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經文:使徒行傳4章32-37節
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使徒行傳4章32節
麗莎和弗雷迪這對夫妻在阿拉巴馬州的布魯頓市經營一間獨特的餐廳。他們讓所有前來排隊的人都能免費享用熱騰騰的一餐。這對夫婦拿出自己的積蓄,幫助那些經常三餐不繼,以及很少有機會上餐館喫飯的老年人。餐廳設有捐款箱,接受大眾的捐款。麗莎說﹕「有時我們什麼也沒收到;有時會收到一張感謝卡;有時收到1,000美元。但無論如何,我們總是夠用。我們的目標是餵飽飢餓的人,幫助他們恢復自尊,促進社區發展。」
關懷那些有需要的人似乎是一項艱鉅的任務,除非我們倚靠上帝!福音書記載耶穌餵飽數千人,祂邀請門徒參與這項工作,對他們說:「你們給他們喫吧!」(馬太福音14章16節)在使徒行傳,我們看到初代教會的信徒「凡物公用」,「他們中間沒有一個有缺乏的」(4章32、34節,新譯本)。他們當中有許多人變賣財產,把所得的錢交給使徒,然後使徒「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34-35節)。他們明白自己的財物終究屬於上帝,因而主動用自己所擁有的去幫助別人。
上帝會供應。有時祂會親自供應我們,有時則會藉著祂的子民施予援手。祂供應我們的需要,好讓我們也能供應別人的需要。
上帝曾如何供應你的需要?
我們如何與上帝同工,為周圍的人提供幫助?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在我生命中豐富的供應!
求祢幫助我與人分享祢賜予我的一切。
靈糧透視
在使徒行傳,路加兩次提及,初代教會的信徒甘願賣了田產家業,眾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2章41-47節,4章32-35節)。他也講述在五旬節那天,耶穌的門徒聚集在耶路撒冷,突然間聖靈降臨,他們都被聖靈充滿。那時,正好有許多猶太人從各地回到耶路撒冷過節。當使徒們清楚告訴這些猶太人,上帝願意赦免他們,就有許多人深受感動,願意信靠耶穌基督。那些深受感動、歸信基督的人,看到彼此的需求,也感受到彼此的苦楚。在路加兩次提到眾信徒彼此相顧之後,他講述一對夫妻(亞拿尼亞和撒非喇)試圖沽名釣譽,讓別人以為他們也很慷慨。這對夫妻把賣掉田產所得的錢財,私自留下一部分。當他們的謊言被揭穿後,夫妻倆就先後猝死(5章1-10節)。路加強調的慷慨大方,乃是人心被耶穌的靈改變之後,所帶來的結果。
作者: 狄馬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