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 看不见的才是永远的
李文耀

林后四16-五10

第四章

16所以,我们不丧胆。虽然我们外在的人日渐朽坏,内在的人却日日更新。17我们这短暂而轻微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18因为我们不是顾念看得见的,而是顾念看不见的;原来看得见的是暂时的,看不见的才是永远的。

第五章

1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这地上的帐篷若拆毁了,我们将有神所造的居所,不是人手所造的,而是在天上永存的。2我们在这帐篷里叹息,渴望得到那从天上来的居所,好像穿上衣服;3倘若脱下也不至于赤身了。4其实,我们在这帐篷里的人劳苦叹息,并不是愿意脱下地上的帐篷,而是愿意穿上天上的居所,好使这必死的被生命吞灭了。5那为我们安排这事的是神,他赐给我们圣灵作凭据。6所以,我们总是勇敢的,并且知道,只要我们住在这身体内就是离开了主。7因为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8我们勇敢,更情愿离开身体,与主同住。9所以,无论是住在身内或住在身外,我们都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悦。10因为我们众人必须站在基督审判台前受审,为使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

有宝贝放在瓦器里,任遭何事都不必惊怕。在昨天,我们看到保罗之所以能够在逆境中正面和积极地面对各样的挑战和困难,皆因他相信上帝的大能,这个大能先彰显在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的事件中,然后再在信徒的生命转变上得到引证和肯定。基于这个原因,保罗看出苦难是上帝向世人施行拯救的一个前置事件,即使他要死去也是为了其他人得生命,好显明耶稣的生命也在他们身上运作。就是这一个信念使保罗处身在各样的危难中也不丧胆。假如保罗的话停在这里,这个为主受苦的信念就只是针对他者得益处来说─—我的受苦、死亡叫他人得生命。可是,死亡对我而言有甚么益处呢?我死了以后接着又如何?今天所读的一段经文正是回答这个问题。

保罗在这段经文里用了多个对比,藉此显明他死后将要去的地方好得无比,死亡对自己、对他人都有益处。相比起将来要成就那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我们在此生所经验到的苦楚都是短暂而轻微的(四17),地上的帐篷、房子(学者普遍相信这是「身体」的一个隐喻,作用与四7的「瓦器」相同)若被拆毁了,我们将有永远存在天上的居所(即复活的身体),不是人手所造的,乃是由上帝亲自建成(五1)。于是,死亡只是一个出口(exit),让人从此世的这一边厢通往来生更长久和荣耀的那一边厢。当我们有了这一个视野(学者称之为「终末的观点」[eschatological perspective]),外在的人虽然日渐朽坏,内在的人却日日更新,而这个更新反过来亦叫我们确信将来的事必定成就,因这是圣灵在我们里面工作的一个凭据(五5)。在肉身上,外在的困境会叫我们伤心、失意、叹息和绝望;在圣灵里,我们整个人却是带着充足的信心和勇气去渡过每一天──「所以,我们不丧胆」(四16)、「所以,我们总是勇敢的。」(五6) 对保罗而言,这是圣灵在我们必死的人身上工作的一个凭据。有了上帝的应许和圣灵的凭据,我们就渴望得到那从天上来的居所,永远与主同住(五2-4,8)。这不是说现在的所有事物都要全盘被否定,保罗在这里不是向信徒推介某种二元对立的思想:灵魂好,身体不好;天国好,世界不好;来生好,此生不好;看不见的好,看见的却不好。现实有不少东西都是好的,值得追求(譬如真实的爱、手足情谊),只是相对于那将要为信徒成就的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现在所有的荣辱得失就不足介意了。

当然,基督徒也要知道将来终有一天,众人必须站在基督审判台前受审(五10);将来有一个荣耀的居所/复活的身体等候着我们,但必须先通过基督的审判才可入住/穿上。三9提到称义的事奉,此处也指出各人要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弟兄姊妹请留心,称义不是省却审判这一重要的环节,个人决志更不是让人直接过关的一个通行证,主耶稣曾向跟随他的人发出警告,不是每一个称呼他『主啊,主啊』的人都能进天国,惟有遵行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太七21)。是以,当我们渴望得到那天上来的居所,又知道各人要按着本身所行的在基督面前受审,保罗就劝勉我们立志在此生中要得主的喜悦(五9)。基督徒的目光不仅仅放在此世上,在基督的启示和圣灵的光照下,基督徒能预先知道有关将来的事情与安排。这个终末的观点让我们在此生中有力量和勇气去面对一切,同时也叫我们存着敬畏的心在主面前敬虔度日。的确,在人看来,保罗的说话和教导实在高超得很,相信没有几个人能效法得了,正正因为普通人做不来,我们才需要凭着圣灵去看见、相信和实践这一切。

思想:

为主受苦、死亡对他者和对我自己究竟有何意义?知道上帝为子民在将来安排的一切,对今天活着的我们又有何用?在许多困难和挑战面前,我是否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悦呢?究竟主耶稣喜悦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