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界限
我還記得多年的一場足球賽,參賽者是22個小男孩(其中包括我的一個兒子,那時他八歲)。裁判原本是我的朋友安迪。但是不巧,下午兩點半安迪還沒趕到球場。孩子們等不及了。
於是,我被強行拉去擔任替補裁判。我沒有哨子;球場也沒有劃定界線;而且,對於比賽規則,我並不比這些孩子知道的更多。
比賽很快亂作一團。一些孩子大喊球進了,而另一些孩子卻說沒進。我無法斷定,只能讓他們繼續踢。隨後,有人受傷了。等安迪趕到時,已有三個孩子負傷退場,而其他孩子都在咆哮——主要是對着我!
安迪到了,他吹響哨子,安排好隊伍,告訴孩子們界線在哪兒,把他們管得妥妥帖帖的。大家都玩得十分儘性。
孩子們是在擁有規則時更自由呢?還是在沒有規則時更自由?如果沒有有效的權威約束,他們可以爲所欲爲。但結果是,他們會感到迷惑,並且受到傷害。顯然,孩子們更喜歡有規則來制約他們。只有在有效的界線內,人們才能享受比賽。規則不是爲了奪走比賽的樂趣,而是要讓人更盡興。
神的“規則”就是他爲生命設立的界限,這界限源自他對人的愛。只有遵行神的“規則”,生活才能真正精彩。神設立界限,不是爲了限制我們的自由,而是爲了保證我們的自由。規則不但不會阻止人體驗比賽的樂趣;反而能讓人更加盡情地享受這場“生命競賽”。
愛的界限
箴言7:1-5
神不會請求我們遵從誡命,他命令我們。但頒佈律法的神不是一位獨裁者;這些律法是“愛的戒命”,它們存在的目的是爲了保證公正與和平,讓人盡情享受生命。
《箴言》的作者好像一位諄諄教導孩子的父親,他耐心將神的誡命指教給孩子們。作者敦促道:“我兒,……,將我的命令存記在心”(1節);“遵守我的命令就得存活”(2節第一段);“保守我的法則,好像保守眼中的瞳人”(2節第二段);“刻在你心版上”(3節第二段)。而這正是聖靈的工作。聖靈將神的律法寫在我們的心版上,並賜給我們能力去遵行這些律法(耶利米書31:33-34)。
神的誡命讓我們有“智慧”,而智慧應當成爲我們的“密友”(箴言7:4)。它讓我們有“洞見”(4節),幫助我們遠離禍患(5節)。
慈愛的聖靈啊,你已將你的規則寫在了我的心上。請幫助我持守你的界限,活出完整的生命。
界限與榜樣
路加福音1:1-25
對我來說,最有益的一件事就是看到榜樣,並被他們激勵。榜樣可能是像撒迦利亞和伊利莎白這樣的老人,他們一輩子“遵行主的誡命禮儀,沒有可指摘的”(6節);也可能是像施洗約翰這樣的年輕人,他們被聖靈和神的能力充滿。任何人,無論年紀大小,都可能成爲他人的榜樣。
路加是位受過良好教育的歷史學家。聖經學者普遍認爲,路加是一名醫生。在所有的新約作者中,路加是唯一一位外邦人。路加寫了兩部書,分別是《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
路加仔細考察了有關耶穌的事(3節)。他的資料都來自第一手見證人(1,2節)。路加爲耶穌做傳的目的,是 “使你(我們)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4節),讓我們對耶穌的生、死以及復活有確鑿的信心。
路加以講述施洗約翰的降生爲福音書的起頭。他首先描述了約翰的父母,撒迦利亞和伊利莎白。“他們二人在神面前都是義人,遵行主的一切誡命禮儀,沒有可指摘的”。(6節)(順帶提一句,這段經文絕沒有暗示說伊利莎白不孕的原因是他們犯了某些罪 —— 事實恰恰相反。)
最終,這對夫婦的禱告蒙神垂聽(13節)。當我們禱告時,神會按照他的時間和方式來回應我們,神會聽到我們未曾說出口的,迴應我們未曾祈求的,賜予我們未曾想到的美好禮物。撒迦利亞和伊麗莎白等待了很長時間。若你正在等待着禱告蒙應允,他二人正是你的榜樣。
神應允了他們的禱告,這個孩子將給他們帶來歡樂。神給撒迦利亞一個“異象”(22),告之他將要發生的事。施洗約翰“從母腹裏就被聖靈充滿了”(15節),而且他要將“叫爲父的心轉向兒女,叫悖逆的人轉從義人的智慧”(17節)。
神希望世人擁有智慧的生活方式,脫離因不遵守他的誡命而導致的混亂 —— 耶穌正是爲此而來。而施洗約翰的使命就是爲耶穌預備道路。
主啊,我要爲聖經以及生活中那些謹守你界限的榜樣感謝你。主啊,請讓這個社會徹底轉變。我們祈求你重建婚姻,幫助父母智慧地教導子女。請讓我今天就被聖靈充滿。
界限與祝福
利未記26:14-27:34
神愛你。他不想讓你受到傷害,不想看到你的生活一團糟,也不想讓你毀壞他人的生活。這就是他賜你人生指導手冊,並警告你不要越界的原因。
《利未記》的最後一句話總結了整卷書的內容:“這就是耶和華在西奈山爲以色列人所吩咐摩西的命令。”(27:34)神設立界限是爲了賜福百姓。
今天的經文描述了因神的子民“不聽從神,不遵行他的誡命”(26:14)將導致的災難性後果。“你們若厭棄我的律例,背棄我的約,我待你們就要這樣……”(15節)。
世界因“頑固的驕傲”(19節)陷入混亂,人與神的關係破裂,神不再垂聽人們功利的“禱告”。神說:“(我)又要使覆你們的天如鐵”(19節)。不順服神使人精力枯竭:“你們要白白地勞力”(20節)。無論人在物質上取得多大成功,都無法令自己滿足:“你們要吃,也吃不飽。”(26節第二段)所有這些都可以被總結爲:“悖逆所帶來的咒詛”。
神賜給我們無數次機會來悔改。他甚至在錯誤的道路上設置障礙,以勸說我們迴轉歸向他(18,21,23,27節)。只要我們承認自己的罪,謙卑自己(40-42節),即便屢次悖逆,但出於他的信實,神還是會隨時接納我們。
所有這一切都指向耶穌的到來。遺憾的是,沒有一個人能完全遵守這些誡命。顯然,神知道人們將違反律法,且定然招來所有咒詛。然而這不是故事的終局,神承諾他將採取行動救贖他的百姓(42-45節)。最終,神親自擔當了違反律法所導致的全部咒詛,拯救了所有信靠他的人。
只有當我們理解救贖的背景之後,才能真正認識十字架的偉大,曉得耶穌爲我們受了咒詛,擔當了極大的苦難,並且明白我們可以因信稱義,蒙受所應許的聖靈(加拉太書3:10-14)。
聖靈通過將神的誡命刻在人的心版上來改變我們。正如保羅所言:“你們當順着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加拉太書5:16)神的靈將讓我們從裏面結出“仁愛、喜樂、和平”以及其它眾多屬靈的果子來(22節)。
出於愛,神訂立界限。耶穌將誡命總結爲:“你要盡心、儘性、盡意,愛主你的神;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37-39)“我們愛,因爲神先愛我們。”(約翰一書4:19)因爲愛,神爲我們而死;他又將他的靈賜予我們,使我們能夠遵行他的誡命,過一個充滿愛的生活。
主啊,我感謝你。通過耶穌,你赦免了我未能持守誡命的罪。感謝你將你的靈賜給我,幫助我遵守你的法度,過一個充滿愛的生活。
佩泊的補充:
《路加福音》1:13
“天使對他說:‘……,因爲你的祈禱已經被聽見了。’”
擁有自己的孩子 —— 撒迦利亞肯定爲此禱告了幾十年,而且很可能已經放棄了這個願望。可是結局令人鼓舞!神看似沒有迴應他的禱告,但他其實垂聽了。神安排約翰來到世界的時間真是無可挑剔。而我們卻無法看到全局。
今日金句:
你的祈禱已經被聽見了。(路加福音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