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 悲哀與質問的整全性
高銘謙

經文:哀一13-17

13他從高處降火進入我的骨頭,剋制了我;他張開網,絆我的腳,使我退後,又令我終日淒涼發昏。

14他用手綁我罪過的軛,卷繞着加在我頸項上;他使我力量衰敗。主將我交在我不能抵擋的人手中。

15主棄絕我們當中所有的勇士,聚集會眾攻擊我,要壓碎我的年輕人。主踹下少女猶大,在醡酒池中。

16我因這些事哭泣,眼淚汪汪;因爲那安慰我、使我重新得力的,離我甚遠。我的兒女孤苦,因爲仇敵得勝了。

17錫安伸出雙手,卻無人安慰。論到雅各,耶和華已經出令,使四圍的人作他的仇敵;耶路撒冷在他們中間成爲不潔淨。

昨天及前天的靈修中指出耶利米哀歌的詩人承傳了申命記盟約的神學,認定眼前被擄的禍患是來自違背耶和華的律例而致,也同時相信在被擄光景的百姓若果悔改認罪,神必會在他們被擄的光景中使他們迴歸耶路撒冷,化咒詛爲祝福。可是,詩人就算有這盟約信仰的確信,也不代表他因此而向神沈默,他對眼前苦難的嚴重性及所身受的切膚之痛並不會加以否定,反而卻在他的哀歌中表露無遺,雖然詩人深信以色列民的苦難來自犯罪,但卻沒有壓下心中的悲哀甚至對神的質問,詩人一方面宣認耶和華是公義的,指出神以被擄的苦難來刑罰百姓是合理的(哀一18),另一方面卻同時描述神的暴力(哀一13-17),質問神爲何以這麼嚴重及違反人性的災害來苦待錫安。因此,詩人一方面認定盟約信仰,另一方面卻同時向神發出質問與投訴,我們因而看見兩方面的整全性正放在一起,這兩方面都沒有彼此和諧化,也沒有彼此解釋,詩人把這兩方面的真我都呈現在哀歌當中,甚至把張力加強,爲要讓讀者看見被擄中百姓的掙扎,並說明既有的神學框架無法完全解釋一切,並在滿腦子都是問號的光景下經驗真實的上主,而這經驗就如約伯一般正考驗詩人的信念。

詩人那種悲哀質問的整全性在耶利米哀歌多處出現,詩人曾坦白地指出耶和華是一位暴力的神,祂所賜的苦難沒有人性可言,爲錫安的百姓及詩人本身帶來前所未有的災害(哀一13-17三1-18),詩人也同時指出在錫安受苦時耶和華沒有「看見」她(哀一911),並多次指出錫安城在被擄及毀滅的過程中出現很多不公義及毀滅人性的事,這包括母親吃自己的兒子等等(哀二20),詩人質問神爲何容許這些事發生,也質問昔日那看顧錫安的神到底在哪裏?

然而,詩人在面對苦難時還選擇向神質問,這便等於說明他對神還有盼望,真正絕望的人不會唱哀歌,因爲他不相信神會聆聽及迴應。可是,唱哀歌的人不是對神失去信心,反而他對神充滿信心,纔會在不可理喻的光景中向無理的神發出自己的悲情,那怕內容多麼直接,也不會因苦難而放棄信仰。

思想:

我們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很容易向神發出感恩,但我們在苦難及患病中要堅持信仰卻是很高難度的事,當我們在苦難中質疑神的慈愛與信實時,我們並非已失去信心,反而在質問中表明我們還是相信這位神,就是祂有時是不可理喻,我們有時很難用常理去理解祂的作爲,然而苦難的出現就是叫我們離開既有的信仰框架,真實地向祂發出質問,那怕這些質問是尖銳的,也不選擇放棄祂及離開祂,而你卻在這苦難的現實中,還能如詩人一樣向神投訴及質問,以自己真實的一面來表明信仰的真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