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 偏见与饶恕
简恩德

阅读: 使徒行传10章23-28

我真看出上帝是不偏待人。—使徒行传10章34节

教会一名弟兄听了一篇关于纠正不公义的信息后,即刻去找一位黑人牧师,流着泪请求他的原谅。这位弟兄承认自己因为出于偏见,没有投票赞成这位黑人牧师成为他们教会的牧师。他对牧师说:“我真的需要你的饶恕,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们也持有这些偏见和种族歧视的错误观念。当时我没投票给你,是我错了!”这位弟兄的眼泪和忏悔,使得这位黑人牧师也流着泪原谅了他。一周后,这位弟兄向众人见证上帝如何在他心中动工,全教会都因此欢欣喜乐!

耶稣的门徒彼得,这位初代教会主要的领袖,也曾因为对非犹太人心存偏见而需要被纠正。在当时,犹太人与外邦人(被视为不洁净)一起吃喝,就是违反了社会与宗教规条。正如彼得所说:“你们知道,犹太人和别国的人亲近来往,本是不合例的”(使徒行传10章28节)。因此,上帝特别显示一个异象(9-23节)来改变彼得原有的观念,使他明白“无论什么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洁净的”(28节)。

上帝持续在我们心中动工,藉着圣经的教导、圣灵的感动,以及我们生命的经历,纠正我们对别人的偏见,帮助我们体认到上帝是不偏待人的(34节)。


上帝借由哪些事或哪些人使你了解祂不偏待人?

上帝已接纳所有的人,是否有哪些事蒙蔽了你,

使你无法接受他们?


亲爱的上帝,求祢鉴察我的心,

使我知道自己哪里需要改变。

灵粮透视

哥尼流是一位百夫长,麾下约有一百名士兵,驻扎在滨海之城凯撒利亚,该城也是总督彼拉多的驻地。尽管犹太人恨恶罗马军队,但新约圣经对一些百夫长却赞誉有加(参阅路加福音7章1-5节,23章47节;使徒行传23章17-23节),而且两次将哥尼流描述为“敬畏上帝”的人(使徒行传10章2、22节)。“敬畏上帝的人”(13章26节,17章4节,见当代译本修订版)是犹太人用来描述敬拜以色列上帝的外邦人,他们遵守旧约律法的道德规范,但并没有完全归信犹太教,因为他们没有受割礼,或没有完全接受犹太教的礼仪和传统。福音使者腓利先前已将福音传到凯撒利亚(8章40节,21章8节),但现在,上帝要开始在外邦人中做更大的工作。哥尼流和聚集在他家的那些人,成为第一批领受圣灵恩赐的外邦信徒(10章24、44-46节)。学者们将这个事件称为“外邦人的五旬节”。

沈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