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
考門夫人

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路18:1)

帖木兒喜歡向朋友述說早年的佚事:

「有一次我被仇敵追逼,不得已藏在一座破房子里,在那裡獨自枯坐了幾個鐘頭。那時我萬念俱灰,再也沒有志氣和勇氣去乾前面的事業了。在絕望中我看見一隻小小的螞蟻,背著一粒比它大數倍的殼,盡力向牆上爬。我數過,它跌下來69次,可它並不灰心氣餒,終於在第70次時爬到了高牆的頂上。那時我得了激勵。我終身不會忘記這個教訓。」

——譯自《君王的佚事》

你如果因為許多禱告都得不著回應,因此灰心,那麼我告訴你,這不是出於信心的禱告。信心把沒有得到回應的禱告看成一種鼓勵,一種證據,暗示我們神的回應越來越近,快到面前了。

從起初到末了,主的教訓和榜樣都告訴我們,應當常常禱告,不可灰心,祈求若是沒有得到回應,就該集中所有的力量,繼續求神,直到神給我們應許或是成就。如果神已經聽了禱告,這不意味著禱告可以中止。我們仍該繼續,只是把祈求變為贊美和感謝。

——亞瑟(William Arthur)

大音樂家魯賓斯坦說過:「如果我一天不練習,自己會察覺;如果兩天不練習,我朋友會察覺;如果三天不練習,人人都會察覺。」

我們的禱告也是如此。若不常常禱告,你和別人都會發現,你的禱告是走了樣的。

——選

穆勒先生曾為他五個不信主的朋友禱告。他天天求神,不肯放鬆,雖然一時看不見效果,可他並不灰心,一直堅持。

5年後,他第一個朋友得救了。10年後,他第二和第三個朋友得救了。25年後,他第四個朋友得救了。穆勒死後幾年,他第五個朋友得救了。

結果表明,他在禱告上花的工夫並不是徒然的。

——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