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賣紫色布匹的婦人,名叫呂底亞,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來敬拜神。她聽見了,主就開導她的心,叫她留心聽保羅講的話。(使徒行傳16:14)
保羅到處講道,有些人信從了這道,有些人不信。爲什麼“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以弗所書2:1,5)的人有些相信,有些不信,我們該怎樣理解?
有些人不信,原因在於:《哥林多前書》2章14節說他們以福音的消息爲“愚拙,並且不能知道”,《使徒行傳》13章46節說他們就“棄絕這道”,《羅馬書》8章7節說體貼肉體的心“就是與神爲敵,因爲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
那些人聽見福音,但不接受,《約翰福音》3章20節說,他們“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們)的行爲受責備”;《以弗所書》4章18節說,他們依然“心地昏昧……都因自己無知,心裏剛硬”;那是一種有罪的無知,真理就在耳邊,但是他們如同《羅馬書》1章18節所說,“行不義阻擋真理”。
但是,既然所有的人內心都悖逆剛硬,死在過犯之中,那爲什麼有一些人相信呢?《使徒行傳》至少從三個不同的方面給出了回答。
一方面,他們被預定而相信。《使徒行傳》13章48節記載着,當保羅在皮西迪亞(Pisidia)的安提阿教會講道的時候,“外邦人聽見這話,就歡喜了,讚美神的道,凡預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
另一個方面,因爲神賜恩叫他們悔改。《使徒行傳》11章18節記載着,當耶路撒冷的聖徒聽見外邦人對福音的反應時,他們說,“這樣看來,神也賜恩給外邦人,叫他們悔改得生命了”。
但是對於爲什麼一個人相信福音這個問題,《使徒行傳》中最清楚的答案是“神開導人的心”。呂底亞就是最好的例子。她爲什麼相信了?《使徒行傳》16章14節說,“主就開導她的心,叫她留心聽保羅講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