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 葡萄園之歌

經文﹕以賽亞書五章1~7節

1我要為我親愛的唱歌,我所愛的、他的葡萄園之歌。我親愛的有葡萄園在肥沃的山岡上。 2 他刨挖園子,清除石頭,栽種上等的葡萄樹,在園中蓋了一座樓,又鑿出酒池;指望它結葡萄,反倒結了野葡萄。3 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猶大人哪,現在,請你們在我與我的葡萄園之間斷定是非。4 我為我葡萄園所做的之外,還有甚麼可做的呢?我指望它結葡萄,怎麼倒結了野葡萄呢?5 現在我告訴你們,我要向我的葡萄園怎麼做。我必撤去籬笆,使它被燒毀;拆毀圍墻,使它被踐踏。6 我必使它荒廢,不再修剪,不再鋤草,任荊棘蒺藜生長;我也必吩咐密雲,不再降雨在其上。7 萬軍之耶和華的葡萄園就是以色列家;他所喜愛的樹就是猶大人。他指望公平,看哪,卻有流血;指望公義,看哪,卻有冤聲。

以賽亞書五章1~7節是一首有名的葡萄園之歌,它是一首愛的情歌,是一首耶和華為自己情人所唱的情歌。這情歌主要分為四部份:(1) 葡萄園的故事 (vv.1b-2);(2) 讓聽眾定案如何賜下審判 (vv.3-4);(3) 審判的宣告 (vv.5-6);(4) 對這比喻的解釋 (v.7)。這首情歌很有文學技巧地描述了一個故事,采用了「誘出」(elicit)的方法,引起聽眾的興趣並他們的共鳴,最後聽眾能與唱愛歌的先知一起,為這歌中所描述的「惡棍」(villain)帶來共同的裁決,借著這技巧,讓聽眾明白自己本身就是那「惡棍」。情況就好像拿單先知對戴維說出富戶給客人預備羊羔的故事一樣,富戶不由自己羊群中取出,卻由窮人取出他唯一的羊羔,以此來引起戴維對故事中「惡棍」的裁決,拿單從而有效地指出「惡棍」就是戴維本身(撒下十二1~10)。

在這裏,首先,情歌說明耶和華為葡萄園花盡心思,包括刨挖園子,撿去石頭,栽種上等的葡萄樹,在園中蓋了一座樓,又鑿出壓酒池(2節),這般上好的安排本來能指望結出好葡萄,但竟然結出野葡萄。好葡萄與野葡萄同樣都是葡萄,在外表上可能沒有太多的分別,但它們的味道卻截然不同*,然而,萬軍之耶和華的葡萄園就是以色列家;他所喜愛的樹就是猶大人。他指望公平,看哪,卻有流血;指望公義,看哪,卻有冤聲(7節)。公平與公義就是好葡萄,暴虐與冤聲就是野葡萄,表面上是平安喜樂,背後的實況卻是暴虐與冤聲,這表面的平安喜樂可能與公平公義的表征一樣,但在背地裏卻顯得截然不同,因此,這比喻說明以色列民有好的外表,但暴虐與冤聲卻是他們的實底。

另外,這比喻指出耶和華花盡心思來養育及種植以色列民,這群屬神的子民比起任何子民更有條件活出公平與公義,因為他們明白律法,也有先知了解神的吩咐,但他們卻帶頭犯罪,與律法所吩咐的截然不同,帶來一種「跌破眼鏡」的現象。

思想:

神對我們的恩惠很多,祂叫我們有機會信主及領受祂各樣的恩惠,原是為了創造結果子的有利條件,哪知道我們有時會忘恩負義,離開了神的要求,反倒結出不好的果子,甚至比未信者更差?這是否也是我們的現況?到底我們是否能悔改,結出好葡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