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 全然赦免
甘力克

全然赦免

桑迪·米勒Sandy Millar主教曾經談到,有一次他沿着海灘散步,他注意到沙灘因爲眾人的踩踏,變得高低不平。但第二天清晨,原本坑坑窪窪的沙灘被海水徹底沖刷乾淨。面對煥然一新的海灘,桑迪感到耶穌在跟他說:“這就是赦免。”

被耶穌基督赦免,就好像生命中的一切不良記錄被海浪徹底沖刷乾淨一般。

赦免絕非易事。我們都知道寬恕他人有多難,卻認爲神寬恕我們是理所應當。俄羅斯女皇凱瑟琳大帝(1729–1796)臨終時說:“我就是要做個獨裁者:這是我分內的事。而善良的主將會寬恕我,因爲這是他分內的事。”

在今天的經文中,我們將看到赦免的代價以及祝福。正如福賽斯PT Forsyth [蘇格蘭神學家 – 譯者注] 指出的:首先,我們必須清楚“罪之絕望”;然後,我們才能明白神那“不可思議的赦免”是多麼偉大。

經歷赦免帶來的釋放

詩篇32:1-11

你是否無法原諒他人,甚至自己的過失?饒恕他人和自己的關鍵是明白神對你的赦免有多大。只有那些被饒恕的人才能饒恕他人。

C.S. 路易斯說:“既然是基督徒,你就要原諒那些不可原諒的人,因爲神已經原諒了不可原諒的你。”論到寬恕自己,他這樣寫道:“如果神都寬恕了我們,那我們必須寬恕自己。否則,就好像我們設立了一座比神更高尚的法庭。”

通過耶穌,神讓我們得到完全的寬恕。本詩篇談到被神赦免所帶來的巨大改變。

1.釋放我們脫離審判之手

大衛描述了靈魂因爲得不到赦免而經歷的極度痛苦:“我閉口不認罪的時候,因終日唉哼而骨頭枯乾。黑夜白日,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我的精液耗盡,如同夏天的乾旱”。(詩篇32:3-4)

2.在神面前徹底敞開

得赦免的途徑是來到主面前,毫無遮掩和僞裝:“我向你陳明我的罪,不隱瞞我的惡。我說:‘我要向耶和華承認我的過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惡”。(5節)

3.擁有全新開始

知道自己罪得赦免,這本身就是巨大的祝福。大衛說:“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凡心裏沒有詭詐,耶和華不算爲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1-2節)

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的日程表中不僅記錄了日常活動,還寫着我們的罪,那該多麼恐怖!而本詩篇的頭兩節經文描繪了三幅圖畫,這讓我們明白神是如何對待我們的罪的。首先,“耶和華不算(我們)爲有罪”(2節),就好像這些罪都不存在一般。

其次,這些罪被“遮蓋”了(1節)。好比神拿出了他的天國“塗改液”,把你日誌中記錄的罪全都塗掉了。“記錄你罪的黑板被徹底擦乾淨了”(1節 – 信息版聖經)。第三,這些罪已“得赦免”(1節第一段)。“得赦免”這個詞的字面意思就是“被挪去”或“被拿走”。記錄罪的那些頁面都被扯掉、撕碎了。因此,“你擁有了全新開始”(1節 – 信息版聖經)。

以本詩篇爲論據,保羅在《羅馬書》中表明,通過耶穌爲罪人而死,神將義,憑着人的信賜給人。因此,罪得赦免絕不是人憑善行可以賺得的(參看羅馬書4:6-8)。通過十字架,神恢復了我們與他的正確關係。因此,我們可以向他禱告(詩篇32:6節第一段);神成爲我們的“藏身之處”(7節第一段);他保守我們脫離苦難(7節第二段);指引我們(8節),並用“慈愛四面環繞”我們(10節)。

你不可能通過好行爲,而只能憑着相信神,來領受這所有的恩典(10節)。如果你正確解讀舊約,就知道悔改和信靠纔是通向赦免的唯一道路。然而,得赦免不是繼續犯罪的理由,而是不再犯罪的動力。既然我們已經得到神的赦免,就應該渴望行在神的道路上。神承諾會指引我們:“我要教導你,指示你當行的路;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勸誡你”。(8節)

神不希望你像一頭必須通過馬銜和繮繩才能被駕馭的馬(9節)。他想讓你避免經歷因悖逆聖靈而導致的痛苦。如果你遵從聖靈的帶領,就能免受不必要的傷痛。神希望你每日都聆聽他的聲音,遵守他的教導,行在他的道路上,並且堅信他對你的愛。

主啊,感謝你曾爲我被釘在十字架上,使我能經歷罪得赦免帶來的釋放。我爲自己曾經所做的一切錯事而懊悔不已……請寬恕我。

感謝耶穌,他爲罪得赦免付出了代價

馬可福音15:33-47

感謝讚美神吧,因爲耶穌爲你而死!爲了讓我們罪得赦免,耶穌付出了極大代價。赦罪並不容易,但耶穌卻使之成爲可能。

1.耶穌的確爲我們死在十字架上

某些人認爲耶穌並沒有真的死在十字架上,在冰涼的墳墓裏,他又清醒了過來。

但彼拉多經過覈實,宣佈耶穌確實“已經死了”(44節第一段)。曾在一旁觀看耶穌被釘十字架的百夫長也確認耶穌真的死了。行刑的羅馬士兵都是執行酷刑的老手,如果百夫長真的不小心將一個被釘十字架的囚犯活着卸下來,那他將因失職而承受嚴酷刑罰。

亞利馬太的約瑟“把耶穌取下來,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磐石中鑿出來的墳墓裏”(46節)。如果當時耶穌還活着,還有氣息,約瑟肯定會發現,他不可能將還活着的耶穌葬在墳墓裏。

2.因爲揹負了我們的罪,耶穌才“被神離棄”

“……,遍地都黑暗了”(33節)。在那一刻,耶穌與神完全隔絕,這不是因爲耶穌自己有罪,而是因爲他揹負了我們的罪。耶穌大聲喊道:“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34節第一段)馬可刻意保留了耶穌當時說的亞蘭語,它的意思是“我的神,我的神,爲什麼離棄我?”(34節第二段)我們之前提到,這段話出自《詩篇》22篇,該詩篇在結尾提到了神的終極勝利(參看聖經日日行第46天)。

3.耶穌開闢了道路,使人罪得到赦免並能夠進入神的同在

聖殿的幔子原是要將人和神分開(利未記24:3)。而現在,它卻被神從上至下撕爲兩半。聖殿的幔子至少有60英尺高,一英寸厚。幔子從上到下裂成兩半——這個事實強調了是神將其撕裂(沒人能爬這麼高)。

這件事象徵,通過耶穌的死,我們的罪已經得到赦免,因此可以進入神的同在。神不但稱我們爲義,還賜我們一項極大的特權,即進入他的同在,與他建立親密的關係。

主耶穌啊,我感謝你!因爲“你愛我,爲我捨命”(加拉太書2:20)。感謝你讓我如今能奉你的名,坦然無懼、滿懷信心地進入神的同在。

赦免不是我們賺得的,而是神預備的

利未記23:1-24:23

我們在舊約中看到犯罪極其嚴重。對神來說,沒有微不足道的“小罪”,因此,我們絕不能把罪得赦免視爲理所當然。

公平意味着對等償還:“以命償命”(24:18);“以傷還傷,以眼還眼,以牙還牙”(24:20)。此項律法的目的是給審判官判案提供標準,確保暴力行爲不會升級,而絕非鼓勵個人尋求報復。

此律法還表明,一定要有一種適宜的刑罰來懲罰罪(耶穌的罪名就是犯了僭越的罪(利未記24:10-16),馬可福音14:64)。

本段經文再次預表了耶穌之死。罪得赦免的條件是獻祭,而祭品必須是一頭“沒有殘疾”的羔羊(利未記23:12)。保羅將耶穌描述爲“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哥林多前書5:7)。

人永遠無法憑行爲贏得神的赦免。“贖罪日是爲你而設(利未記23:28)要在耶和華你們的神面前贖罪”。贖罪日不是你設立的,而是爲你設立的。這是整本聖經最具革命性的教導。當你明白耶穌是如何讓你罪得赦免時,你就會發出讚美,生命就能被徹底翻轉。而當你知道自己已經被神完全赦免後,就必須原諒他人,這也包括要原諒自己。

主耶穌啊,感謝你將我們從舊約律法中釋放出來;感謝你,你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翰福音1:29);感謝你爲我獻上贖罪祭,併成爲我的祭品;感謝你用這奇妙的赦免徹底改變了我的生命。

佩泊的補充

馬可福音15:40-41

在人類歷史最關鍵的時刻,當耶穌正在取得與黑暗權勢爭戰的偉大勝利之時,耶穌的所有門徒以及眾多追隨者都離棄了他。但是,婦女們仍舊站在十字架下。她們是何等勇敢、忠誠!在一個幾乎完全忽略女性的文化中,耶穌卻認同婦女,賜予她們力量:“同耶穌上耶路撒冷的好些婦女都在那裏觀看” (馬可福音15:41)若被耶穌賦予力量的女性團結起來,她們就能改變世界。

今日金句:

我要教導你,指示你當行的路。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勸戒你。(詩篇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