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不要行惡過分。
“不要行義過分”、“不要行惡過分”這些話常被錯誤地闡釋。許多人很開心在聖經中找到這樣的話語,他們以此爲據,在一種罪惡的生活方式中度日。他們得出結論說,人不應該行義過分,意思是他們不應該對自己太嚴格,他們也不應該太邪惡。所以,他們認爲有一點邪惡不是壞事。
“不要行義過分”、“不要行惡過分”,這經文並不意味着我們不應該太嚴格,或者不應該太隨便。上帝的話語真的會如此教導嗎?太順服於上帝的命令以至於行義過分,這可能嗎?難道經文教導的是:只要人沒有變得太邪惡,便允許有一點世俗化?很清楚,這不是這些經文的意思,因爲經文自證與此矛盾。聖經教導說,我們永遠也不會行義過分,同時,最小的罪也算是邪惡。讓我們注意這些經文的上下文。任何時候,當我們將一句經文從上下文中抽離出來時,就是對上帝的話語不公正,也會對我們自己造成傷害。
這段經文的上下文意思是清楚的,所說的是關於上帝的護理,祂的雙手對我們的引導,無論是在這個世界,還是在我們的個人生活中。13節說:“你要察看上帝的作爲,因上帝使爲曲的,誰能變爲直呢?”沒有天父的允許,一隻麻雀也不會從屋頂掉下來。你的頭髮都已經被祂數過。
但是當我們注意到上帝引導我們或他人所走的路時,問號就會冒出來。特別是在我們的個人生活中,問題好像追着我們。當主將我們引向那意想不到也不心甘情願的道路時,我們的心中便會掀起波浪。確實會有一些彎曲的道路在生命中是我們不能理解的。我們在15節讀到:“有義人行義,反致滅亡。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我們會問,這怎麼可能呢?義人在他敬虔的生活中可能遭遇很多困難,惡人在他邪惡的生活中可能享盡了好事。惡人安逸地活在罪中,直到晚年。上帝怎會允許這樣的事發生呢?誰能解答這些問題呢?
想想在波提乏家中的約瑟。他被關進了監獄。爲什麼?不是因爲他行惡,而是因爲他拒絕犯罪。這不是上帝奇怪的引導嗎?或者想想約伯。他是一個連上帝自己也認爲是完全正直的人。但沒有給出一個理由,上帝就允許災難一個接一個地降臨在約伯身上。誰能理解這是爲什麼?約伯不能。
有時候,我們生活中向來暢行奔跑的道路突然變得曲折。我們必須降低速度,然後發現自己的設想和計劃都不能實現。但那沒有遇見曲折道路的人有禍了!他將要滅亡。無人能離開上帝的謀略而獲勝。我們不能把被上帝變曲的再變爲直。作爲人,我們會問:“難道上帝不是嚴厲的嗎?”或者甚至說:“天上還有一位上帝嗎?”但是看看經文對這些問題的答案:“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不要行惡過分。”
也許你不能接受這個事實:這世界存在着太多的不公義。如果天堂有一位公義的上帝,怎麼可能讓敬虔之人經歷災禍,惡人卻飛黃騰達?想象一下,如果災害闖進你的家門,生活將會變成什麼慘狀。如果我們不認可上帝的方式,其實我們是在說,我們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我們比上帝更有公義,更有智慧。我們會不自覺地將上帝從祂的寶座上推下來,由自己來掌控一切,但是那時,我們就不是位於上帝之下,而是將自己置於上帝之上。這就是“行義過分”和“過於自逞智慧”的意思。經文是清楚的:“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我們必須留心聽從這警告,不要從上帝的手中抓取繮繩,以爲自己比上帝更有公義,更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