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連連
“驚喜連連”—— C.S.路易斯這樣形容自己成爲基督徒後的感受。以前,他從未把神和喜樂聯繫在一起。如果有的話,也是完全相反的想法。路易斯說,“成爲基督徒的必要條件就是拋棄一切我認爲的喜樂 - 這就是我曾以爲的。”
雖然懷着這樣的認識,路易斯還是承認:“神就是神”。在路易斯決定信主的那一刻,他把自己形容爲“全英國最沮喪、最不情願的歸信者”。但令路易斯大感驚訝的是,在跟隨耶穌的旅程中,他經歷了極大的喜樂。他發現,“真相的核心”都蘊藏在一個人的身上。路易斯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喜樂。
許多人並不理解愉悅、滿足和喜樂之間的區別。一次舒適的度假,漲工資或者得到一盒巧克力都會給人帶來愉悅的感受。人們會對這種感受上癮,因此總要尋求下一個快感。但愉悅感來得快,去得也快。
而“滿足”就要持久得多——你可以因自己的生活、家庭、工作和人際關係而感到滿足。
但還有一種被基督徒稱爲“喜樂”的特殊的幸福感。喜樂不僅僅是一種情感體驗,它更是一種生命狀態。任何人都可以進入 “喜樂”之中。喜樂不是從世界中,而是從一個人身上獲得的。
從學習聖經中獲得喜樂
詩篇119:9-16
我和佩泊的方向感都很差。我們經常開車迷路(甚至在使用導航儀的情況下!)如果有人能幫忙指路,我們倆都會大大鬆一口氣。
聖經就是最好的人生嚮導。它能幫助我們行在正路上,不至迷失(10節)。能夠找到正確方向 —— 這會給人帶來多大的喜樂啊。
大多數人認爲讀聖經是世界上最無趣的事。但詩人指出,神的智慧和他的承諾纔是喜樂、歡愉和財富的源頭。詩人寫道:“我喜悅你的法度,如同喜悅一切的財物。我要在你的律例中自樂”。(14節,16節第一段)。
唯有在聖經中我們才能找到通往聖潔的道路:“少年人用什麼潔淨他的行爲呢?是要遵行你的話”。(9節)詩人說:“我將你的話藏在心裏,免得我得罪你。(11節)我要默想你的訓詞,看重你的道路。(15節)我用嘴脣傳揚你口中的一切典章。(13節)我一心尋求你。求你不要叫我偏離你的命令(10節)”。
當你感到聖靈通過一篇或一段經文向你說話時,你就可以像一世紀的教會領袖俄勒艮Origen一樣說:“這是我的聖經”;你會因能夠聽見神的聲音並且遵守他的法度(14節)而感到萬分喜樂。
主啊,感謝你。你的話語帶給我無窮喜樂。請幫助我將你的話深藏在心底,並常在口中訴說。
享受領人歸主的喜樂
帖撒羅尼迦前書2:17-3:13
帶領帖撒羅尼迦教會歸信耶穌的人是保羅。親眼見證人們信靠基督會給你帶來極大喜樂。我想,這就是爲什麼弟兄姊妹那麼熱衷在“啓發課程” 服侍的原因。基督徒最樂意做的事就是把人領到基督面前,見證他/她因認識耶穌而被聖靈充滿,重獲新生。
帖撒羅尼迦教會就是保羅的“榮耀和喜樂”(2:20)。保羅對他們有極深的感情,一直想去探望這裏的眾弟兄姊妹(17節)。保羅寫道:“我們的盼望和喜樂,並所誇的冠冕,是什麼呢?豈不是我們主耶穌來的時候,你們在他面前站立得住嗎?因爲你們就是我們的榮耀,我們的喜樂”。(19-20節)
期待得獎賞並沒有什麼不對。看到他人信靠耶穌就是一個極大的獎賞(“冠冕”)。基督徒的榮耀觀和世人的是多麼不同啊!世人因爲得到金錢、成功和權利而感到榮耀;而基督徒的榮耀都在耶穌基督裏;當他人藉着我們的話語和禱告歸信耶穌時,我們就得榮耀。
保羅的喜樂並不來自所處環境。此時,保羅正處在巨大的患難中:“我們在一切困苦患難之中”(3:7)。但他完全不在意個人安危,一心只掛念帖撒羅尼迦的眾信徒,擔心他們因試煉和逼迫信心軟弱(3節)——這種胸懷實在令人讚歎。
但保羅能從其他人的喜樂中得到喜樂。其實,幸福就是讓另一個人高興。
保羅寫道:“你們若靠主站立得穩,我們就活了。”(8節)保羅是否喜樂,在於帖撒羅尼迦教會能否在主裏站立得穩。保羅雖在獄中,卻被喜樂充滿:“我們在神面前,因着你們甚是喜樂,爲這一切喜樂,可用何等的感謝,爲你們報答神呢?”(9節)
這喜樂源自保羅和帖撒羅尼迦教會的友誼。時空不能阻隔這份愛。保羅渴望回到帖撒羅尼迦看望他們(2:18,3:10 -11),因實在不得脫身,就派提摩太去幫助他們(這意味着保羅要獨自生活一段時間(3:1-2));保羅還“晝夜切切地”爲他們“祈求”(10節)。
深入委身他人的生活是一件令人望而生畏的事,這意味着毫無保留的向對方付出。保羅讓我們看到爲他人付出是喜樂的源泉,能帶來“與神同在”的喜樂。從保羅的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心裏充滿因服侍眾弟兄姊妹而生的喜樂。難怪這封書信始終洋溢着巨大的感恩和喜樂。當我們進入神的同在,重擔就被卸下,就能站在神的角度審視世界:“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詩篇16:11)
主啊,當我見到他人認識基督時,我是如此喜樂。感謝你賜給我這份喜樂。願我的愛日益增強,浸泡在力量和聖潔之中。感謝你,願我能夠信心滿滿地進入父神的同在。
享受認識耶穌的喜樂
耶利米書21:1-23:8
若我們貼近耶穌,他的喜樂就會流向我們,使我們的喜樂滿足。就如同戈登.菲Gordon Fee所說:“全然的,自由自在的喜樂應該是一個信靠耶穌基督之人的顯著標志。” 喜樂的源泉就是耶利米在本段經文中所提到的那“公義的苗裔”(23:5)。
耶和華通過耶利米曉諭世人:“我將生命的路和死亡的路擺在你們面前”(21:8)。
神呼召世人“要施行公平”(12節)。耶和華說:“你們要施行公平和公義,拯救被搶奪的脫離欺壓人的手,不可虧負寄居的和孤兒寡婦,不可以強暴待他們,在這地方也不可流無辜人的血。”(22:3)
世間的王都應該向約西亞學習:“他爲困苦和窮乏人伸冤,那時就得了福樂。認識我不在乎此嗎?這是耶和華說的”。(16節)
本段經文告訴我們神在意什麼事。神關心公義;他關心窮苦人、流浪漢,孤兒和寡婦,他憐憫遭受欺壓的可憐人。神真的看重我們如何對待社會的底層人。
神要責罰他的百姓,因爲他們非但沒有伸張正義,反而助長邪惡(21:14)。神要將他們驅逐。但在這些有關懲罰與“被擄”的預言中,也有希望的曙光閃現。
“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給大衛興起一個公義的苗裔。他必掌王權,行事有智慧,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義。在他的日子,猶大必得救,以色列也安然居住。他的名必稱爲耶和華我們的義”。(23:5-6)
若我們透過新約來閱讀這段經文,就能看到耶穌完全成就了有關“公義的苗裔”的預言(23:5,參閱以賽亞書11章,以西結書17章,耶利米書33:15至後)。耶穌是大衛的後裔,猶太人的王,世人的救主,是我們公義的主。
唯獨在耶穌裏,我們才能找到完全的喜樂。他是“公義的苗裔”(5節),我們是從他身上發出的枝芽。以西結書17章將公義的苗裔和葡萄樹聯繫起來。耶穌說:“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約翰福音15:1)“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裏,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翰福音15:11)
主啊,感謝你。因爲我與耶穌的親密關係,你就賜予我充足的喜樂。請幫助我每一天都離這位“公義的苗裔”更近,好讓耶穌的喜樂流向我,讓我的喜樂滿足。
佩泊的補充
“我將你的話藏在心裏,免得我得罪你。”
我真希望只要問題一出現,我腦子裏就能閃現出與之對應的經文。我真後悔沒有在記憶力最好的時候多背一些聖經。現在,我能記住經文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唱聖歌 - 如果能經常唱的話。在這方面,兒童讚美詩的效果最好!
今日金句:
又願主叫你們彼此相愛的心並愛眾人的心,都能增長、充足,如同我們愛你們一樣。(帖撒羅尼迦前書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