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 显现与款待
赖建国

经文:创世记十八1~3:

耶和华在幔利橡树那里向亚伯拉罕显现。天正热的时候,亚伯拉罕坐在帐棚门口。他举目观看,看哪,有三个人站在他附近。他一看见,就从帐棚门口跑去迎接他们,俯伏在地,说:“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请不要离开你的仆人走过去。”

创世记十八1记载耶和华向亚伯拉罕第三次显现,距离前一章耶和华第二次向他显现,与他更新立约,时间相隔不太久,因为都是亚伯拉罕九十九岁时发生的。为何耶和华在这么短期间内两次向亚伯兰显现?显然祂是热切要来成就祂给亚伯拉罕的应许。本章特别说耶和华是以人的形像向亚伯拉罕显现,因为亚伯拉罕“举目观看,看哪,有三个人站在他附近”(2节),其中之一就是耶和华。有几点值得特别注意:

(1) 亚伯拉罕行动积极,表现热忱,态度谦卑。他从帐棚门“跑过去迎接他们”,其实那时亚伯拉罕已是九十九岁的老人了。而且“俯伏在地”,是最谦卑的表示。

(2) 他不是对三个人都是一样的,他只对其中一位称呼“主”(’ădōnāy)。希伯来文圣经把“主”(’ădōnāy,尊称)专门保留给以色列人所敬拜的独一真神,英文用大写的the LORD,从不用于个人。相反的,“我主”(’ădōnî,单数)则可用于身份地位较尊贵的个人,却不用于神。像撒拉称呼亚伯拉罕(12节),雅各称呼以扫(创三十二5),或大卫的臣仆与拔示巴都称呼大卫是“我主我王”(王上一2、13、17、18、20、21)。相反的,下一章记载罗得接待来到所多玛的两位天使,却是用“我主”(’ădōnay,复数),而不用“主”(’ădōnāy,尊称),说明圣经刻意区别这两位天使与耶和华,二者的身位不可弄混。

(3) 亚伯拉罕急忙吩咐仆人,为客人预备食物,包括宰杀牛犊,揉面作饼,还有乳酪和奶(7~8节)。这至少澄清一件事,五经律法规定“不可用母山羊的奶来煮牠的小山羊”,不是犹太人所主张的“食物的戒律”(禁止同一餐吃肉又吃奶类制品),而是另有所指(出二十三19;申十四21)[应指异教的礼仪而言]。

思想: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Francis Bacon, “Knowledge is power.”)对神有正确认识,才能对神有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