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眾朋友,歡迎你收聽「生命福音」節目。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經文,是記載在哥林多後書第10章1到6節。
哥林多後書第10章1到6節說:
[1]我保羅,就是與你們見面的時候是謙卑的,不在你們那裡的時候向你們是勇敢的,如今親自借著基督的溫柔、和平勸你們。
[2]有人以為我是憑著血氣行事,我也以為必須用勇敢待這等人;求你們不要叫我在你們那裡的時候,有這樣的勇敢。
[3]因為我們雖然在血氣中行事,卻不憑著血氣爭戰。
[4]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
[5]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
[6]並且我已經預備好了,等你們十分順服的時候,要責罰那一切不順服的人。
這是神的話語。
在馬太福音12章41和42節記載耶穌的話說:「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就悔改了。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約拿更大!當審判的時候,南方的女王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他從地極而來,要聽所羅門的智慧話。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
這是非常戲劇性的陳述。你明白祂說的是什麼嗎?耶穌說:「有一人比約拿更大!」意思是:「我是終極的先知。比亞倫或摩西更大!我是終極的祭司。比所羅門更大!我是終極的君王。」耶穌的話是具挑戰性且含義深刻的宣告!我們來思想其中的意思。歷代的基督徒和研究聖經的人都看到耶穌基督執行祂的職份。祂以兩種形式執行君王的職份:第一,祂在祂子民的心中執行屬靈的職份;第二,祂在宇宙的歷史中執行這個職份。由於起首的經文哥林多後書第10章著意地描繪耶穌基督如何接近人心,所以我在這裡先談祂的第一種職份。
經文說:
[3]因為我們雖然在血氣中行事,卻不憑著血氣爭戰。
[4]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
[5]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
這裡作的描述是:一,以暗示方式描述;二,以明確方式描述。
第一,暗示的描述,耶穌是君王。
這段經文含蓄,又心照不宣。換句話說,雖然沒有詳加敘述,卻是以全面的假定,教導我們耶穌基督就是君王。由於聖經說:「所有的心意,都要順服基督」,所以我們承認耶穌基督是君王。「所有的心意」。假如鄰居向我要一杯糖,但我拒絕他,我就是個既沒有愛心又不禮貌、更沒有同情心、不好的鄰居了。我不是不順服!只有你欠了某人某樣東西,對方可以對你行使某些權利,你的拒絕才是不順服了。事實是,「所有的心意」,不是部分,而是我生命及心中所有的心意,並每一個範疇都必須順服基督。這意味著祂是我的絕對君王。
舉例來說,我要服從警察,為什麼?因為我是這個城市的居民。警察指示我做甚麼,我得聽從,因為在特定的權力範圍內,他可以對我行使職權。這是社會契約的一部分。這是當我選擇住在這城市,當我成為本國公民,並當我投票選代表,政府要任命這人或那人時契約的一部分。但警察不可以指示我要跟誰結婚,在這一點上,也許他只可給予提議。若有警察跟我說:「你要跟我的小姨結婚,不然我給你開罰單。」這是不行的!他有權力範圍。他說:「你必須到停車指示牌前這樣做,不然我會給你開罰單。」他有權這樣做。在我生命的這一部分,我得服從警察對我所行使的權力。當然各種關係涉及各種相關職權。
假設一位好朋友犧牲自己,為你做了一件偉大的好事,你覺得你應該服從他的道德權柄。你不必說出來、也不需要考慮,你會察覺到他對你有道德權柄。讓我們這樣說,如果一個人幫助你交學費,讓你完成最後一個學期,可以畢業,完成學位。之後,如果這人來向你借一杯糖,你卻一口拒絕,那麼可以說你是不順服的。因為你知道像這個幫助過你的人提出的一個小小要求,你卻拒絕了!他對於你有某種程度的道德權利,所以你的拒絕是不順服了。
我們論到順服,指的是我們欠了某人的某種權柄、某種尊重。不過,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宣告。這不只是說,耶穌基督只要你在星期天敬拜祂;或只要你的心志,或遵守十誡。乃是說,耶穌基督要求奪回你所有的心意;意思是祂對你行使的權柄和道德權柄是絕對的!聖經在哪裡提到這個道理?是這樣的:請想一想這個道理的邏輯,是非常合理的!請問:你是被造的?還是偶然出現呢?答案真的不能模稜兩可!難道不是那有智慧的、理性的、有目的的某人或某位創造你的嗎?
假如不是,那麼你是偶然出現的。如果煉鉛工廠有一塊鉛洩在地板上,形成一塊不規則形狀的東西,然後它硬化了。這叫做意外。你不會看著那塊東西,問:「這是用來做什麼?」你也不會打碎它,你把它撿起來壓扁,在腿上把它折斷。你不會說「阿哈!你把它弄斷了!」你不會這樣說是因為它已經斷了,而且是沒用的。你可能用作門碰頭之類的東西,但它不是為某個目的而被煉製的,只是意外。即使粗暴地壓它,折斷它,都無濟於事,它是沒用的了。難道你是由於一些力量盲目的撞擊所產生的?你是意外而產生的?是意外進化形成的?是化學反應的意外結果?你是個意外嗎?如果是的話,你就毫無意義了。在你來說,並沒有是非對錯!你的生命沒有目標,沒有意義。你被壓碎也沒有用處。你或許覺得沮喪,因為你出了問題。假如你是被造的,你怎麼會說那是錯誤的呢?不管它是什麼,就是什麼而已!沒有人願意忍受它、相信它。而且真的沒有人確實相信它,因為有某些東西讓你意識到你是精心設計出來的。因此,大多數人會說:「我是被造的,不是意外出現的。」那麼,如果你是被造的,你的創造主豈不能對你行使權利嗎?
這樣想想吧!假如你傾全力、所有的創造力、用盡一切的天分,創作一首歌曲。這是你寫的最好一首歌,但在你申請到它的版權之前,它被人拿去賣給唱片商,然後取得功勞,賺了上億元的收入。你會有什麼感覺?或許你想自己真蠢,沒有去申請版權,所以你沒有法律根據去爭取,說:「這首歌曲是我的。」你不能證明它是你寫的。我們只能承認,那個人做的是完全合法的,然而,你會覺得:「我有道德權利。我對那首歌有道德權利。」為什麼?「假如不是我創作它,它不會存在,而利用它的那個人,也不會把它製成唱片!」這全都是直覺的。我們都知道這一點。「如果不是因為我,這首歌不會存在,然後它被使用製成唱片。所以我有道德權利,更多的權利。我不是說,我不希望別人欣賞這首歌,也不是說,不願意別人用這首歌,但我應該對這首歌有終極的道德權利。」
同樣地,假如你在家裡的地下室發明瞭一種新的汽車燃料推進器,讓使用這機器的車子每加侖可以走300哩路。有人卻把這個發明奪去了,並開始使用它。你有什麼感覺?你對這發明有道德權利。假如這不是你的發明,它不會存在。
我們大多數在某種程度上都會像以下的假設一樣。我們在還沒相信基督時,你要作決定:「只有我有權決定怎樣看待我的身體、我的性關係、我的才幹、金錢和時間!只有我能作主。」那麼,是你生出那個才幹的嗎?要麼你是由意外而生,要麼你是被造的。如果你是被造的;如果你找到創造主,並與祂交通;如果有這位創造主,祂對你就有終極的道德權利。又如果你擅自使用某些東西,而這些東西也不是從你生產的資源所造的,你就不應該在未徵得物主的同意為自己的利益生產及使用這些東西;你也不問他:「你要我怎樣使用我的金錢?你要我怎樣使用我的才幹?怎樣使用我的頭腦?怎樣使用我的性關係?」這就糟糕了,更加糟透了!我要告訴你,創作一首歌曲的創造力與創造一個人所用上的創造力是完全兩回事。每一個思想、每一個時刻、你生命的每一個範疇,都是屬於創造你的那一位的。
沒有他,這一切都不會存在。你也不存在。你沒有一部分會存在。因此聖經說,你所有的心意都屬於耶穌。就是假定耶穌是創造你的主!我再說一件事,其實真的沒有模稜兩可的!你要麼說:「我是意外而生的,所以我可以任意而行。」但你必須活在毫無是非對錯的這個事實所帶來的後果之中。如果你認為除了你所製造的東西之外,其他都沒有意義,你就活在這個事實的後果中,你也得這樣活著;不然,你必須說:「我欠了我的創造主每一個意念、每一個範疇。」不僅只在星期天,不僅只禮貌地尊敬祂,而是在凡事上!耶穌是絕對有權利的君王。
親愛的朋友,在繼續講述之前,讓我向你們作出呼籲,我要你們所有人知道。你們開始接觸不同文化,我要你知道,你要小心,要知道你對個人主義整個觀念是否存有偏見!當你讀聖經,聽到基督的信息,你要知道你會在思想中,把基督的宣告,以及基督的信息里很多絕對的本質,加以過濾和篩選。
約翰.蓋斯特(John Guest)是聖公會的牧師,二十歲就從英國去了美國,就長久住下來了。多年前,我聽他講道,其中提到一個例子。我不知道他是否還使用這個例子。他說,他初到美國時,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他去參觀一些歷史景區,那是革命戰爭時期的一間小餐館,保存著戰時的原貌。那個地方也許是在費城(Philadelphia)或波士頓(Boston)吧。他進去,看見桌子旁掛著當年的一個標語,寫著:「此處不服事君主。」一種美國人的嘴臉。我們這裡沒有君王,我們沒有君王!
「此處不服事君主。」約翰.蓋斯特說,他突然察覺到他處身在一個不同的文化里。他說:「在歐洲,我們是普通老百姓,不是很有道德的人。至少我們對於向君王下跪這回事,.還是有些正面的記憶,還有一些正面的感覺。而東方人、亞洲人通常都有這相同的情況,至少認為權柄及服從有正面的好處。但到了美國就不同,美國人認為君王的概念是詛咒,對於君王的概念真的很反感。
既然是這樣,哪你怎辦呢?美國著名作家貝琦.皮伯(Becky Pippert)寫了一本書,叫做:《走進世界》(Out of the Salt Shaker)(原名《請君出甕》)。我記得很清楚,書中論到你怎樣與別人分享基督在你身上的作為。我不一定能準確地引述她的話,其中有一段很精彩的:「記住當人們說他們想要自由,但不要降服在一個君王面前時;要提醒他們每個人已經有一位君王,每個人都有一個主。」
她又說:「那些尋求權力的人…,如果這就是你們所尋求的,那麼你們就是正在服事權力了。權力正掌控你、規範著你。它是真正驅動你的東西。如果你希望在生命中得到贊同,那麼你將被個人形象或人們對你的看法所掌控、所規範。如果你想要金錢,你就被金錢所規範。聽著,如果你說:『我沒有降服於任何人,我屬於我自己』,那麼你是被自己的獨立自主所規範了。你是那種要辦事的人,你必須去辦事。你的行為必須展現出你不欠任何人什麼。如果你必須展現你不欠任何人什麼,而且你也不受任何東西所規範,你其實是被自己的獨立自主所掌控。」
或者說,無論如何,總有某樣東西是你的主,是你的君王。你不屬於自己。因此,你要知道基督信仰並不是說:「你是自由的,除了你自己以外,你誰也不服事!來吧!你要成為基督的俘虜。」不對!基督信仰的發起人說:「你要臣服於某樣東西;你的思想要降服在某樣東西之下。你知道你的思想降服在某樣東西之下。這些是你想得著的東西。你的心思意念都成了俘虜!你不屬於你自己。」這就是基督信仰的信息:你不要繼續被那些奴役你的事物轄制,並從此刻起,你要被那一位不濫施暴政的君王所統治,因為祂是你的合法君王。祂知道你要如何生活行事。祂知道你是誰。所以,你成為基督徒,不是離開自由而陷入奴隸之中,而是你離開奴隸的光景進入自由,因為自由並不表示沒有主人;自由不意味著沒有君王。自由是讓你找到一位真正的君王,因為每個人都有一位君王。沒有人是屬於自己的。
從明確的描述認識,耶穌基督是君王。
親愛的朋友,弟兄姐妹,好了,我們講過第一點暗示的描述,指出耶穌基督是君王。你的每部分都要順服祂;這是暗示的描述!接著第二點,以明確方式描述,耶穌基督如何在我們身上行使祂的君王權柄。
你知道祂怎麼樣做嗎?這是非常、非常大膽且是很美好的!耶穌基督是一個征服者。這是說,耶穌基督在我們生命中行使祂君王權柄的方法就是:我們在祂眼中是已經將我們的心完全歸順於祂自己了。以前,我們的心被其他事務所轄制,保羅說,現在耶穌成為我們的君王。祂來了,祂如同君王圍攻一座落入敵軍手中的都城那樣,來圍攻我們的心。這就是耶穌基督所要成就的事。除非你明白祂是這樣作工的,祂是這樣在你身上行使君王的權柄,不然你始終無法理解在你生命中正在發生的事。你現在或許正被耶穌基督所包圍;或許你正被屬神的兵器攻擊,或許你發現有某些屬靈的兵器正攻破你的一些「計謀」和「自高之事」。耶穌基督正是這樣對付人的心。祂是這樣來到世上的,祂以得勝君王的身份來到世上。
好,讓我們來看看這些特點。
從暗示的描述認識,耶穌基督是君王。
首先,祂的工作不是暴烈的,祂不使用肉體的暴力,或者高壓性的暴力。相反,耶穌的目的是要贏得你的心,征服你的心。這意味著,祂希望你愛戴祂!這是祂征服你的手段!我們都喜歡這樣形容浪漫的事,我們確實是這樣說的。有時候,我們是這樣說。有些愛情詩是這樣寫的:「你已經把我征服了!」
我本來不認識你。一開頭,我不是真的喜歡你,然而,現在你已經贏得我的心。你已經把我的心深深俘擄了。當我們講述我們墮入愛河的情形時,總會用到這些有點感性的誇張詞彙。實際上耶穌用的正是這個專門用語。
祂的征服充滿溫柔、和平。在哥林多後書10章第1節,保羅正要告訴我們:他在耶穌的軍隊中。他是傳道者,他是建立教會的人。他說:「我來見你們,不是帶著兵器,乃是神的兵器。」換句話保羅說,在他傳福音、勸人歸向基督的時候,他正是身處基督的軍隊裡。因此,當耶穌進行祂的君王征服戰役,圍攻人心的時候,保羅也參與其中。這是我們在這節經文中看到的。但是,你看!保羅開始談到這個戰爭、這個征服人心的行動的時候,他說:「借著基督的溫柔、和平勸你們。」
可見這位征服者是溫柔、和平的。為什麼呢?祂要征服你的思想和動機。換句話說,祂並不試圖逼你就範,也不使你成為不甘心情願的奴僕。祂不會強迫你去做不願意做的事。祂要俘擄你的心、軟化你的心。祂要征服你的思想。征服你的思想,目的是要讓你看到祂是何等叫人喜愛!祂是何等願意愛你!讓你看到祂是自由的,以及祂是以溫柔與和平的心腸在你的生命中作工。讓我舉一個很好的例子!詩篇119篇是一篇非常、非常長的詩。一般要花一個星期才能好好的讀完它!它不是典型的詩,因為它是很長的。但其中有一段,其實我可以隨意選讀一段,就可以讓你看見一顆被征服的心是怎樣的! 我從第97節開始讀!
詩人在詩篇119篇第97到101 節說:
[97]我何等愛慕你的律法,終日不住地思想。
[98]你的命令常存在我心裡,使我比仇敵有智慧。
[99]我比我的師傅更通達,因我思想你的法度。
[100]我比年老的更明白,因我守了你的訓詞。
[101]我禁止我腳走一切的邪路,為要遵守你的話。
接著,第103和104節說:
[103]你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
[104]我借著你的訓詞得以明白,所以我恨一切的假道。
這就是一顆被征服的心所說的話。這不是一個單單在道德上被培育的人的言辭。許多人在保守的教會中成長,不一定在基督的教會中得到培育,但是在保守的家庭里以及在保守的背景里長大。當你有一段安靜時間、坐下、研讀聖經、禱告,你說:「我覺得好多了!我覺得好多了!」但你並不覺得自己親近神,你只在良心上得到紓緩而已,因為你害怕!很多人告訴我,我知道我正說到一個很難處理的主題。多年前,有一個神學院教授對我說:「你的講道千萬不要養育太多的蛇,以致你沒辦法殺死牠們。如果你養了一條蛇,你要確定你有時間去殺死牠。」對於這一點,我不能做到。有些人知道,聖經教導我們的其中一件事,就是一旦你成為基督徒,在基督耶穌里就不被定罪了。一旦你真正借著神的兒子與天父聯合,從此你的罪就不會把你帶回被定罪的狀況中!你在基督里了!
好了,人們會說:「我很高興我不相信你所信的。不!我不相信。」我說:「為什麼你不信?」他們說:「啊,假如我知道不管我以前做了什麼,只要我成為基督徒,就不會被定罪了,這是多麼大的誘惑啊!」我說:「那麼請你跟我解釋,這怎麼會是一個誘惑呢?」他們說:「啊,我會欠缺動機去過道德的生活。」我會說:「沒問題呀!讓我弄清楚你的意思。你是否說,你不再害怕神了?你不再害怕神的憤怒了?不再害怕祂的懲罰?不再害怕祂來找你,要得著你,因此使你失去過道德生活的所有動機?」
好吧!讓我明確地說!你所有的動機都是出於恐懼。你所有的動機都是負面的。很多自以為是基督徒的人,他們什麼都沒有,只有一種負面的道德觀。他們到教會是因為如果他們不來,他們的良心會責備他們。開始時這是可以理解的!這是邁向真正基督信仰的好開始,但是僅此而已。有些人很小心翼翼地在他們的商業活動中循規蹈矩。他們身邊的人都說:「啊,是啊,他很正派,很有道德。你不要用這種言論來跟他交談,不要對他做這樣的事,不要跟他進行這種交易,他們循規蹈矩,不喜歡用那種手段等等。」他們有如此的好名聲,自己也覺得很不錯!
但是,這可能全都因為恐懼的緣故!你的心、你的思想、你的動機從來沒有被征服。你嚴守道德,是因為你從小被灌輸了這種觀念。大人不准小孩子做這樣或那樣,這個影響是非常深遠而有力的。如果你那麼做,當心神會對付你!這種觀念多年都銘刻在你心中。作為進入基督信仰的起點,這是好的,但是這不是基督信仰的教導。耶穌不要求你做到這個地步,祂的要求遠遠超出這個範圍,比這更加深入。當你讀到詩篇119篇,你看見一個例子,詩人說的是律法,而不是聖經。他不把聖經當成一本講論道德的書。舉例來說,他不會把聖經視為《伊索寓言》那樣在末尾總是帶著道德教訓。詩人稱神的話、稱聖經為「你的訓詞」、「你的命令」。他說:「我默想它、愛慕它。」他知道這些都是君王的話語,他必須服從。接著,你看他怎麼說,他說:「它們使我通達,使我感到好極了!」有一處,他說:「我切慕你的命令。」這裡發生了什麼事?他的心已經被擄去了。一個基督徒和一個道德人的區別在於保羅在哥林多後書3章所說的。當你知道律法銘刻在你的心中而不是在你的良心上時;當你在你的最裡面發現神的律法是甜美時,你就是真正的基督徒了。
詩篇第1篇說到一個虔誠人的特徵。這篇詩並沒有說一個虔誠人晝夜禱告神,雖然我們希望他如此。詩篇第1篇也沒有說一個虔誠人晝夜在街頭做見證,當然我希望他會如此。這篇詩也沒有說,每當教堂打開大門的時候,這個人就進去,當然我也希望他會經常上教堂。這一切都可以透過一顆毫無恐懼的心去做。不只你的意志,惟有當你的心思意念被君王征服,你是不會去做這一切的。
詩篇第1篇說了什麼?它說:「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敬虔人不是讀了神的律法然後說:「我非得這樣做不可!我最好學懂神的律法!」不!他默想、細細咀嚼神的律法,品嘗它的甜美!他喜愛讀神的律法,因為他感覺到愈是多領受這律法,他愈變得壯大!他說:「我比我的師傅更通達。我喜愛它在我身上的作為!」
試這樣想。假設你是個年輕女體操運動員,但你還沒有到達高峰狀態,至少你還沒有達到你認為自己可以達到的水平。你還沒達到自己的要求,現在你有點擔心,因為你的年紀漸漸大了,對你的運動生涯造成壓力。這時有人建議你:「去找一個真正好的教練吧!我認識一個好教練。」那個教練開始來訓練你,讓你進行刻苦的鍛鍊,定下一整套的艱苦練習和規矩,為了讓你能夠突飛猛進,贏得比賽,讓你能夠跳得比以前更高。所以你的身體開始做到一些從來沒法做到的動作。你很服從教練,所以進步神速。但你怎麼看待教練的命令呢?他的命令讓你覺得比蜂蜜甘甜!你切慕他的命令,你說:「再給我多一些訓練吧,因為我看到這些訓練在我身上的作為,讓我感覺好極了!」在你身上發生過這樣的事嗎?這恰恰是耶穌征服了你的心之後,所出現的情況。祂擄掠了你的心。
耶穌是怎樣做到的?答案就是好君王。或者可以說,好將軍圍攻某個城的時候,不僅命令士兵:「進攻!你可以隨時隨地進攻!隨意發炮!」相反,一個好君王決定要在城牆的哪一處攻進去。哥林多後書第10章告訴我們,耶穌從兩處進攻。不要忘了保羅說的是「我們」,他是這軍隊裡的一分子,是當中的一員,他正談論耶穌的戰役。我們使用屬神的兵器攻破各樣的計謀,和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
這裡提到兩樣東西,就是計謀和自高之事。雖然這兩者都是值得討論的,但我只簡單說一下。「計謀」這個詞的意思是理性上的爭論。「自高之事」字面意思就是驕傲、自豪的事。這些詞語都很難翻譯,我相信翻譯的人坐在那裡盡量找到最好的相應詞語時,都會十分苦惱。這裡的翻譯不錯,「自高之事」。「假裝」的意思是裝作你本來不是的模樣。這裡告訴我們,君王透過兩個方法前來贏得你的心:一個是比較理性的,一個是個人的。現在我們來談談這兩點。
第一,祂前來攻破各樣計謀。很多現代人不想聽到這話,但讓我解釋它的含義。聖經說,每個人都有信仰。一個有思想的基督徒跟別人談論基督信仰的時候會感到很憤怒,因為對方說:「你知道!如果你能夠把神證明給我看,我就相信,但你辦不到!」所說的暗示:「我是個懷疑論者。我只相信能證明的東西。如果你是有信仰的人,哪好!可是你不能證明你所相信的。如果你能證明給我看,我很樂意相信。」這實在教基督徒生氣啊!因為對方在假設:基督徒所相信的毫無根據,他卻沒有這信仰。這不正確!聖經說,在每一個人的最深處都有各樣計謀。每一個人的裡面都有計謀。你不能採取任何行動,不能做選擇。讓我很快地舉例說明。比方,一直有人教導你,不可以在婚姻以外有任何性關係。越來越多人認為,只有古板的人才會遵守這個。有人顯然生這樣的慾望,向你表示。你知道嗎?你無法決定,除非你的決定假設宇宙是終極的,那裡有一位造物主--神存在;而且神已經宣告祂的法規,要不然,那裡沒有神的存在。如果你決定跟那個女性或男性縱慾,為什麼呢?
實際上,你不想解決,你根本不想解決,你不想去思想它。但是,實際上你已經接受了那個計謀,就是說:「啊,或許沒有神!但是,假如有一位神,我們無法知道祂教導了什麼。」對不對?你是不是這樣假設呢?或許有一位神,但是,如果有一位神,我們無法知道祂對於性方面的事說了什麼。這是一個宗教性的假設。這是一個格言,而你的生命是以這些為根據。你不能比我更能證明這一點。你無法證明它是錯的,正如我無法證明它是對的一樣。但是你看到其中的意思嗎?你把生命建立在這些格言上,而且你實踐它們,你把自己的命運押在它們上面。因此,如果有人跟我說:「你無法證明有神」,我會說:「你也無法證明沒有神!」雖然這樣辯駁沒好處,但至少逼著他們進到某個層面上。你無法證明沒有神,而且你以沒有神作為生命的賭注!我無法證明有神,但我把生命押在神的存在之上!
好了,我們能夠對話了。一旦你願意承認,我們雙方都有信仰;我們都把生命押在自己的信仰假設上;我們都非常虔誠,因為科學沒有告訴你有神或沒有神。科學不能告訴你一切事。保羅並沒有經常說到「計謀」這回事。現在,保羅要說的並聖經要說的是:理性的信仰架構是存在的。在你並在每個人裡面,不管你說你對於基督信仰的立場是怎樣,你都有信仰系統,對這些事情都有一套模式。你總有你生命所依據的計謀。
一般非基督徒都不願意思想這些事,你不想去思想它。我的小姨在醫學院讀書實習時碰到一個有趣的經歷。輪班當值的時候,她和其他同學談起一個病人。他們說:「我們應該把維持生命的儀器關掉,讓那個女士死了吧!因為她實在很痛苦。她死了,就不會受苦。有時候,自殺更好,因為死了就不痛苦。」我的小姨子看著他們,說:「你們可以證明嗎?你怎麼肯定這些人不會下地獄?我現在不想跟你們爭辯到底有沒有地獄,但我要告訴你們,你們的醫學假設說地獄是不存在的。」他們說:「沒有證據啊!」沒有證據顯示地獄不存在。沒有這些宗教性的假設,你完全不能採取行動。這就是我要說的。我不打算證明基督信仰是對的。我甚至不是在說,沒有任何方法顯明某一套的假設比另一套更好。(請不要有這個印象以為我有這個意思。)事實上,這是整個重點。
保羅說,耶穌基督將向你顯示你的信仰假設,並且向你表明這些假設是卑劣的,它們不能像基督信仰那樣能夠解釋現實,而且你真的不能與這些假設共存。重點是,為了贏得你的心,耶穌基督總是能夠令你思想。常有人來跟我說:「我的生命出現問題,我想跟神聯繫。」他們不願意去思想聖經到底是否真實?他們喜歡他們的計謀,喜歡他們的智力概念容許他們說:「天曉得!」
這是一個信仰的假設。他們不去檢視它。為什麼?因為他們想把在聖經中他們認為是落後的東西省略掉。他們不喜歡想,也許耶穌是到神那裡的唯一道路。他們覺得自己已經有一個現代化的架構,說所有宗教都通向神。他們如何知道這一點?他們不知道!這是一套計謀。他們還沒把它想透呢!還沒有思考究竟它是否合乎邏輯,或是否可能的!他們就是不去思考。他們想要平安,他們想與耶穌連結。他們想走在河邊,觀看長江的美景。他們只希望神對他們來說是真實的,讓他們能夠處理他們的人生。神若不攻破各樣計謀,就不能贏取你心。祂若不令你去思想,祂也絕不能贏取你。基督信仰是以堅實的真理、以客觀的真理、以命題式的真理為依據的。要麼是真實的,要麼就是假的。但是要抗拒基督信仰,就要經過慎重思考。接受它或拒絕它,都要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接受基督信仰需要有信心的投入,但人們卻不願意這樣做。如果耶穌不令你去思想,祂絕不會對待你。人們聽見這一點就感到很不滿!他們不想思考。但是,耶穌總會來攻破你一切的計謀,讓你看到聖經的教訓是有理性基礎的。基督信仰帶給你的盼望是有理由的。基督信仰充滿所宣稱、要思考的真理。沒有其他方法讓你得到耶穌的平安。耶穌沒有其他擄掠你的心的途徑,祂總會使你思考。
但另一方面,我要講的就是「各樣自高之事」。
在基督作為君王這概念的所有理性異議之下,就是那些反對道德的立場的主張。「自高之事」字面意思是「驕傲」。保羅最終要說的,那些計謀的力量在某個意義上說,就是我們的驕傲。我們說我們不能相信,這是計謀,因為我們不想順服;這就是自高之事。自高之事意思是固執己見。
不久前,我跟一個十歲男孩說她媽媽找他。他心情很壞,就站了起來看著我說:「她老是找我。當我去找她時,她就吩咐我做一些我討厭的事。」這男孩很生氣,情緒低落。他正在玩電視遊戲,所以不想去。這件事使我想到,孩子們就是這樣的。他們認為,所有的命令都不合理。「我要這樣做就這樣做,我不要任何人告訴我去做什麼。每當我去找母親時,她總是叫我做一些我不想做的事。」這是很深刻的想法。當你開始親近神的時候,你不會這樣想,但你的想法會逐漸偏離。因此,我希望你看到這一點,當面對基督信仰的時候,你必須承認,在你、我的裡面有些根深蒂固的東西妨礙我們保持真正客觀的立場。你說: 「我不能把自己置於一個無法控制的地步。我知道我想要什麼。沒有人有權告訴我做什麼。」所以,當耶穌君王來征服你的心時,在一方面祂有計謀,祂來尋找你,使你去思想;但另一方面,祂必須對待你的驕傲。因此,祂透過各種令你謙卑下來的境況和環境,以及各樣使你謙卑自己的事情,把你帶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對我來說,哥林多後書第10章5節是非常,我重復,是非常實用的。這節經文告訴我,幾乎我認識的每一個人都是因為被基督擄掠了他的心,使他愛戴基督,並且找到基督的。沒有一個人是僅僅謙卑而不被基督攻破計謀;或者只被攻破了計謀而不謙卑下來。這兩者總是同時發生的。除非有些事情發生使你知道你不稱職,不然,你不夠資格掌握自己的人生。除非耶穌對付了你的自高之事,否則你絕不能到祂面前來。在另一方面,如果你以為祂會來尋找你,而你可以不必苦思沈想就可以到祂那裡,那麼就只有某些神秘的經驗在我們這裡了。但是祂所作的兩者必須相輔相成。
最後,讓我這樣做結論!首先,對於那些從來沒有把自己交托給耶穌的人來說,只需要這樣想:你現在處於這個位置上,就是你要樂意看見使你謙卑的事情臨到你身上,或許是因為這位君王要讓你學習到某些功課。 祂要對待你自高之事。與其說祂這麼溫柔、和平,為什麼祂要這樣對待我?你要記住,第一,祂是非常溫柔、和平的,但無論如何祂會鍥而不捨地作,縱然這會令祂傷心。舊約聖經耶利米哀歌3章33節說:「他並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憂愁。」聖經是這麼說的,祂不喜歡這樣。但聖經並沒有說祂不作,而說祂不甘心這樣作。祂不願意作是因為祂溫柔、和平。馬太福音12章20節說:「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
但祂會完成祂的工。如果你抗拒祂,不要試探祂,因為祂會不惜一切代價把你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因為祂愛你。不然,在另一方面,你要開始慎重思考。你要開始研讀聖經、參加查經班,與別人討論聖經。你不可能透過神秘經驗來到基督跟前。你必須決定:「我能不能接受基督信仰?我能接受基督信仰的教訓嗎?」這是必須發生的,或許是你此刻的需要。在祂大能的手下謙卑自己,到了時候,祂將高舉你。我不知道祂做了沒有?玄學派詩人約翰.鄧恩(John Donne)寫了一首美妙的十四行詩,可以作為這篇信息貼切的總結。我們深信他寫這首詩的時候,心中必然想到這一點。你聽過這首詩嗎?
約翰.鄧恩這樣寫道:
三一神啊,求禰破碎我的心,
禰得不斷叩我心門 ,向它吹氣 、光照它、尋找它、修補它,
好叫我可以活過來,站穩抵擋魔鬼,又屈膝順服禰。
用禰的大能打破、吹散、燒盡我,使我成為新造的人 。
你聽到嗎?
好叫我可以活過來,站穩抵擋魔鬼,又屈膝順服禰。
用禰的大能打破、吹散、燒盡我,使我成為新造的人 。
自高之事!
我像一座叛逆的城,投降別人,
想重新回歸禰,努力想讓禰進來,卻徒勞無功,
主啊,提醒我,禰是我的主,我在禰的保守中
但我懦弱又虛偽,被敵人擄走。
幸好,主啊,禰總對我說:「我愛你」,使我願意被禰愛。
但我又自甘墮落,與敵人立了婚約,
主啊,砍斷我與禰敵人的關係,
把我帶走,把我和禰關在一起,
因為,除非作禰的奴隸,我沒有自由 ,
除非與禰結合,我不會貞潔!
征服我吧!你要願意讓基督把你那些自高之事拆毀。你要願意去深思熟慮。基督徒朋友!還有一件事你們要聽。如果你說:「我已經把自己交托給基督。祂是我的主和救主。」啊!是否所有心意都被奪回了呢?要承認這一點真難啊!認知治療師或許可以解決這難題,但他們不會使用基督信仰材料。他們會問:「你沮喪嗎?你焦慮嗎?你苦毒嗎?」你想想你怎麼述說引起那個情緒的原因?這裡面總是有一個想法。比方說,這裡有一個人。同樣的事臨到張太太和李太太。張太太沒有事,但李太太卻情緒低落。為什麼呢?不是由於環境影響,而是由於她們對自己的看法,對自己的評價,導致她們情緒低落。假如李太太面對不如意的事,她會說:「就像我父親說的,我永遠是微不足道」,那麼她就會沮喪。而同樣的事發生在張太太身上,但她卻對自己說:「就像我的主耶穌對我說的,『我們的心若責備我們,神比我們的心大』」。換句話說,如果你灰心沮喪,你要找出最深層的想法;如果你生氣,你要找出最深層的想法;如果你焦慮,你也要找出最深層的想法,並且讓這想法被耶穌所擄掠。讓祂奪回所有的心意,把祂的真理放進心裡。那是你的問題。來吧!把所有的心意奪回。
把我帶走,把我和禰關在一起,
因為,除非作禰的奴隸,我沒有自由 ,
除非與禰結合,我不會貞潔!
請一同向耶穌君王禱告:
我們的天父,感謝你,因為你已經照你預定的方式臨到我們,你要推倒我們,為的是贏得我們;你要打敗我們,為的是高舉我們,使我們得勝。父啊,求你幫助我們看見你的旨意,求你幫助每一個人看到你為他所預備的一切!唯有我們能夠透過哥林多後書第10章的經文看到自己的本相,那麼我們就能夠明白在我們生命中發生的一切事!我們求你使我們明白你的話語,借著你聖靈的幫助,應用出來。
我們這樣禱告是奉耶穌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