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 “血漏的女人”与“睚鲁的女儿”
黄天逸

(全文:马可福音五21-43)

马可福音五25-34

5:25有一个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

5:26在好些医生手里、受了许多的苦.又花尽了他所有的、一点也不见好、病势反倒更重了。

5:27他听见耶稣的事、就从后头来、杂在众人中间、摸耶稣的衣裳.

5:28意思说、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愈。

5:29于是他血漏的源头、立刻干了.他便觉得身上的灾病好了。

5:30耶稣顿时心里觉得有能力从自己身上出去、就在众人中间转过来、说、谁摸我的衣裳。

5:31门徒对他说、你看众人拥挤你、还说谁摸我么。

5:32耶稣周围观看、要见作这事的女人。

5:33那女人知道在自己身上所成的事、就恐惧战兢、来俯伏在耶稣跟前、将实情全告诉他。

5:34耶稣对他说、女儿、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回去罢.你的灾病痊愈了。

《马可福音》五21-43有一个特别的结构,表面上,福音书的作者仿佛将两个耶稣医治的故事陈列在我们面前,然而,“血漏的女人”被医治的经历却放置在“睚鲁的女儿”复活故事之中。由此看来,两个故事可以作为彼此解释的一个依据,其中有两方面值得我们留意的:

  1. 两者在身份上的差别──由于睚鲁身份的特殊(“管会堂的人”),因此,他能够跑到耶稣那里,“俯伏在他的脚前”(五22)。至于那位患“血漏的女人”,在当时候男尊女卑、并且她所患的病被犹太人视为不洁的文化里,我们实在难以想像她可以去到耶稣跟前。
  2. 两者医治过程的不同──严格来说,“血漏的女人”没有得到耶稣正式的医治,她就只是在人群中偷偷地“摸耶稣的衣裳”(五27),并且深信这行动本身已经有医治的果效;然而,按耶稣所讲,她得着医治并非因为这“摸”的行动,却在于她的“信心”(34)。而睚鲁从起初满载希望地走到耶稣面前,“求”(五23)耶稣医治他的女儿,到他的女儿“死了”(五35)之后,对他而言仿佛已经绝望,毋怪乎,五35-39当耶稣到去他家里,圣经也没有再记下他任何的说话、却只有“乱嚷哭泣”(39)。至于其女儿的复活,马可记载了耶稣主动走到她面前,“拉着孩子的手”并“吩咐”她起来(五41)。


两个医治的故事,关键在于五36耶稣所说:“不要怕,只要信”一语,也正是耶稣称赞那血漏的女人“你的信救了你”(34)的重点所在。

反省:

马可对于那“血漏的女人”的“信心”没有多大的描述,也许她的信心就只是一份单纯对眼前耶稣能为她带来盼望的相信,既没有任何精心的计算、也并非什么等价的交易。睚鲁原本一心为女儿寻求医治,可惜却因为女儿“死了”而失去起初的信心。

“信心”──既没有身份与条件的限定,那么,上帝的恩典要临到凡是单纯信靠的人。许多时候,我们都被思虑所缠绕、被自己的能力所蒙蔽,甚至被我们所想望的结果所窒碍,以致失去了一份对上帝单纯的信心。让我们重寻这位“血漏的女人”对耶稣单纯的相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