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 讀禱詩篇之十一:詩篇第二十二篇B
張雲開

1 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

為甚麼遠離不救我?不聽我唉哼的言語?

3 但你是聖潔的,

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的。

9 但你是叫我出母腹的;

我在母懷裏,你就使我有倚靠的心。

10 我自出母胎就被交在你手裏;

從我母親生我,你就是我的神。

23 你們敬畏耶和華的人要讚美他!

雅各的後裔都要榮耀他!

以色列的後裔都要懼怕他!

27 地的四極都要想念耶和華,並且歸順他;

列國的萬族都要在你面前敬拜。

28 因為國權是耶和華的;

他是管理萬國的。

30 他必有後裔事奉他;

主所行的事必傳與後代。

31 他們必來把他的公義傳給將要生的民,

言明這事是他所行的。

詩篇二十二篇讓我們看見人與人的距離,人與人的離異和敵對。人世間太多的痛苦是一個人加諸另一個人身上,或是一羣人加諸另一羣人身上。我們不要太怪罪大自然的災害,因為即使是面對死亡,有至親至愛陪伴在旁,那不能承受的重在瞬息間也變得輕省。反過來,即使無疾而終,但死前眼底下盡都是敵人包圍,又何能瞑目?整卷詩篇都讓我們看見,人是問題癥結的所在。

詩人被敵人圍困,被惡人瓜分,他自忖並不該受如此對待,連他的仇敵都認為他是耶和華所喜悅的(二十二8),可見他的光景不應被視為是咎由自取的後果。他並沒有問:「為什麼?」其實他有這樣問,只是他沒有問:「為什麼要是我?」他乃是問:「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詩人並沒有以他的無罪為可恃的,反倒把自己的命運完全交付在耶和華的手裏。也因為這個緣故,對詩人最沉重的打擊,並非來自他的仇敵,而是來自他感覺耶和華與他的疏離。

我們都知道,《舊約》時代以色列人對人死後狀況的看法模糊(例,詩六5),他們的盼望乃在於子孫和未來,所以對耶和華給他們的恩典,主要還視乎眼前和今生的福氣和順景(參詩篇第一篇)。反過來說,今生的災禍和逆境除非被扭轉,否則會被視為是咒詛(約伯、拿俄米),是虛空(所羅門)。所以很大程度上,今生的好處就是好處的全部。

但這無法完全解釋詩人(大衛)和其他「敬畏耶和華的人,23」的信仰。他們以耶和華自己為他們最大的福氣(「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詩十六2)」),以耶和華的遠離為他們最大的禍患。耶和華的同在當然和經歷現實的好處有相當的關連,但現實的好處卻不一定是耶和華的祝福,因為耶和華也是一位「公義」的上帝(二十二31),所有「好處」因而都變得帶有道德性。當我們讀詩篇的時候,看見詩人所講從耶和華而來的福氣,讀到詩人依靠耶和華給他的幫助,不要單純從「得好處」的角度去看,因為所謂福氣,往往是敬畏耶和華的結果,所謂幫助,往往只是取回當得的公道的說法,都有各自的道德性。大衛以耶和華自己為他最大的好處,有功利的關連,但沒有功利主義,因為功利主義的目的單純是功利的累積(套用在現今經濟行為的講法:資本主義的目的就是盈利,或資本的累積),只是耶和華 ≠ 功利、福氣、幫助、好處……

基於對耶和華是誰的理解,大衛對耶和華有一種忠誠,這種忠誠,也是來自對耶和華與他的關係的理解。這種忠誠,這種信,也預表著基督對他天父的忠誠,對他天父的信。換句話說,大衛是一個 “true believer”,而這個《舊約》的 “true believer”,預表著要來的,為所有人的信創始成終的那位 “True Believer”。

我的禱告:

天父上帝,我仍然未能完全在生命中體現大衛的「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這種情操。我會尋求好處,把好處看成是祢的祝福;追求功利,把功利當作祢的眷顧。當我沒有把這些和祢自己混淆的時候,又把它們和祢分隔,各自追求,互不相干。求天父幫助,讓我學習大衛的榜樣,效法保羅的忠誠,以得著基督,得著祢自己為至寶。奉主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