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 不計代價
葛庭墨

閱讀: 約翰福音12章37-43

只因法利賽人的緣故,就不承認,恐怕被趕出會堂。——約翰福音12章42節

電影《使徒保羅》赤裸裸地揭露了初代教會所遭受的迫害。就連這部電影中的小配角都顯示出當時跟隨耶穌有多危險。看看以下這些列在演員名單中的角色:被打的女人;被打的男人;受迫害的基督徒甲、乙、丙。

跟隨基督往往需要付出很高的代價。現今在許多地方,跟隨耶穌仍是一件危險的事,許多基督徒也能感受到初代教會那樣的迫害。然而,我們有些人會主觀地以為自己“受迫害”,我們會因自己的信仰受到嘲笑,或懷疑自己因信仰而沒有獲得升職,感到十分憤慨。

犧牲社會地位和犧牲生命,兩者顯然有極大的差異。然而從現實的角度而言,個人利益、經濟穩定和社會接納,往往是人們強烈的驅動力。我們從早期改信耶穌的人身上,也能看見這點。使徒約翰提到在耶穌即將被釘十字架的前幾天,雖然多數的以色列人依舊不信耶穌(約翰福音12章37節),但“官長中卻有好些信祂的”(42節),可是他們“不承認,⋯⋯因他們愛人的榮耀過於愛上帝的榮耀”(42-43節)。

直到今日,我們仍面對社會的壓力(或更糟的狀況),以致不敢承認自己相信耶穌基督。但不論代價為何,讓我們一起堅定站立,看重上帝的稱許過於人的讚美。

我們可能會批評初代信徒隱藏自己的信仰,

但我們在什麼情況下,也隱藏了基督徒的身分呢?


讓我們切慕成為主親密的朋友。


靈糧透視

約翰福音12章38-40節乃是引用以賽亞書53章1節6章10節,看起來約翰好像是在責怪上帝,因上帝預定許多人不信耶穌。但從上下文來解讀以賽亞書和約翰福音兩段經文時,我們可以看到,上帝在很早以前就做了決定,給祂的百姓自由,憑自己的意志做選擇,從而向他們表明,祂將如何拯救他們脫離自己的境況。

約翰提到的那些宗教領袖基於政治和宗教立場,不敢承認耶穌就是彌賽亞(約翰福音11章45-53節,12章42-43節)。但早在基督降生前六百多年,先知以賽亞便描述了一位榮耀的君王,祂便是上帝救贖計劃中的耶穌(以賽亞書6章1-10節;約翰福音12章41節),而人們因為享有上帝所賜的自由意志,選擇不相信耶穌。同樣地,若沒有從上帝而來的啟示,人也不能且無法相信基督就是彌賽亞。

狄馬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