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他行這事,是他所配得的……因你到我舍下,我不敢當……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
《路加福音》第七章包含了對這位羅馬百夫長的三種評價。朋友們看到人羣如何評價百夫長,他自己如何評價自己,最後,基督如何評價他。
“喔,”有人說,“我不介意人們怎樣評價我。”人的舌頭可能是尖刻、卑鄙和貶損的。根本上,我們不需要依靠人如何評價我們,最重要的是上帝如何評價我們,這是千真萬確的。當我們身邊瀰漫着邪惡可畏的人言時,莫大的安慰是能說:“主啊 ,所有的一切,你都知道。”
然而,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可以對人的評價漠不關心。這種冷漠會導致驕傲,甚至掩蓋我們生活中的罪,讓我們繼續走在錯誤行爲的道路上。所以,人們如何評價我們也是重要的。
當上帝開始在我們心裏動工的時候,其他人會明顯地看見。我們必須確實地知道,人通常不會清楚地注意到自己生命中結出的果子。因爲上帝在我們心中做的工越多,我們對自己的罪也看得越清楚,也就常常懷疑我們生命中的果子。這就是路加此處所記載的百夫長的情形。人們看見了上帝的工作在他生命中結出的果子,說他配得上帝的恩典。
詢問別人對自己的印象沒什麼不好。如果人們注意到上帝在我們生命中有所作爲,這些果子自然會首先呈現出來。如果本來就沒有結出什麼果子,也就不會讓人看到。只有好的根基,才能結出好的果子。
當然,我們知道福音跟人的喜好並不相符,我們並不依賴他人對我們的評價。雖然如此,他人對我們的意見卻是一件我們不能迴避的事。處理這問題的最好方法,或許是問問你的家人。他們如何評價你?他們能看到你生命中上帝的作爲嗎?當然,我們不是要尋求自己得着稱讚,或顯得卓越,因爲這樣的慾望遲早會導致無意義的虛無。
人們證明百夫長配得上帝的恩典,這是他對當時的人們所做的美好見證。同樣的,上帝的子民也影響着他們周圍的人。你給自己身邊的人留下了什麼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