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 一線曙光
葛庭墨

閱讀: 以弗所書2章1-511-13節

那時,你們與基督無關,⋯⋯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上帝。以弗所書2章12節

馬爾科姆 · 蒙格瑞奇(Malcolm Muggeridge)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擔任間諜記者,在一個陰鬱的夜晚他寫道﹕“我躺在牀上,渾身都是陳腐的酒味,絕望籠罩着我。我孤獨地存在於宇宙中,好像永遠都看不見一線曙光。”

當時深陷絕望的蒙格瑞奇認爲唯一明智的選擇,就是投水自盡。於是他開車到附近的海岸,跳入水中朝向海中央游去,他越遊越遠,直到筋疲力盡。當他回頭一望,瞥見遠處沿岸的燈光,不知何故,他隨即朝着那些亮光游回岸邊。儘管已疲憊不堪,但他仍記得當時心中涌流出無比的喜樂。

蒙格瑞奇仍然不明白當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他知道,在那個黑暗的時刻是上帝抓住了他,讓那一份超自然的盼望充滿了他。使徒保羅亦經常提到這種盼望,他在以弗所書中指出,在認識基督之前,我們每個人都“死在[我們的]過犯罪惡之中,……沒有指望,沒有上帝”(2章112節)。然而,“上帝既有豐富的憐憫,因祂愛我們的大愛,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4-5節)。

這個世界試圖將我們拖進深淵,但我們無需向絕望屈服。正如蒙格瑞奇回憶這段海上的經歷時說﹕“我清楚地意識到其實沒有黑暗,只不過是我沒看到那永遠閃耀的光芒。”

天父,禰是我們一切真實盼望的源頭,

求禰讓禰的恩光和喜樂充滿我們。


什麼樣的境況是你最黑暗的時刻?

你在哪裏瞥見了“永遠閃耀的光芒”呢?


靈糧透視

以色列人相信只有他們是蒙上帝拯救並揀選的人,因爲“上帝從地上的萬民中揀選[他們],特作自己的子民”(申命記7章6節14章2節)。割禮原本是他們作爲上帝子民的標記(創世記17章10節),卻很快地變成他們在屬靈和民族地位上比別人優越的象徵,造成一種排他主義,攔阻他們成爲“外邦人的光”,將上帝的救恩帶給世界萬民(以賽亞書42章6節49章6節)。猶太人誤認爲上帝永遠不會愛外邦人,因此貶低外邦人,稱他們爲“未受割禮的”(以弗所書2章11節)。爲了糾正這個錯誤,保羅說:“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裏,藉着福音,得以同爲後嗣,同爲一體,同蒙應許”(3章6節)。猶太人和外邦人的得救,都是藉着恩典和信心(2章1-9節羅馬書3章29-30節)。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拆毀了隔絕猶太人和非猶太人之間那道敵對的牆,使兩者在主裏合爲一體,成爲上帝的家,也就是教會(以弗所書2章14-22節)。

沈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