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希伯來書12:2)
出於信心的作為有時難以形容地艱難。
爾聶·高登(Ernest Gordon)在他的《行過桂河的幽谷》(Miracle on the River Kwai)一書中講述了一群戰俘於二戰期間在緬甸鐵路局工作的真實故事。
每天收工的時候,工具都會從戰俘手裏收回來。有一次,一位日本守衛大喊:“少了一把鐵鍬,是誰私藏了鐵鍬!”他咆哮起來,大發雷霆,命令偷鐵鍬的人站出來。但是沒有人動,他一邊大叫著「都去死!都去死!」一邊昂頭走來走去,拿著步槍指著戰俘們。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站了出來,他安靜地立正站著,那守衛用槍柄將他活活砸死。等戰俘們回到營地的時候,他們又清點了一次工具,發現一把鐵鍬都不少。
當你是無辜的時候,是什麼支撐你為他人犧牲的意誌?耶穌是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希伯來書12:2),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愛我們到底。
恩典確實表明得到它的人原本是不配的,所以,我不會說耶穌將他的盼望放在恩典裏,我只會說耶穌的盼望是未來的祝福與喜樂,這未來的祝福與喜樂支持並保守他在愛中忍受了苦難。
無論何時,我們在這事上跟隨耶穌,我們就應當這樣,使我們得著祝福和喜樂,這是恩典,是神應許賜給我們的未來恩典。耶穌道成肉身,給我們做了榜樣,讓我們學習如何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在通往髑髏地的愛的道路上跟隨他,耶穌將自己交托給他的天父(參見彼得前書2:23),盼望復活,盼望與天父團聚的全然喜樂,盼望他的百姓得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