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 在应许中的信心
奇瑞

经文:“亚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复活使无变为有的神,他在主面前作我们世人的父。如经上所记:‘我已经立你作多国的父。’他在无可指望的时候,因信仍有指望,就得以作多国的父,正如先前所说,‘你的后裔将要如此。’他将近百岁的时候,虽然想到自己的身体如同已死,撒拉的生育已经断绝,他的信心还是不软弱。并且仰望神的应许,总没有因不信,心里起疑惑。反倒因信,心里得坚固,将荣耀归给神。且满心相信,神所应许的必能作成。所以这就算为他的义。”(《罗》4:17-22

我们是否有这样的经历:祷告觉得没有动力,因为得不到回应;不清楚为何祷告,也不知道祷告的期望值在哪里……希望亚伯拉罕的经历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有人说,祷告没有回应,是因为心不诚。他们所说的“诚”是指内心的迫切。这自然没有错,不过我以为,在“心诚”之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神的“应许”。圣经写到亚伯拉罕在无可指望的时候,因信仍然有指望。亚伯拉罕不只是怀抱著精神上的自我安慰,相信自己会有一个孩子,而是他清楚知道自己的人生轨迹在神的应许中,是神应许他将有一个孩子。神给予应许在先,由应许生出的信心在后。

因此,有时候迫切的祷告不能得到回应,很可能是因为所祈求的并不是神的应许。就像犹太人无比迫切地祈求救世的弥赛亚来临,可是等到弥赛亚来到的时候,他们却发现这个弥赛亚不是他们所期盼的,他们因此不信——当人的意念凌驾于神的意念之上时,会陷入信仰的偏差,造成可怕的结果。

亚伯拉罕也曾在信仰上产生偏差。比如在生以撒之前,他和婢女夏甲生下了以实玛利,这符合当地的风俗,也来自妻子的建议,从人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没有错。但是这不在神的应许中,从这次事件后,亚伯拉罕开始学会自己的事情,让神亲自做主。我们本就是被造物,永远无法代替造物主去做决定,或者进行正确的思考。当亚伯拉罕学会了这门功课,恩典和应许就临到他,或者说他的信心和行为配得神给他的应许。

人容易在精神上自我暗示,但这种安慰往往是空洞且虚浮的,就像阿Q精神一样,逞口舌之快,内心却极度自卑。在应许中的信心,却不一样,也带出不一样的果效,“并且仰望神的应许,总没有因不信,心里起疑惑,反倒因信,心里得坚固,将荣耀归给神。”

我们的祷告有没有力量,在于所祷告的是否在神的应许中。人的期盼容易落空,但神的应许从未落空过。这也是为什么祷告不在乎冗长,有时反而是在静默的暗处,不断思想神所说的话,神的应许。

祷告:我的神,我的父,求你饶恕我们的愚拙和骄傲,我们常常将自己的意念凌驾于你的意念之上。父啊,我知道我所求的,若不在你的应许中,尽都归于虚妄。求你帮助我们在你的话语中认识妳,修正信仰上的偏差,如同亚伯拉罕一样,心里坚固,将荣耀归给你。奉耶稣之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