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的抱負
查克.考森Chuck Colson白手起家,年紀輕輕就登上了人生頂峯。高中時代,他曾傲慢地拒絕了哈佛大學的獎學金。他先是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後來成立了自己的律師行,接着步入政界。四十歲時,考森成爲尼克松總統智囊團的重要成員之一。他曾如此形容自己:“一個充滿野心的政治皇帝締造者”。考森被稱爲尼克松總統的“御用殺手”。
但不久,考森的命運被徹底改變。水門事件後,他作爲關鍵人物被捕。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考森在候審期間遇到了耶穌。當法官宣讀完判決書後,考森說,“今天在法庭上所發生的一切,既是法官的旨意,更是神的旨意。我已經將生命交給了耶穌基督。無論是在監獄裏還是在監獄外,我都可以爲耶穌工作”。
考森確實是這麼做的。出獄後不久,他就建立了“監獄團契”,直接或間接帶領上千人認識基督。有一次,我在廣播中聽到了考森的專訪。他說:“我曾經野心勃勃,如今也是一樣。但現在,我的抱負已經不再是爲了查克.考森—— 雖然在這個問題上我還是會面臨很多爭戰。如今,我的抱負皆在榮耀耶穌基督”。
抱負可以被定義爲:“對目標和成功的強烈渴望”。歸根到底,報負只能分爲兩種,一種是爲榮耀自己,另一種是爲榮耀神。
渴望與神親近
詩篇116:1-11
你要將與神的關係擺在生活的首位。像詩人一樣,大聲宣告你要與神同行:“我要在耶和華面前,行活人之路”(9節)。確保生活的中心是享受神的愛。只有這樣,你的心才能歸於安樂。(7節)
在多次經歷神的幫助後,我們就能逐漸和神生成親密的關係。詩人記得神是如何“聽了我的聲音和我的懇求”(1節);如何在“我落到卑微的地步救了我”(6節);又是如何“用厚恩待”我(7節),以及如何“救我的命,免了死亡,救我的眼,免了流淚,救我的腳,免了跌倒”。(8節)正是出於這些事實,詩人才擁有了一個偉大的抱負:“我要在耶和華面前,行活人之路”。(9節)
主啊,我愛你。我願一生都能“在耶和華面前,行活人之路”——這就是我的抱負。
渴望認識基督
腓立比書3:1-4:1
有些基督徒不確定懷揣抱負是否是件好事。他們將抱負和驕傲聯繫在一起,認爲謙卑就意味着胸無大志、隨遇而安。
其實,保羅就是個雄心勃勃的人。在成爲基督徒之前,他對護衛猶太教極爲熱衷,他甚至逼迫教會。信主之後,他並沒有失去抱負,只是轉變了人生方向。保羅的“雄心”更大了!在本段經文中,他將自己描述爲一個志在必得的運動員(13-14節)。
保羅描述了兩種錯誤的野心,並將其與自己因耶穌而有的雄心壯志相對比。第一種是他在成爲基督徒之前所具有的野心,那時,他憑血氣行事(即“那些世人看重的特權、出身以及外在行爲”——3節,AMP拓展本聖經);信靠外在的宗教行爲(3-6節)。然而,就如同卡爾.巴特Karl Barth所說,“耶穌基督是來摧毀宗教的”。
神希望你充滿信心。不是靠着自己的“血氣”,而是單單仰靠神——依賴神的愛和供應。曾經,保羅的宗教情結被屬血氣的野心引到錯誤的方向,導致他極力破壞教會。(6節)
第二種錯誤的野心在於物質財富和世上的事。擁有如此野心的人比比皆是:“他們的結局就是沉淪,他們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們以自己的羞辱爲榮耀,專以地上的事爲念”。(19節) 而如今,保羅用屬神的雄心替代了屬世的野心。在8-11節中,保羅描述了他和基督的美好關係,以及由此生成的新抱負。
保羅明白自己永遠不可能成爲完美的人。他曾經標榜“自己的義”,但現在,他把這一切視爲糞土(9節);他只因一個真理喜樂,就是“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義,乃是有信基督的義,就是因信神而來的義。”(9節)
無人能夠在此生達到完美。正是因爲我們很軟弱,纔要不斷依靠神,仰望他的愛和恩典。
那麼,你的抱負又該是什麼呢?
1.越來越認識基督
首先,保羅的抱負是“認識基督”(10節)。希臘文的“認識”一詞遠遠超越理性及知識。認識是一種個人體驗。保羅不僅希望瞭解有關基督的知識,更渴望認識基督這個人,並與他建立親密關係。希望你也能像保羅一樣,不但瞭解有關基督的知識,還要和基督建立個人化的親密關係。
2.經歷基督復活的大能
保羅描述了與基督擁有親密關係意味着什麼。首先,它意味着“曉得他復活的大能”(10節),這“大能”並非只在耶穌復活時發生過一次,它將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持續顯明它的力量。
神的聖靈已經把讓耶穌從死裏復活的能力帶到了你的生命中。通過死和復活,耶穌戰勝撒旦,摧毀了罪和死亡的權勢。神把這個大能賜給了你,爲的就是幫助你過聖潔的生活,並帶領其他人來認識基督復活的大能。
3.與基督一同受苦
對保羅來說,“認識基督”還包括“曉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10節)。保羅明白,若想認識基督,就要和他一同受苦。與基督同受苦難不是懲罰,而是一種特權。
耶穌的苦難和死亡與我們的不同,耶穌受苦是爲了把我們從罪中拯救出來。你永遠不需要忍受耶穌所受過的苦。但你可能會因自己的信仰而遭受折磨。
受苦是基督徒的必經之路。對某些人,這意味着忍受身體上的逼迫。
但對所有基督徒來說,受苦是指“在與罪爭戰時 —— 包括自己的罪和世界的罪 —— 所經受的肉體和精神上的折磨…… ”(J.B. 賚特福德Lightfoot)。我們正是在這樣的熬煉中經歷基督。不論代價是什麼,你的抱負都應該是更加認識基督、更深刻地經歷他。
4.知道你將去哪裏
認識基督意味着踏上他走過的路。“或者,我也得以從死裏復活。”(11節)保羅使用了“或者”一詞,這並不是說他對復活持有懷疑,“或者”帶有謙卑意味,指明覆活是一個極其巨大的奧祕。 傑姬.普靈格Jackie Pullinger曾說,神給了她一雙“復活的眼睛”。“唯有耶穌才能使人睜開雙眼…...只有相信死後復活的人才能知道他未來的去處是一個更安慰、更美好的天家。”
保羅說,雖然自己還沒有進入這個美好國度,但這就是他的目標和抱負(12節):要“向着標竿直跑”(14節),不要被過去羈絆。無論你墮落得多深,跌倒得多慘,或者爬得多高,有多麼成功,你都要“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定睛耶穌,忠誠迴應神的呼召,直到生命的末了。
主啊,請幫助我擁有正確的抱負。幫助我避免只是追求自己的榮耀。而是像保羅一樣,始終“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爲至寶”。(8節)
渴望傳講神的話
耶利米書4:10-5:31
神通過耶利米說話。神說:“我的百姓愚頑,不認識我。他們是愚昧無知的兒女,有智慧行惡,沒有知識行善”(4:22)。耶利米發出警告,因爲人們都定睛在錯誤的方向上,審判即將來臨。 耶利米原以爲以色列的領袖們將回歸正路:“我要去見尊大的人,對他們說話,因爲他們曉得耶和華的作爲和他們神的法則。”(5:5)但領袖們也與百姓無異,也“不肯回頭”(3節第三段)。他們的“理想”就是敬拜金錢、性和權利。
唯有真神能滿足人最深的需要(7節第二段)。神斥責以色列人說:“我使他們飽足,他們就行姦淫,成羣地聚集在娼妓家裏。他們像餵飽的馬到處亂跑,各向他鄰舍的妻發嘶聲。”(7節第二段-8節)
神接着說,他們的房屋充滿欺詐。“他們得成爲大,而且富足。他們肥胖光潤,作惡過甚,不爲人伸冤。就是不爲孤兒伸冤,不使他亨通,也不爲窮人辨屈。”(27-28節)以色列的領袖富有而強大,但他們並不看顧窮苦人:“他們不顧黑白對錯,沒有一點兒良心和正義感,他們將孤兒丟在狼羣裏,榨乾窮人身上的每一滴血。”(28節 – 信息版聖經 – 譯者翻譯)
神將耶利米帶到一個新境界,讓他的話語更加有力:“我必使我的話在你口中爲火”(5:14)。如今,當你向周圍的人傳講神改變生命的話語時,你也有了同樣的經歷。
主啊,請讓我口中的話變成火,願這火能夠燃起他人的信心,幫助他們認識耶穌、經歷耶穌。
佩泊的補充
腓立比書3:13節第二段
“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着標竿直跑”
不要被已經過去的事牽絆,這一點很重要。不管你曾經有多麼失敗、有多少失望;也不管你有多大輝煌,多麼驕傲,現在,你只需定睛在耶穌身上。
今日金句:
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爲至寶。我爲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爲要得着基督。(腓立比書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