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创世记四十二21~24
他们彼此说:“我们在弟弟身上实在犯了罪。他哀求我们的时候,我们看见他的痛苦,却不肯听,所以这场苦难临到我们。”吕便回答他们说:“我不是对你们说过,不可伤害那孩子么?只是你们不肯听,看哪,他的血在追讨了。”他们不知道约瑟在听,因为在他们之间有传译官。约瑟转身离开他们,哭了一场,又回来对他们说话,就从他们中间抓了西缅,在他们眼前捆绑他。
本章讲到约瑟的哥哥们到埃及买粮,约瑟考验他们,把西缅关在牢中作人质,让其他人返家带便雅悯来,好证明他们说的是实话,不是奸细。全章以埃及“有”(yeš)粮来开始,以(约瑟、西缅)“没有了”(’ên)来结束。并对比“存活”与“死亡”,“诚实的人”与“奸细”。全章分为三段:(1)约瑟的哥哥们来埃及买粮(1~5节),(2)约瑟试验他的哥哥们(6~28节),(3)约瑟的哥哥们回到迦南地(29~38节)。
关键词“试验、考验”(bāḥan)在创世记中只出现在本章(15、16节,Niphal被动形),多用于诗篇,讲到上帝考验人心,如同熬炼银子(诗二十六2,六十六10,八十一8;耶九7,十二3)。神学上,本章要证明雅各的众子,在真正成为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先祖之前,也要如同雅各一样,先得经过考验,证明他们的诚信正直(Integrity,“诚实的人”kēnîm,11、31、33、34节)。
另一个动词“犯罪”(ḥāṭā’,Qal简单形)在创世记中只有三次用于“得罪人”(创二十9,四十1及四十二22)。约瑟的哥哥们在他们以为约瑟听不懂的状况下,当着约瑟的面说到自己的罪,他们的对话表达了内心真诚的转变。读者可感受到罪对人的影响极大,即使超过二十年,约瑟的哥哥们一遇到不顺,就立刻联想到他们在弟弟身上所犯的罪,如影随形的追讨过来。而吕便的话更直接承认他们当年所犯的恶行:“不可伤害那孩子”(和修),更好译作“不要对那孩子犯罪”(新汉语)。
吕便的发言也间接暗示他的长子领导地位不保,一次是当着约瑟的面,他讲到当初他力图保护约瑟,“只是你们(即约瑟的其他哥哥们)不肯听”(22节)。另一次是他向雅各保证必定带便雅悯平安回来,但为雅各严词拒绝(37~38节),对比下一章犹大提出同样建议,却为雅各所采纳,证明犹大已取代了吕便的领导地位。
思想:
您曾感到上帝正在考验您的内心吗?愿我们都如诗人的祷告:“上帝啊,祢曾考验我们,祢熬炼我们,如炼银子一样。”(诗篇六十六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