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地上作寄居的,求你不要向我隱瞞你的命令……凡敬畏你、守你訓詞的人,我都與他作伴。
在《詩篇》119篇,詩人承認他在世上是寄居的客旅,同時,他也是那些敬畏上帝之人的同伴。他證明自己跟這個邪惡的世界沒有捆在一起,卻跟那些敬畏上帝的人之間有密友之情。
說出“我不屬於這世界”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告白,對着一個可以享受和開發的世界這樣說,可不是一件小事。“這裏不是我的家,我在這世上是一個寄居的。”詩人說:“我在這裏生活,我住在這裏,我在這裏工作,但在內心深處,這不是我真正的家。”
與聖經中其他的聖徒一樣,詩人發現他的家在其他地方。他認識到,安息之地是在天堂,因爲那裏有上帝的同在。僅從水平的視角看世界,詩人感覺沮喪,但他已經學到,要超越這個世界而望向另一個世界。那些嚮往天堂的人,不會對這個世界的生活感到滿意。對這些人而言,世界變成了一個流淚谷,不僅是因爲痛苦和艱難,更重要的原因,是這裏離上帝太遙遠。
那些嘗過天堂嗎哪碎屑的人得出結論,真實的生活並不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越多嘗過天堂的滋味,越多與上帝相交,便越跟這個世界疏遠,越放開這個他生於其間的毀滅之地。生活是甜美的,但不是指那種沉溺在世俗之中的生活。惟有從天上而來的生活,能讓這個世界的客旅心滿意足。
“我在這世上是一個寄居的。”根據世界的標準,這是一個可憐的告白,因爲屬世的人在世界找到了每一樣他們喜歡的東西。這些屬於這世界的人把這世界變成了他們的天堂。寄居的其他人渴慕上面的天堂,但這些人滿足於這個世界。這些人沒有認識到自己生活在毀滅之地。你住在哪裏?何處是你人生之旅的終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