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 基甸的落幕
潘智剛

經文:士師記八29-35

鑰節:八29

29約阿施的兒子耶路‧巴力回去,住在自己家裡。 30基甸有七十個親生的兒子,因為他有許多的妻。 31他的妾住在示劍,也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基甸與他起名叫亞比米勒。 32約阿施的兒子基甸,年紀老邁而死,葬在亞比以謝族的俄弗拉,在他父親約阿施的墳墓里。 33基甸死後,以色列人又去隨從諸巴力行邪淫,以巴力‧比利土為他們的神。 34以色列人不記念耶和華-他們的上帝,就是拯救他們脫離四圍仇敵之手的,35也不照著耶路‧巴力,就是基甸向他們所施的恩惠厚待他的家。

基甸的人生開始落幕了。士師記作者以「約阿施的兒子耶路‧巴力回去,住在自己家裡」(v29)成為基甸落幕的開場白很有心思。

基甸出場是在自己家鄉俄弗拉橡樹下的酒醡。一個卑微的工作間,因著上帝的應許與同在,那地方立了一座名叫「耶和華沙龍」的壇(六11,24),也就是「耶和華賜平安」;一個卑微的人因認識耶和華真神而得著上帝的能力,也借他為受欺壓的人帶來上帝的平安。俄弗拉,是基甸得到祝福的開始,然而,成名後的基甸製造了以弗得,並將之設立在「俄弗拉」,成了以色列及基甸家族墮落的源頭。人心敗壞,將自己的家鄉,​​原本是上帝的平安變成墮落的網羅。

基甸上場時的開句是「約阿施的兒子基甸」,現在變成了「約阿施的兒子耶路‧巴力」,「耶路巴力」的意思就是「讓巴力自己爭論」 。新的名字是要指出基甸的行為,是要顯明假神巴力的無能。在整個基甸的敘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繼續使用「耶路‧巴力」來代表基甸,是要提醒讀者,這場戰爭最主要目的,就是要證明真神耶和華有能力拆毀假神的祭壇,而它們是沒有反擊能力。基甸行動的成功,就是最佳的明證。可悲的是,戰事結束後,以色列民將管治權交給基甸,基甸沒有帶領他們歸回敬拜耶和華,反倒收集金銀珠寶製造以弗得,成為以色列人敬拜的對象(八27)。基甸從一個「粉碎偶像的人」變成「製造偶像的人」,使以色列人開始拜偶像。成功背後隱藏了誘惑,在個人利益與民族利益之間,基甸雖然在嘴唇上順服上帝,行動上卻偏離了上帝的呼召。 「耶路‧巴力」--一個沒有上帝中心的名字--終於正式取代了「基甸」(八35,九1-5)。

思想:

基甸的一生讓我們明白,人若經不起價值觀的考驗,思想和行為也就會被世界同化;缺乏對上帝的持守,便會得出暗淡的結局,也將禍害延續至後代。讓我們學習不以自我為中心的動機,也不假借上帝的名,私下作出不合上帝心意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