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並且他所賜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與我同在。(哥林多前書15:10)
保羅意識到,這節經文的第一部分可能會被誤解,所以他接著說:“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與我同在。”
這段文字並不是說,保羅順服基督是出於對基督過去賜下恩典的感激,而是說,在任何時候,神所應許的未來恩典使保羅能夠做工。
這節經文是否真的這麼說?它不是只說神的恩典與保羅同在嗎?不,它說的更多,我們必須正視經文。保羅說“這原不是我”,他在用這種方式高舉神時時刻刻同在的恩典,以顯明他自己並不是做工的決定性行動者。
然而,他是這工作的執行性行動者,他說“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他做工,但是他說這是神“所賜我”的恩典。
如果我們相信這節經文所有的部分都成立,那麼這節經文真正的意思是:在保羅的事工中,恩典是決定性的行動者,而保羅是一位執行性的行動者,恩典之所以能成為決定性的行動者,是借著成為保羅之工的推動力而成的。
我認為,當保羅面對著每天侍奉的重擔時,他會低下頭謙卑承認,除非神賜下他所應許的未來恩典給當日之工,否則他不會有能力做工。
他記得耶穌的話,就是《約翰福音》15章5節記載的“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什麼”。他為神所應許的當天的恩典而禱告,他信靠神的應許,信靠這恩典定會帶著能力降下,因為《腓立比書》4章19節記載:“我的神必照他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裏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
然後,他竭盡全力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