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路加福音8: 4-15
4 當一大羣人聚集,又有人從各城裏出來見耶穌的時候,耶穌用比喻說: 5 「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他撒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被人踐踏,天上的飛鳥又來把它喫掉了。 6 有的落在磐石上,一出來就枯乾了,因為得不着滋潤。 7 有的落在荊棘裏,荊棘跟它一同生長,把它擠住了。 8 又有的落在好土裏,生長起來,結實百倍。」 耶穌說完這些話,大聲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9 門徒問耶穌這比喻是什麼意思。 10 他說:「上帝國的奧祕只讓你們知道,至於別人,就用比喻,要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不明白。」 11 「這比喻是這樣的:種子就是上帝的道。 12 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隨後魔鬼來,從他們心裏把道奪去,以免他們信了得救。 13 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聽道,歡喜領受,但沒有根,不過暫時相信,等到碰上試煉就退後了。 14 那落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走開以後,被今生的憂慮、錢財、宴樂擠住了,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 15 那落在好土裏的,就是人聽了道,並用純真善良的心持守它,耐心等候結果實。」
撒種的人為什麼會讓種子撒在不同的地方?背後的假設是有大量種子,不怕浪費了它,說明神的話語是無限量的供應,問題是接收的土壤是否預備好。所以這段經文的比喻說明了廣泛撒種的重要,多撒會提高收穫成效,因為我們沒法先去了解人對神話語的反應。
第一種撒在路旁的,不能結果的原因是因為聽眾只是被動地「聽了」,而不是「聽了神之道而遵行」(8: 20),不是「小心」地聽 (8: 18)。同時,這也是撒旦的工作,逆向神國的工作,為要不讓他們得救。其實撒旦的工作不單是在第一種土壤的人心中,但當我們的心是對準上帝,撒旦就沒有空間在我們生命中工作,正如雅各所說:「所以,要順服上帝。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逃避你們。」(雅 4: 7)
第二種土壤的種子有生長,但沒有水份就死了,原因是外面一層泥土非常薄,沒法提供養料和水份。雖然這聽眾對神的話語表現得正面,並且經歷喜樂,但信心根基不足,不能繼續(原文是離開physical departure),因為經不起試探(原文可以是神試探我們,亦可以是魔鬼試探叫人犯罪), 背景可能是指與信仰有關受逼迫的試煉,自己就放棄並離開了。
思考/反省和默想/禱告:(按感動選擇全部或其中一部份)
第一種聽眾明顯是未能得救,他聽神話語的態度給你什麼提醒?你用怎樣熱切的心來承載神的話以致不給魔鬼任何地步?你「聽」神話的態度要怎樣改善呢?
第二種短暫興奮的聽眾給你什麼提醒?如果你曾經這樣「離開」過,你現在嘗試用上帝的角度再重溫你這個經歷,與神分享你的感覺,也嘗試感受神的感覺。有什麼試探或逼迫有可能暴露了你自己屬靈生命的短樁?你可以怎樣修補呢?坦然與主分享你的缺欠。
今天我們事奉都很容易看重什麼是「成功」,而「多人」往往都表示這事工很「成功」。重溫這個撒種的比喻給你事奉有什麼啟迪?
