者需要温柔和慈祥,同时也要在适当的时候显出勇敢与刚强。这种抵挡恶人恶事的勇敢从哪里来的呢?保罗有这样的勇气和胆量,因他知道上帝的能力能够攻破坚固的营垒与各样的计谋(十4)。人的能力确实有限,但是为基督争战的最终却是上帝自己。上帝有能力得胜,并且经常率领属祂的人在基督里得胜(二14)。因此,保罗不惧怕执行纪律,等哥林多信徒完全顺服的时候,就要到他们中间惩罚所有不顺从的人(十6)。
思想:
面对不顺从真理的人,我愿意为夺回人心来顺服基督的缘故,显出勇敢和刚毅的一面?我相信上帝有能力攻破坚固的营垒与各样的计谋吗?在执行纪律上,太过温柔与慈祥会有甚么问题产生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