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聽眾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探討「在基督裏成長(第一部分)」系列——「除去心中的偶像」這個題目。
我們已進入基督徒成長系列,之後我們將會討論聖靈的果子。我們要看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我們要看看這所有的果子。在這幾個節目中,我們要查考如何在生命中產生一股動力,一個循環,使你的生命超自然地邁向成熟,並且在德行上有所改變。我們一直所說的一個燃燒循環,你會說,這是在基督徒心裏需要不斷延續下去的一股動力、一部發動機。
當那個循環在轉動,就會有成長,有進步;如果你的生命沒有進步,這是因爲那個循環停止了。循環有兩部分,就是悔改和相信。我們反覆讀所查考的經文,但會在一方面看得更加仔細。我們特別讀歌羅西書3章5至11節,經文談論悔改。就是我們今天要查考的。
5所以,要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就如淫亂、污穢、邪情、惡欲,和貪婪(貪婪就與拜偶像一樣)。6因這些事,神的忿怒必臨到那悖逆之子。7當你們在這些事中活着的時候,也曾這樣行過。8但現在你們要棄絕這一切的事,以及惱恨、忿怒、惡毒、毀謗,並口中污穢的言語。9不要彼此說謊;因你們已經脫去舊人和舊人的行爲,10穿上了新人。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11在此並不分希臘人、猶太人,受割禮的、未受割禮的,化外人、西古提人,爲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內。
這是神的話語。
讓我們簡要地重溫一下,這是重要的。悔改。十五至十六世紀的德國基督教神學家及宗教改革運動的主要發起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把九十五條論綱釘在威丁堡教堂門上,展開新教的改革,這是世界歷史上的分水嶺之一。教會解釋說,第一條論綱是信徒要畢生致力於悔改的生活。那是今天的基督教會的誤解。我相信一般的基督徒會相信,悔改是爲了敗壞的時刻的。悔改是爲了你已經做的一些大錯特錯的事情而做的。
你在基督徒生活上倒退了。那麼,你需要這些悔改的時刻,否則,只要當事人行的妥當,基督徒是應該以順服的心走下去,並且勝過罪惡和困難,克服一切,不讓任何事情纏累他們,而且無論怎樣,都常常在主裏喜樂。人們對悔改的理解,不是馬丁.路德所理解的,他畢竟是第一個推動改革的信徒,我們最好以謹慎的態度看待此事。他會比我們許多人更加明白福音信仰的宗旨。
你看,對的是他,不是我們。你藉以成長的循環,你每天必須做的事情,就是從悔改到相信。你還記得嗎?在路加福音第7章,耶穌在西門的家裏。西門是那社羣的支柱,受人尊敬,耶穌在那裏的時候,一個聲名狼藉的女人走進來,開始吻耶穌的腳,而且用油膏祂的腳。西門心裏想道:「如果耶穌知道她是那種女人,祂不會讓她做這樣的事。」雖然聖經沒有記載,或者西門可能也這樣想道:「如果耶穌知道她是那種女人,祂竟讓那個女人吻祂的腳,接着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耶穌轉看西門,察覺到他在想什麼,祂說:「讓我告訴你一個故事。」每當耶穌說「讓我告訴你一個故事」的時候,你就有麻煩了。祂會把你帶到一個角落裏。祂說:「西門,一個債主有兩個人欠他的債;一個欠五十兩銀子,一個欠五兩銀子;因爲他們無力償還,債主就開恩免了他們兩個人的債。這兩個人哪一個更愛他呢?」
西門說:「我想是那個被免了五十兩銀子的人。」 然後耶穌轉向西門說:「你看見這女人嗎?我進了你的家,你沒有給我水洗腳;但這女人用眼淚溼了我的腳,用頭髮擦乾。你沒有與我親嘴;但這女人從我進來的時候就不住地用嘴親我的腳。你沒有用油抹我的頭;但這女人用香膏抹我的腳。所以我告訴你,她許多的罪都赦免了,因爲她的愛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愛就少。」其實耶穌說的是:「西門,你和她之間的分別,不是你比她更有道德,或是別的,因爲我們的標準已經改變了,她比你更有道德,因爲她更加誠實可靠,你卻是一個僞君子或道貌岸然的人而已。重點不在那裏。
在這個女人的生命中,她對我有更多的愛和喜樂,因爲她的悔改更深刻,因爲她知道她所欠的債有多少。」由於她的悔改越來越深刻,她的喜樂和愛就越來越大,因爲那股動力在她的心裏釋放出來。那股動力延續下去,但西門的心裏沒有那股動力。西門一直都只在敗壞的時候才悔改。西門說:「我是一個很不錯的人。我一直以來行爲正直,因此,偶爾地……是的,我在去年一月悔改,我還記得也許在之前的九月,我做了一件不應該做的事情,於是我悔改了。」
西門像我們大多數人一樣。他只在敗壞的時候才悔改,因此,這個女人在他的前頭。她的喜樂和她的愛更深刻,因爲她的悔改更深刻。你知道,那股動力就是這樣。如果你明白福音,耶穌基督已遮蓋了你的罪,祂真是你的救主,這意味着神不是因爲你的努力而接納你,卻是因爲耶穌所做的一切。你在祂裏面獲得接納。你在祂裏面蒙祂所愛。如果你明白這一點,那麼,當你更深地看到你的罪,並且當你悔改時,就釋放出喜樂和愛。
另一方面,如果你沒有把你的生命建立在福音之上 ……如果你是一個無神論者,或是一個罪犯,或是一個道德高尚和有宗教信仰的人,但你沒有把你的生命建立在福音之上 ……就這裏的討論而言,所有這些人都在同一條船上,因爲他們基本上不是倚靠耶穌基督行到自我價值和得蒙接納,而是倚靠自己的力量和才能。如果你是這樣,如果你在他們當中,那麼,當你發現你的罪和軟弱,你會感到絕望。
換句話說,如果你不明白福音,悔改會引致絕望;但如果你明白福音,悔改會帶來喜樂和愛,以及能量的爆發和生命的成長,因爲悔改使我們對耶穌爲我們所做的事情,有更多的欣賞、感激和興奮。那就是動力,當悔改一直前進,你便成長。悔改這個概念常被誤解。你就是那樣成長了,悔改也是我們正在談論的事情。我一直在重複悔改,因爲我知道我們當中有不少人都在思想悔改,但是要非常小心。
如果你發現,當你注目於你的罪,並且對你的罪有更深入的認識,你會感到絕望,那麼,我必須要問你,你是在什麼基礎上,相信神愛你?那基礎是什麼?那是你的努力?那是你卓越的品德?那是接近你的標準?若是這樣,悔改當然只會把你推下去。另一方面,如果耶穌基督是你的救主,那麼,悔改是那個循環的開始,悔改使燃燒循環繼續下去,那就是我們一直以來所談論的。
還有一件事情。我正在嘗試覆述重點,因爲你可能忘記了。但我會採用新的例證來覆述,即使你印象猶深,你仍有機會重新思考這些重點,讓你更清楚明白它。我必須覆述的另一件事情,是我們曾試圖以不同的名稱來談論悔改。我們說過悔改就是認清和消除心中的偶像。現在,我們這樣做,是因爲你若不認清心中的偶像,你仍然可以認爲悔改基本上只是停止某些表面的、外在行爲上的罪。
當我們重讀那段經文,我們看到聖經所談論的,諸如貪婪和淫亂等,其實都是偶像。舉例說,貪婪被稱爲偶像。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在心理學上,偶像其實是你從它那裏得到你的身份的東西。現在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美國電影《洛奇》(Rocky)的主角洛奇說,他要堅持到底。他要努力邁向目標。爲什麼?他竭力要得到什麼?
他在這部電影中最重要的對白中說:「只要我可以堅持到底,我就知道自己不是一個浪遊的人。」現在,我提議你 ……在你的生命中,你有一些事情是你所相信的,就像洛奇一樣,你跟你自己談到這事,你說:「如果我能擁有那樣東西,如果我可以做到那件事情,那麼,我就知道自己不是一個浪遊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所倚靠的東西。在某些情況下,它可能是關係,可能是財務上的安全感或獨立,也可能是成就和地位。
這些東西對於每個人是不同的,但在你的生命中有一些東西是你細看的時候,你會說:「如果我有那樣東西,我就不是一個浪遊的人。」那就是一個偶像,因爲偶像以別的東西來代替耶穌基督成爲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你唯一可以知道某些事情是否已成爲你的偶像的方法,通常是由神在你的生活裏引出一個問題,讓你開始看到那件事情是你做不到的。「我不能達到目標。」當你不能達到目標,你就開始察覺到究竟是什麼真正管理你的人生。那就是從心理學的方式去看偶像。偶像與一些東西認同,你說:「那就是我的人生。此後,我知道我不是一個浪遊的人了。」
在神學上,聖經說,你使這些東西成爲你的義。你看到,從神的觀點來看,神說你所做的事情,是你爲自己的義作出修補。例如,保羅在新約聖經歌羅西書之前的腓立比書3章5至7節,這樣談到自己。他說:「我第八天受割禮;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憫支派的人,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就律法說,我是法利賽人;就熱心說,我是逼迫教會的;就律法上的義說,我是無可指摘的。只是我先前以爲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
保羅在第8至9節說:「 ……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爲至寶。我爲祂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爲要得着基督;並且得以在祂裏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義,乃是有信基督的義,就是因信神而來的義。」,保羅很清楚地說,他正在給你一張曾經使他自以爲義的一切事情的單子。他說:「看看我的血統。看看我的家庭背景,看看我的事業成就。看看我的學識,但我把這一切都看作有損的。」
保羅的意思是:「它們曾經是我的義。它們曾經是我所倚賴的東西,我說:『這是我的光榮。這是我的榮耀。這是我的尊嚴。』」爲了成爲基督徒,他放棄它們,他說:「我爲祂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那些曾成了他的義的東西,他都視爲糞便了。
事實上,當你成爲基督徒,雖然你說:「現在,我知道神接納我,只是因爲基督的義」;那就是福音,但你自己仍然有大部分是聖經所說的「舊人」。你裏面那個「新人」說:「惟有在耶穌基督裏,我才得蒙悅納,耶穌基督是我的義。祂是我的光榮。祂是我的榮耀。」另一方面,你的「舊人」說:「你在開玩笑吧?」就像一個十六歲的女孩許多年前所說的,我記得當時我在教會裏跟她談話。
我記得我與黛比坐下來。她才十六歲,身高五英尺十英寸,體重約90磅,沒有人約會她。她總是說:「沒有人邀請我外出。」我儘可能以最溫柔的方式,輕輕地提醒她,她已是一個基督徒,她自稱相信基督,我們在基督裏有這麼多美好的東西。我們蒙神所收納。我們是神家裏的人。我們有神的指引。我們有神的保護。我們擁有這一切東西。我們將永遠與耶穌基督一同作王。
某一刻,她望着我,說:「如果你不受歡迎,這一切有什麼好處呢?」黛比變得成熟起來,因爲到了某個時段,她察覺到自己不會那樣對牧者說。過了好幾年後,她也察覺到自己甚至不會那樣對自己說,因爲你不想相信你真是那麼愚笨。你不想相信你真是那麼受束縛。你也不想相信你真是那麼幼稚,但我們心裏確實有一個小東西在說:「只要我能達到目標,我就知道我不是一個浪遊的人。」
我們心裏確實有一個小東西在說:「如果我沒有這個,那麼,其他一切事情有什麼好處呢?」你看到,那就是黛比的義。她打算那樣做。那裏有一個「舊人」,她的一部分仍在舊的基礎上運作。基督徒爲了成長而做的,就是認清那些東西是什麼,並把它們拉出來。我們現在不會把它們識別出來。但識別的過程就像這樣。你在望着自己,說:「我爲何這麼生氣?我爲何這麼擔憂?我爲何這麼沮喪?」
然後,你說:「讓我分析一下。其實真正推動我的是什麼?我覺得我必須有什麼目標呢?」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它是我的一個當輔導員的朋友寫下來,給他那些正在嘗試分析自己、明白自己的受輔導者。他說,問問你自己:「除了耶穌基督外,在我的心裏有什麼東西是我在功能上信靠的?」「功能上的信靠」是一個何等偉大的名稱。每一個基督徒都會說:「啊,我只信靠耶穌,不信別的。」他又說:「我不理會你說什麼,你相信什麼,以及你似乎在說什麼。你的心在功能上信靠的是什麼?你的心實際上信靠的是什麼?你的心真正依賴的是什麼?
整個問題是:「除了耶穌基督外,在我的心裏有什麼東西是我在功能上信靠的、全神貫注的、效忠的、服侍的和喜愛的?」當你發現自己非常焦慮,咬着自己的指甲到了指關節,你可以這樣問自己。當你發現自己非常沮喪或憤怒極了,你說:「那裏有什麼是我沒有達到的,它爲什麼這樣推動我?」如果你失敗了,你就是這樣。可是,如果你成功了,而且發現自己不斷拓展,更努力去工作,更少去享受這些東西,那會是怎麼樣?
到了某一刻,你需要問自己類似的問題。你應該說:「儘管我所渴望的成就使人感到滿足,但我是否藉此試圖去修補自己的義?這隻有耶穌基督才能夠爲我達致的成功,豈不是真的靠我的努力得來?我是否正在嘗試修補自己的義?」那就是悔改了,正如我之前所說,你察覺那是肉體(「舊人」)...
談到「肉體」這個詞語時,當聖經說:「除掉肉體」或「對抗肉體」,它不是指你的身體。當聖經談到肉體,它會說:「這些是屬肉體的行爲」,例如說長道短、嫉妒、驕傲……這些事情完全與身體無關 ……因爲聖經談到「肉體」時,這個詞語通常不是指身體。當聖經把肉體與屬靈互相對比時,肉體通常是指自我。它是「舊人」。肉體是你仍想靠自己獲得義,而且爲自己的榮耀而活的一面。
事實上,當你成爲基督徒,你的肉體仍然可以運作。肉體絕對仍然可以運作。人們仍有需要去主導一個討論,需要長篇大論地發表意見 ,需要有安全感,需要愛和認可 ……你進入教會並神的國裏,但你甚至可以在一切基督教活動中仍然被肉體所支配。啊,是的。有些人對於獲得肯定和控制權,有一種深刻的需要。
他們來到教會,每當他們上查經班,他們實際上所做的不是一面讀聖經,一面說:「啊,我需要在我的生命中學會這一點。」相反,他們說:「哈哈!我現在能認出異端邪說了。我現在可以認出誰的話不正確,誰不是傳揚神真正的話語。現在,我可以抨擊他們。我可以抓住他們。我可以告訴他們什麼是錯的。」有許多人很愛挑剔,喜歡控制,而且喜歡常以爲自己是正確的。
他們成爲基督徒之前,是令人無法忍受的;現在他們成爲基督徒了,但他們仍是令人無法忍受,因爲肉體繼續支配他們。肉體仍然繼續控制他們。明白這點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舊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肉體。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方法去修補自己的義,但我們得以成長的唯一途徑,是識別這些情況發生的方式,並且天天爲此悔改。
你要看到驕傲、自私、愛說閒話、自我防衛。順便一提,我認識一位牧師,每當有人說:「我真的看不見這一切事情在我的生活中發生。」他便會說:「好吧,我希望你真的能爲我做一個練習。在這個星期裏,你不可以做這些事, 第一、你不可說長道短;第二、你不可爲自己辯護;第三、你不可自誇。現在,留心你自己。永遠永遠不要說長道短。換句話說,不要說任何人半句壞話,永不可爲自己辯護,也不可自誇。你只嘗試這樣做一個星期,看看有多容易。」
如果你開始尋找這類屬肉體的事,你會發現它們比比皆是。悔改。有一次,在教會的崇拜聚會之後,有幾個人上前來,說:「你對於如何識別肉體,已具體得很。你甚至具體得令我感到可怕。你在這方面做得好極了。我一直以來都認爲自己做得不錯,直至你指給我看這些事情,但請你給我非常具體的步驟,去除掉屬肉體的事。我的意思是,看見屬肉體的事是好的,但要把它們除去。」
讓我們開始吧。我將會真的很具體,但另一方面,它不是那麼容易。有些人在開始看到那些推動他們的事物時,會感到很挫敗,甚至超過了他們應該感受到的。他們說:「我似乎無法潔淨我的動機。」有人說:「現在,你已經幫我着眼於我的動機,你已經開始幫我看見,我也開始察覺到我不能使我的動機潔淨,我開始感到氣餒,我開始感到絕望。」
首先,當你能夠認出你的問題,這場戰爭已結束了一半。你的肉體能夠完全支配你的唯一方法,就是你完全不察覺它的存在。例如在一場戰爭中,如果你毫不認識你的敵人,你完全不知道敵人從哪裏來,或是他們有什麼行動,那麼你將會全軍覆沒了。另一方面,如果你可以發現敵人的行動,那麼,你將與敵人大戰一場。你可能在某一天仍是戰敗了,但至少你有一個作戰的機會。
同樣地,你的肉體能夠完全支配你的唯一途徑,是隻要你完全不在意它。人們已經證明給你看,而神也已經向你顯明,你要去控制與你一起的那一羣人,或有人指出了你對於別人對你的看法極之敏感,你的感情常常受到傷害 ……換句話說,如果你開始察覺你的驕傲,以及你的驕傲是怎樣出現 ……我們有些人表現出驕傲(我們的自我、我們的肉體)的方式,就是要去主導別人,而且長篇大論地發表自己的意見 ,告訴每一個人該怎樣生活。
我們有些人感到害羞、怕難爲情,或是害怕別人怎麼想,感情常常受到傷害,這就是另一種形式的自我中心。它是另一種形式的驕傲。當你開始看到那形式,並看穿它是怎麼樣,它就不能再以同樣的方式伏擊你。在某個星期,你可能成爲它的獵物,但如果你能夠把它列出來,如果你能夠看穿它 ……其實,對於任何走上來說以下的話的人:「啊,我看到各種不良的動機。我看到各種問題。我感到十分沮喪。」我會說:「如果你爲此心煩意亂,如果你能看穿肉體的行動,你就真不會被你的肉體所支配。
你基本上已經與肉體交戰了。戰爭最重要的部分其實已經結束,你已經醒過來了。」你知道嗎?如果敵人在後面追趕你,你卻在睡覺,你甚至不用一戰。你必死無疑,但如果你醒過來,至少可以打一場仗。如果你感到那場戰爭,那是生命的標誌、成長的標誌,也是神在你裏面動工的標誌。唯一真正被打敗的人,便是那些在他們的生命中完全沒有掙扎的人。當你看穿不良的動機,不要氣餒,那是生命的標誌。
其次,爲罪悔改有兩個基本部分。上一個節目,我已告訴你第一部分。今天,我告訴你第二部分。首先,你必須脫去肉體的面具,第二,你必須把肉體帶到十字架那裏。脫去肉體的面具意味着你要確保自己停止爲肉體辯解,爲罪冠上美好的名字。要自己下定決心。如果你說:「我的感情容易受到傷害」,你的意思是你感到苦澀。如果你說:「我只是非常非常掛念」,你其實是被焦慮吞吃了。
按肉體的名字叫它,並承認所發生的事情。我們已談過,不再深入討論了。我真正想帶出是第二部分,就是你摧毀罪的權勢的途徑,是把罪帶到十字架那裏,而不是西乃山。把罪帶到各各他山去,而不是西乃山。如果你把罪帶到西乃山去,那意味着你正在思量罪的危險。你正在想到罪如何打亂了你的生活。
你正在思量因着罪而降臨在你身上的一切懲罰。那不是悔改,而是自憐。自憐和悔改是兩件不同的事情。當我來到我生命的某個階段,才察覺到我以爲大半生一直在進行的悔改,有九成其實只是自憐而已。自憐和悔改之間的分別是:自憐是思量你的罪怎樣把你弄得亂七八糟。
自憐是思量罪所引致的後果,以及它給你帶來什麼破壞,神怎樣懲罰我,或是我的父母怎樣懲罰我,或是我的老闆怎樣懲罰我,或是犯罪在我的生命裏將會或已經產生的一切問題。「主啊,我爲着這已經發生的事情是何等抱歉。主啊,求禰從我的生命中把它除去。」你其實正在說:「我討厭這罪所引致的後果。」但是你還未學懂恨惡罪。你不是恨惡罪,而是恨惡罪所帶來的後果,你也恨惡自己竟是那麼愚蠢。
自憐導致你繼續戀慕罪,使罪在你身上仍有權勢,但你卻憎恨自己。當你說:「這罪對神造成什麼影響?這罪使神付上什麼代價?神對這罪有什麼感覺呢?」那就是真正的悔改。讓我爲你舉出兩個人作爲例子,他們是三百多四百年前的作家。其中一個人的名字是斯蒂芬.查諾克(Stephen Charnock)。他嘗試解釋把罪帶到西乃山,你在那裏只着眼於罪的危險,另外是把你的罪帶到十字架,你在那裏看到罪對神有什麼影響,並這兩者之間的分別。
當你看到罪的影響在那位慈愛的神面前——祂爲了使你成爲聖潔而受死,使你不用承受罪的刑罰;當你開始看到這真理,真理使你融化,真理使你開始恨惡罪。罪開始失去對你的吸引力。你不去恨惡自己,反之,你發覺你恨惡罪,所以那個偶像開始被壓碎了。仔細聽聽斯蒂芬.查諾克說什麼,他說在律法下認罪和因福音信仰而認罪是有分別的。
「在律法下認罪主要是考慮神的公平,因福音信仰而認罪是感受神的美善。一個因律法而認罪的人大聲呼喊:『我已經激發了一種力量,就像一頭獅子的吼叫 ……我已經惹怒天地的主,祂的話語可以撕裂世界的根基 ……』可是,一個因福音信仰而認罪的人呼喊:『我已經激怒了美善如甘露的那一位。我得罪了神,但祂向我伸出祂的手,把我當作朋友。我的心必定是用大理石造的。我的心必定是用鐵造的,竟把祂的血濺在祂的臉上。』」
現在,你看到祂做了什麼。難道你看不見那個分別嗎?讓我來告訴你。我會多說一件事情。你脫去罪的面具。你把罪帶到十字架那裏。要毀滅罪在你的生命中的權勢,途徑是把罪帶到十字架那裏,你看,耶穌基督死了,所以你不用承受罪的懲罰。耶穌基督爲了使你成爲聖潔而受死。
當你看察這罪是對神的侮辱,因爲這罪在你的生命中,把一些東西放在比神更重要的位置上,那使你感覺不安,但這不是一種病態的不良感覺。相反,它其實使你得到釋放,因爲它不是使你恨惡自己,而是要令你說:「我不想這樣。我知道神想從我那裏得到什麼。我可以不做這事。」這樣,你便得自由了。你必須留心,看看耶穌做了什麼。馬太福音10章28節記載耶穌對眾人說:「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裏的,正要怕他。」
要緊記這一點。耶穌是對祂的門徒說,他們所有人都將要壯烈犧牲。我們知道在耶穌面前,聆聽祂對他們說話的那些人,在歷史上是怎麼死的。他們有些人被釘在十字架上,死得相當可怕。他們有些人被撕得粉碎。那時候,人們常苦待基督徒,把他們的一隻手和一隻腳縛在一匹馬上,另一隻手和另一隻腳則縛在另一匹馬上,然後讓兩匹馬奔跑,把他們撕爲兩半。有些基督徒活生生被釘在木樁上,然後塗上瀝青,點燃作火炬。
又有些基督徒活生生被人在他們的頭蓋骨裏鑽小孔,然後把熔了的鉛倒進去。耶穌知道他們將要經歷什麼事情,祂竟說這些經歷跟地獄相比並不是那麼可怕。祂說:「不要害怕這種事情。那是什麼?這些經歷跟地獄相比就像是主日學的野餐。」耶穌比任何人更多談到地獄。你想把地獄歸咎於保羅,或那麼令人討厭的人。看看聖經。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不只是經歷一個地獄,而是我們所有的地獄。它們全都擠進祂受苦的三個小時裏。
爲什麼?你因此能夠成爲聖潔。現在,如果你細想事情……你知不知道我正在做什麼?我正在告訴你,你必須教誨自己,因爲當你像那個十六歲的女孩黛比,說道:「如果你不受歡迎,這一切有什麼好處呢?如果你不受歡迎,神所成就的事有什麼好處呢?」你必須看看。我說:「黛比,你知道 ……」我不能這樣對她說,因爲這是一個簡單的標準答案。你必須給自己恰當的答案。你不能從任何人那裏得到答案。
黛比應該來到十字架那裏,說:「啊,主耶穌基督,我看見你曾做了什麼,所以我不會把任何東西放在你前面。除了成爲聖潔外,我也不會做任何事情,因爲只有當我成爲聖潔,我就歡喜。你死了,使我不用承受罪的懲罰。我丟棄罪。我甚至不希望看到罪。因着你的美麗,罪對我來說成了一件醜陋的東西。」那是你每天都應該做的事情,我通常會做的是找一節對我合用的經文。你也知道,經文在一段時間裏是有放射性的。上個星期,有一節經文對我產生放射性能,詩篇32篇7節說:「你是我藏身之處;你必保佑我脫離苦難,以得救的樂歌四面環繞我。」
我開始察覺到:「在這裏停一停,我發覺有各種各樣的事情讓我們躲進去。」如果一些朋友從全國各地打電話來,說:「事情進展得怎樣?」我說:「我們只有五個星期。」「有多少人會來?」我很高興他向我提出這個問題。我說:「我不知道,但大概是 ……」他說:「那太好了。」我很高興他那樣說。我發覺自己正躲在那些事情裏。
但隨後一整天,甚至整個星期,我發覺自己躲藏在那些在祂以外的事情裏。我開始看見我的肉體慢慢地爬回來。我開始看見我自己,而我必須做的事情,就是帶着我的肉體回到十字架那裏,說:「聽着,沒有什麼比神更尊貴,沒有什麼比祂更有價值。我要把肉體置諸死地。」我必須這樣做。你也可以。越蒙赦免的人,他的愛就越多。我們一同禱告。
我們的天父,求你幫助我們抓住這些重要的真理,並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它們。更加求你幫助我們,讓我們看到悔改和自憐,以及在律法下悔改和因福音信仰而悔改,兩者有何分別。
天父,在我們生活中,我們發覺自己已經遠離了察看自己的罪。我們也遠離了對付我們的偶像,因爲我們看見偶像的時候,只是感到絕望,但我們現在知道我們需要做什麼。我們需要認識罪是什麼。我們需要把那些東西帶到十字架那裏。我們需要把這些東西丟在那裏。
我們祈求天父幫助我們能夠做這些事,因爲惟有這樣,我們纔會成長。我們盼望自己像那個女人一樣,在喜樂和愛中成長,因爲她的悔改也增多。一生都要悔改。我們現在看到了,因爲整個生命都是你的愛。你的愛帶給我們安全。天父,現在就帶領我們進入禰的愛。求禰賜予我們藉着悔改在生命裏成長,我們奉耶穌的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