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 Logo
  • 圣经
  • 资源
  • 计划
  • 联系我们
  • APP下载
我的
跟随系统浅色深色简体中文香港繁體台灣繁體English
奉献
资源 / 爾道自建 / 2020年11月 / 11月27日 妥協與准許
返回
11月27日 妥協與准許 - 爾道自建

11月27日 妥協與准許

Audio icon

爾道自建

2020年11月27日

收藏
分享

民數記三十二章16-19節

他們挨近摩西,說:「我們要在這裏爲牲畜築圈,爲孩童建城。我們自己卻要帶兵器,急速行在以色列人的前面,領他們直到他們的地方。我們的孩童可以留在堅固的城內,躲避當地的居民。我們必不回自己的家,直等到以色列人各自承受了自己的產業。我們不和他們在約旦河那邊分產業,因爲我們的產業在約旦河的東邊。」

雖然摩西嚴詞責備呂便和迦得二支派,但是他們提出一個新的折衷方案,就是若摩西准許他們保留約旦河東的家園,他們的男丁便帶着兵器與以色列其他支派一同過約旦河,直到爭戰結束纔回到約旦河東。他們更自願作以色列軍隊的先鋒,民數記三十二章7次講到「在耶和華面前」(13、20、21,22,27,29,32節),說明其重要性。這是指在約櫃前,暗示他們在戰鬥中是排列在約櫃前。按理當以色列人行進時,約櫃在最前面。但在戰鬥時,約櫃排列在先鋒部隊的後面。

他們的誠意得到接納。摩西雖與呂便和迦得二支派談妥條件,但他也知道自己即將離世。爲免夜長夢多,節外生枝,他特地指示以利亞撒祭司和新的領袖約書亞,清楚說明協定的內容,讓他們帶領以色列百姓過約旦河後,得以遵照而行。後來基列地就變成這兩個支派的地業,而半個瑪拿西支派(包含三個宗族)也要求比照辦理。

呂便與迦得二支派求約旦河東之地這件事,單就衝突管理而言,堪稱處理圓滿。妥協帶出新的方案,談判中有新的創意,結果雙方都可接受,呂便與迦得二支派也都信守承諾。不過人可以接受的方案,未必符合神的心意。在這段故事中完全沒有看到有任何人向神求問——其實神的心意早已明確啟示,只是人的軟弱使神的命令打了折扣。上述的方案對摩西而言可能是雖不滿意但可接受,對神而言則是以色列有些支派已經偏離神的旨意,成爲後來世代的禍源。

代上五25-26提到約旦河東二個半支派違逆神,拜當地的神明,結果首先被擄異域,未再歸回。這兩個半支派就像創世記中亞伯拉罕的侄兒羅得(創十三章),他們選擇不與其他十個支派共享應許之地,後來甚至完全脫離神的守護,並選民的祝福。

思想:

請記得耶穌的警戒:「不是每一個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都能進天國;惟有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太七21)祂又說:「手扶着犁向後看的人,不配進神的國」(路九62)。作個顧家的新好男人,這一點豈不更加要緊嗎?

「爾道自建」的版權歸建道神學院所有,並已授權「微讀聖經」使用。
更多信息
上一个
下一个
© 2013-2025 WeDevote Bible
隐私政策使用条款反馈捐赠
圣经
资源
计划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