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 安歇之所
罗大卫

阅读: 传道书3章10-11节

上帝……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传道书3章11节

多年来,我们饲养了一只西高地小猎犬,这种猎犬小而精悍,善于刨挖地道、直捣獾的洞穴,将獾逮个正着。我们的小猎犬虽然已远离正统血源,但它深植的本能却丝毫未减。有一次,它被我们后院石头下的“小东西”给吸引住了,就一心要找到它,任谁也阻止不了它。它拼命在石头下方不断地挖啊挖的,甚至挖出一条几公尺长的地道。

试想:我们人类为何也会不断地追寻呢?为何我们总想攻克尚未攀登的山岭、在几近垂直的陡坡上滑雪?为何要越过最艰险的急湍,挑战大自然的威力?其中一个原因,或许是我们渴望追求冒险与刺激,但却不仅如此。那是上帝深植在我们内心的本能,使我们不得不渴望追寻祂。

当然,我们对此一无所知,只知道自己总是不断在追寻。马克吐温说:“你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但你会为了心中的渴求,不惜付上生命的代价。”

上帝才是我们心灵真正的安歇之所。就如人们常引用教父奥古斯丁所说的那句话:“主啊,祢为自己造了我们,我们的心除非在祢里面,否则永无安息。”

什么能满足我们的心呢?你我心中的空洞,唯有上帝才能填满。

主啊,求祢让我看见,祢才是我心所切慕的。

恳求祢让我更认识祢,使我与祢更亲近。


我们一切的追求都源于对上帝的渴望。


灵粮透视

传道书的作者,自称为“传道者”,且表明自己是“大卫的儿子”,并“在耶路撒冷作王”(1章1节)。所罗门在这本书卷中表明,人的一生若不以上帝为中心,将毫无意义、毫无目的(1章14节2章11节)。他还表明,上帝如何及为何必须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在第3章,所罗门描绘了人的一生困在生与死之间,反复经历各样的境况,并重复周期性的活动(1-8节)。这样的人生既令人沮丧,又让人不堪负荷(10节)。但所罗门隐晦地指出,我们的人生本不应如此。我们受造乃是有更伟大崇高的意义,上帝“照祂自己的形像”创造了我们,是为了祂自己(创世记1章27节);上帝已经把“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传道书3章11节);我们受造是为要与永恒的上帝建立关系。鲁益师在他的著作《返璞归真》一书中写道:“如果我发现自己有一种渴求,是世界的一切经历都无法满足的,最可能的解释就是,我受造乃是为了另一个世界。”没有上帝,生命将会变得毫无意义、毫无目的。

这个世界给了我们哪些虚假的满足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