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
如果有可能,彼得將會理所當然地阻止基督進入祂的受苦之門。但是,這絕對不可能。彼得對基督的愛,讓他想要免除基督必走的道路。愛可以是盲目的。彼得忽略了要點,他沒有認識到,基督必須成爲祂子民的中保。他和所有的門徒都真誠地相信,他們不需要一位受苦至死的救主就能得救。愛是有可能犯錯的,甚至有可能抵擋上帝,渴望魔鬼所渴望的。這就是彼得的情形。在主對他的指責中,主給了他一個別稱:“撒但。”因爲他對抗上帝在實施救恩中的工作。
門徒們渴望耶穌的事業推進,他們期待着冠冕,而不是十字架。他們期待地上出現一個沒有罪惡和痛苦的王國,但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樣的王國需要付出什麼代價。他們不能理解,上帝公義的屬性,必須要求罪惡得到懲罰。
無可否認,每個上帝的子民都明白門徒的態度,因爲他們也不能完全領會,上帝本性的公義所要求的高昂代價。門徒的生命中,確實發生了靈性的改變,但起初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靈魂得救,只能透過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死才能成就。開始時,他們認爲可以不需要十字架而得救,他們以爲不需要滿足上帝公義的要求就能得到救恩。他們沒有認識到上帝的要求,也沒有理解只有上帝所預備的無瑕疵的羔羊,才能爲罪人付上罪的贖價。但是我們的主啓發和教導祂的子民,所以他們後來可以明白,爲什麼基督不得不爲了他們的得救而受苦。盲目的愛,就是以這種方式被轉變爲真實委身的愛。然後我們可以跟彼得一起誠實地說:“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