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 行公义、好怜悯
吕焯安牧师

经文:撒迦利亚书七章8-14节

7:8 耶和华的话又临到撒迦利亚说、

7:9 万军之耶和华曾对你们的列祖如此说、要按至理判断、各人以慈爱怜悯弟兄。

7:10 不可欺压寡妇、孤儿、寄居的、和贫穷人.谁都不可心里谋害弟兄。

7:11 他们却不肯听从、扭转肩头、塞耳不听.

7:12 使心硬如金钢石、不听律法、和万军之耶和华用灵借从前的先知所说的话.故此、万军之耶和华大发烈怒。

7:13 万军之耶和华说、我曾呼唤他们、他们不听.将来他们呼求我、我也不听.

7:14 我必以旋风吹散他们到素不认识的万国中。这样、他们的地就荒凉、甚至无人来往经过.因为他们使美好之地荒凉了。

钥节:万军之耶和华曾如此说:“要按至理判断,各人以慈爱怜悯弟兄。”(亚七9)

为回应一个关乎禁食的问题,先知撒迦利亚记录了四篇信息,借以责备他们没有诚意,并提醒他们被掳异邦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顺服与神所立的约。然而先知也借着宣告主再回来时会给他们的复兴而鼓励他们过顺服的生活(七1-八23)。

今天的经文是第二篇信息:为要提醒归回的余民,上帝向他们所要的是行公义、好怜悯;并指出由于他们离弃上帝的吩咐,所以招致被掳的恶果(七8-14)。

在8-10节,上帝借先知重申祂向百姓所要的(祂的诫命),就是:在社群中施行公义(不单是口头上的,更是实际的行动,参弥六8)。重视禁食和继续这种宗教活动是不错的,但更重要的是让公平正义的行动实现在日常的生活中。

然而,百姓昔日对上帝律法的回应却是悖逆。先知用了三个图像来形容(11-12节):

“扭转肩头”这比喻从牛而来,牛转过头去,免得轭套在牠的颈上,就是不愿意服从主人之意(参尼九29;何四16);“塞耳不听”直译是“使耳朵发沉”,不愿意听,也就是不想遵行之意(参赛六10,五十九1);“使心硬如金钢石”代表刻意的关闭心思和意志,以致圣灵借众先知所传的话听不入耳(参耶十七1;结三7-9)。留意12 和14节的“使”(made)这个字 ,人是自吃苦果。 由于昔日的百姓拒绝上帝的灵对他们的呼吁(尼九30;彼后一21),所以,当他们呼求上帝时,祂也不听(参赛一15;耶十一11,十四12;弥三4)。结果,他们在上帝的震怒下经历被掳、分散;从而使上帝赐予他们的美地荒废,变为荒凉(参申廿八15-68)。

上帝所要求的公平正义没有被执行,导致犹大的被掳。荒凉的景象,当日的听众应该还看得见。今日的基督徒,是否也听见了?

思想:“行公义,好怜悯”,都是上帝明确的要求。然而,实践的方式会因应不同人有不同领受而有差异。你能够掌握其中的分别吗?

计划:写下你能力可及的“行公义,好怜悯”的行动,选其中一项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履行。

祷告:主啊,求祢向我显明,祢要我显彰公义和实施怜悯的行动,并给我足够的力量去履行。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