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見耶和華的恩惠,
就早已喪膽了。
如果大衛不相信主會拯救他,他可能已經滅亡了。他甚至不想將恐怕的想法用言語表達出來。他坦白地沒有完成他的句子。若他沒有看見上帝恩惠的盼望,他就早已喪膽了。他說:“我若不信。”句子就在此停住了。
大衛是在談論患難中對上帝的信靠。《詩篇頌讚》72首從《詩篇》72篇中提取了下面的話:“雖然我懦弱膽小,主你卻向我應許,我將看見你的恩惠。”這裏所描述出的圖畫就是:儘管有患難,但患難之中卻要信靠主;而信心最強大的時候,不是當患難已成爲過去,而是正當患難時。沒有患難時,相信主是容易的,但真實的信心卻在患難中相信主,即使在沒有看到拯救來臨時。當然,任何時候都相信主是很必要的,主也配得我們如此相信祂,但在我們最大的需要中操練信心,卻對我們顯示出主究竟是誰,對祂的兒女而言,祂是否仍是他們的主。
沒有人能完全明白上帝是誰,以及祂在我們的生命中做了什麼。祂比我們一切的需要更大,祂甚至勝過了死亡。於是,當我們想到上帝的偉大時,我們也不能完成這句子。救恩太偉大,以致不能在言語中受限制。上帝賜下的救恩比醫治更大,比每日的解救更大。在活人之地,上帝的恩惠永無窮盡。
“我若不信”,大衛沒有在他的信心中宣稱任何價值或功勞。這經文不是關於信心本身,而是關於信心在上帝那裏找到了安身之處。信心自身沒有內在本質的價值,信心就本身而言並不算什麼,一個上帝的孩子本身算什麼呢?在大衛軟弱的時刻,他認爲自己將會被敵人的手所滅,他的信心並不強大。當你覺得自己信心軟弱時,願這一點帶給你盼望。大衛並不是一直擁有強大的信心,但他仍然得救了。
信心並非依賴於自身,信心依賴於上帝,安置於基督的膀臂。信心在自身之外、上帝之中找到了一切,這就是信心帶來祝福的原因。言語從來不能表達這奧祕,靜默或許比說話更美好。
我若不信,當我的力量衰微,所有的盼望逃逸;
我若不信,上帝比最大的苦難更偉大;
我若不信,受苦的救主進入了我的苦楚;
我若不信,上帝扶持我,即使我已無力祈禱;
我若不信,上帝將我生命中的一切所有都指向永恆;
我若不信,爲着我的得救,萬事都必效力;
我若不信,上帝仍是信實的那一位;
那將如何?喔,最好讓這些句子不要完成,並且靜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