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 Logo
  • 圣经
  • 资源
  • 计划
  • 联系我们
  • APP下载
我的
跟随系统浅色深色简体中文香港繁體台灣繁體English
奉献
资源 / 今日聖言 / 2019年12月 / 12月12日 渴望天家(之二)
返回
12月12日 渴望天家(之二) - 今日聖言

12月12日 渴望天家(之二)

Audio icon

今日聖言

2019年12月12日

收藏
分享

他們渴慕的是天上更美的家鄉。(希伯來書11:16)

在16和17世紀盛行的基督徒藝術,是以普通事物的美——瓶中花、曼陀林琴,以及餐櫃上的水果爲特色的油畫。其中有兩個物件——頭骨和沙漏,隱藏在畫作中,提醒人生如梭的本質。這些油畫被稱爲“虛無”藝術(vanitas art)。“vanitas” 這個詞源於《傳道書》:“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一切都是虛空。……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傳道書1:2-4)頭骨和沙漏的象徵不是製造憂鬱,只是提醒我們,任何東西和成就都是短暫的,不值得全身心的投入。這些只不過是用來預備我們,當面見上帝的那一刻,祂評估我們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並賦予永恆的賞賜。

使徒保羅並不害怕談論死亡,尤其是他自己的死:“因爲對我來說,活着是爲了基督,死了也有益處。”(腓立比書1:21)十七世紀的傑里米·泰勒(Jeremy Taylor)主教寫道:“既然我們不住在這裏,只是暫時逗留一天,我們必須到別處尋找一個永久的城市,在另一個國度修建我們的房子,而牆和地基就是上帝,在祂那裏我們可以安息,不然就永不安寧。”不僅保羅渴慕天堂,《舊約》裏的族長和英雄們也是如此:“這些人到死都滿懷信心……承認自己在世上不過是寄居的異鄉人……他們渴慕的是天上更美的家鄉……”(希伯來書11:13-16)這是多麼美好的前景呀!

版權歸Celebration Enterprises所有。音頻版權歸Celebration Enterprises所有。《聖經當代譯本修訂版》,1979,2005,2007,2011版權歸Biblica, Inc.所有。微讀聖經獲准使用。
更多信息
上一个
下一个
© 2013-2025 WeDevote Bible
隐私政策使用条款反馈捐赠
圣经
资源
计划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