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路加福音15章11-13、17-24節
[他們]私下議論說:“這個人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路加福音15章2節
靈修作家盧雲(Henri Nouwen)回憶他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參觀一間博物館時,花了數個小時仔細觀看並深思荷蘭畫家林布蘭(Rembrandt)的畫作《浪子回頭》。從早晨到下午,四周窗戶透進來的陽光強弱不同,隨着光影的變化,盧雲從這幅畫作中似乎看到了更多不同的畫作,而每一幅都流露出父親對浪子的愛。
盧雲描述,大約在下午四點鐘時,畫中在暗影底下的人物也顯得較爲突出。其一是心中憤憤不平的大兒子,因父親竟如此隆重地歡迎浪蕩的弟弟回家。畢竟,這個弟弟揮霍這麼多家財,而且在過程中還讓家人傷心難過,使家族蒙羞(路加福音15章28-30節)。
大兒子用批判的眼光來看弟弟,令人聯想到聽耶穌講這個比喻的宗教領袖,他們在背地裏議論耶穌接待罪人(1-2節)。
盧雲從這些人物的身上看到自己,他意識到自己有時會像放蕩不羈的小兒子和愛譴責論斷的哥哥,而這位寬容的父親則是他學習的對象,他要努力效法天父以無私寬宏的心包容任何人和所有人。
那麼,我們呢?我們可以從林布蘭的畫作中看到自己嗎?坦白說,耶穌講的每個比喻都與你我密切相關。
反思耶穌所說的比喻或林布蘭的畫作,對你有何啓發?
你現在正處於何種光景呢?
以天父愛的眼光看待自己。
靈糧透視
路加福音15章講到三個不同但密切相關的比喻,耶穌描述了失去的三樣事物,就是一隻羊、一塊錢和一個兒子。每一個比喻的結尾,都講到因失而復得而歡喜快樂,表明在天上也要爲一個“罪人悔改”而歡喜(7、10、32節)。那時,聆聽耶穌講這些教導的是法利賽人和文士,他們批評耶穌接待罪人(1-2節)。耶穌卻藉着浪子比喻中的大兒子(25-31節),指出法利賽人也需要悔改。耶穌沒有告訴我們,大兒子是否選擇參加慶祝他弟弟回家的筵席。祂講這個比喻,基本上是把法利賽人放在大兒子的位置上,讓他們知道,悔改或不悔改是他們自己需要做的選擇。
施竹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