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路加福音一5~20, 26~38
5当犹太王希律的时候,亚比雅班里有一个祭司,名叫撒迦利亚;他妻子是亚伦的后人,名叫伊利莎白。
6他们二人在上帝面前都是义人,遵行主的一切诫命礼仪,没有可指摘的,
7只是没有孩子;因为伊利莎白不生育,两个人又年纪老迈了。
8撒迦利亚按班次在上帝面前供祭司的职分,9照祭司的规矩掣签,得进主殿烧香。
10烧香的时候,众百姓在外面祷告。11有主的使者站在香坛的右边,向他显现。
12撒迦利亚看见,就惊慌害怕。
13天使对他说:“撒迦利亚,不要害怕,因为你的祈祷已经被听见了。你的妻子伊利莎白要给你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约翰。
14你必欢喜快乐;有许多人因他出世,也必喜乐。15他在主面前将要为大,淡酒浓酒都不喝,从母腹里就被圣灵充满了。
16他要使许多以色列人回转,归于主──他们的上帝。
17他必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为父的心转向儿女,叫悖逆的人转从义人的智慧,又为主预备合用的百姓。”
18撒迦利亚对天使说:“我凭着什么可知道这事呢?我已经老了,我的妻子也年纪老迈了。”
19天使回答说:“我是站在上帝面前的加百列,奉差而来对你说话,将这好信息报给你。
20到了时候,这话必然应验;只因你不信,你必哑巴,不能说话,直到这事成就的日子。”
26到了第六个月,天使加百列奉上帝的差遣往加利利的一座城去(这城名叫拿撒勒),
27到一个童女那里,是已经许配大卫家的一个人,名叫约瑟。童女的名字叫马利亚;
28天使进去,对她说:“蒙大恩的女子,我问你安,主和你同在了!”
29马利亚因这话就很惊慌,又反覆思想这样问安是什么意思。
30天使对她说:“马利亚,不要怕!你在上帝面前已经蒙恩了。
31你要怀孕生子,可以给他起名叫耶稣。
32他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主上帝要把他祖大卫的位给他。
33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他的国也没有穷尽。”
34马利亚对天使说:“我没有出嫁,怎么有这事呢?”
35天使回答说:“圣灵要临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因此所要生的圣者必称为上帝的儿子 。
36况且你的亲戚伊利莎白,在年老的时候也怀了男胎,就是那素来称为不生育的,现在有孕六个月了。
37因为,出于上帝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
38马利亚说:“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天使就离开她去了。
路加福音在序言之后,以两个天使显现的故事开始;而作者的两段叙事手法,都与旧约描述天使显现有相似地方,如两者均有天使问安、安慰受惊者、宣告怀孕、为婴儿起名、预言婴孩的使命与成就等情节。但正因如此,两段叙事在细节上的不同自有其深意,值得读者留心细味。
首先,两段叙事都先交代主角的背景(5~9、27~28),一样强调主角的正统犹太背景(祭司、大卫家等),也指出主耶稣与犹大家的关系,好把后来耶稣建立的传统与犹太传统拉上关系。但对撒迦利亚的犹太背景的描述,似乎过分详尽,同时也比较负面。叙事者一方面强调撒迦利亚是一个尽责的祭司,按着律法看为敬虔(5~6),但却不讳言他们没有孩子(7),似乎跟犹太传统强调的赏善罚恶有出入。虽然叙事者似乎暗示这是他妻子伊利莎白的责任(7),但按后来的发展,却又反映问题其实不在她。相比之下,对马利亚的描述较为平淡,主要是交代她的犹太背景,并没有就她是否敬虔作任何价值判断。
另方面,作者用较多篇幅交代天使向撒迦利亚显现的场景(8~10),强调整个布局由上帝安排(“抽签”9),并且在最适合的时机发生。相反,天使向马利亚的显现便显得突然(28)。在这个布局下,撒迦利亚对天使显现的反应便显得与他的身分不符。天使显现发生在最敬虔的场景、最神圣的礼仪之中,在最合理、甚至是理所当然的情况之下,这个祭司的反应竟然是“慌张不安、非常害怕”(12《新汉语》)。虽然马利亚在看见天使后也慌张,但她的不安并非天使的显现,而是天使的话(29)。相比之下,撒迦利亚对天使的应许不仅是困惑,更是不信(20)。作者似乎在暗示,一个按犹太律法的准则看来完全的人,不一定比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的少女更敬虔、更信靠上帝。事实上,在这两段叙事之中,只有两位女主角(马利亚与伊利沙白)对上帝的应许献上感恩与赞美(42~56),这个手法似乎是为下文对妇女/弱势社群的提升留下伏线(见下文讨论),凸显出上帝的拣选与救恩,并不受一个人的种族、性别、社会地位所限制。
思想:
在这段叙事里,作者没有直接交代撒迦利亚失败的原因,而是不掩饰地带出他的不信与怀疑。作者或许要暗示律法制度的不足,指出就是按着律法标准算为义人的人,也不一定真正认识上帝,真正预备好自己去迎见上帝。今天我们也在面对同一个挑战,甚至是危机——活泼的基督信仰容易被简化为一堆规矩和条例,甚至敬虔也可以量化,忘记了关系(神人/人人)的重要性。盼望这个故事不断更新我们的心,效法马利亚的单纯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