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轉身對她們說:“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爲我哭,當爲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哭。”
在《路加福音》23章的記載中,那些擁擠的羣眾和耶穌所說的耶路撒冷的眾女子,存在着顯著的差別。羣眾呼喊着:“釘他十字架!”但這些女子卻悲傷地哭泣。她們爲主耶穌感到惋惜,她們一定想到了主所做的一切好事。祂醫治病人,讓盲人恢復視力,讓死人復活。她們帶着同情的眼淚跟隨祂,爲祂哀哭。這些眼淚讓受苦的基督看見,或許可以帶給祂一些安慰。祂自己的門徒已經離開,並說他們從來不認識祂。他們對自己的中保,在外在行爲上沒有表現出同情,而這些女子卻對主耶穌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感受。知道有人爲自己感到難過,這是很讓人得安慰的。基督因着祂人性的一面,也會有同樣的感受。
但是這些女子的眼淚並不是從天堂而來的,是撒但引起了她們的哀哭。那個試探者想要耶穌爲自己感到悲哀。如果基督也加入這場哀哭,那麼祂將爲自己感到憂傷。祂可能會被暗示,上帝正以不公平的方式對待祂,讓祂揹負罪的詛咒。在這些女子背後,我們認出了撒但,他想盡一切辦法阻止救主的救贖之工。魔鬼總是抵擋對人的救恩,抵擋上帝的榮耀。
實際上,這些女子應該爲她們自己哀哭。她們爲基督哀哭,卻不知道自己的境況。她們的淚水來自盲目的眼睛。沒有認識到自己的悲慘,卻不顧實際地爲其他人哀哭,這是不對的。這場景中最糟糕的地方,是她們爲自己的中保哀哭,卻不知祂正是因爲我們眾人的罪而被算爲有罪的,她們還沒看到基督所擔當的正是她們個人的罪。她們應該哭泣,因爲她們極度需要一位救主。她們不應該爲祂將要死去而哭泣。因爲人,如果沒有救主,就算流淚哀哭,也仍然要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