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
考門夫人

他將海變成乾地,眾民步行過河;我們在那裡因他歡喜。(詩66:6)

按常情看,百姓過紅海時,波濤在兩邊翻騰,追兵在後面吶喊,他們一定驚恐、戰慄、痛苦和倉皇,可是詩人竟然說:「我們在那裡因他歡喜。」

多少信徒能有這樣的經歷?「在那裡」——在一個失望的絕境中,一個外患內憂的時侯,「因他歡喜」?

「在那裡」立約的神來了!「在那裡」他的應許實現了!「在那裡」仇敵消滅了!如果不在「那裡」,而是在順利的境遇中,那即使花盡力氣,也找不到這些榮耀的事。好像白日有了陽光,就把星光遮掩了;黑夜卻使滿天的明星出現了。經上的應許、安慰和盼望,也都是在憂愁之夜出現的。

雅各在雅博渡口,日落之後才有天使前來。而我們在虔誠祈禱之後,才能獲得結果。

亞倫在夜晚點燃神燈,在困苦艱難的夜晚,信徒的明燈才放出最燦爛的光亮。

拔摩海島上的約翰,在孤單淒涼中得見主榮耀的異象。今天地上仍有許多荒涼的「撥摩海島」,那裡有主的愛和恩典,有主的同在,可以消滅孤單和憂愁。你願不願意去呢?

多少旅客在經過紅海和約但河的苦難時,能一心想念神,說:我們步行過河,在那裡——在黑暗的經歷里,在波濤翻騰的光景里——因他歡喜。

——馬克特夫

「我必賜她葡萄園,又賜她亞割谷作為指望的門。她必在那裡應聲,與幼年的日子一樣,與從埃及地上來的時候相同。」(何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